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處決時,沒人敢開槍,於是抽籤,一個中士抽到了…

處決時,沒人敢開槍,於是抽籤,一個中士抽到了…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切.格瓦拉

01

他是頭像被印製次數最多的人,

比肯德基的老爺爺和老乾媽陶華碧還要風靡世界。

他是各種酒吧迪廳夜宵店最常出現的面孔,

儘管他從來沒吃過小龍蝦也不會跳迪斯科。

他是全世界文藝青年的偶像,

也是全世界搖滾青年的老大,

雖然他本人既不文藝也不玩搖滾。

他被稱為20世紀最浪漫的男人,

對女人和革命都充滿熱情。

他是切·格瓦拉,

也許你不一定認識他的名字,

卻一定見過他的臉。

今天的切格瓦拉幾乎成為了無產階級和底層民眾的代言人,

是全世界狂熱崇拜的左翼英雄,

但實際上,

他出生在阿根廷的一個大貴族家庭,

聲名顯赫,

祖上還當過秘魯總督。

切格瓦拉年輕時就是一標準富二代,

戴勞力士手錶、抽雪茄,

每天混混俱樂部開開賽車,

最大的愛好是踢球,

只不過人後來沒有選擇成為專業足球運動員,

而是選擇了革命。

不過,

依然有無數的球迷將他視為標誌性人物。

1948年,

他進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學醫。

當時的拉丁美洲,

受世界左翼思潮的影響,

無數年輕人蠢蠢欲動,

想要扛起鋼槍去革命,

夢想用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

每當這樣的時代來臨時,

知識分子總是分成兩撥,

一撥要求改革,

一撥要求革命。

切格瓦拉作為一個準知識分子+熱血憤青,

自然是後者。

1950年的暑假,

他騎著摩托車環遊了阿根廷北部12個省,

玩上癮了以後,

他更不想讀書了,

乾脆休學一年,

和好朋友一起沿著安第斯山脈走遍拉美,

智利、秘魯、哥倫比亞,

最後到達委內瑞拉。

沿途經過了很多窮困、動蕩的地區,

他走到一個國家就覺得這個社會需要革命,

深感學醫救不了拉美人,

決定棄醫從武。

1952年,

他回到家中,

寫了篇日記:「寫下這些日記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時,就已經死去。我,已經不再是我。」

那會兒阿根廷還挺富有,

不需要革命,

於是他又離家出走,

到了瓜地馬拉。

當時瓜地馬拉正處於左翼總統阿本斯的領導下,

進行著一系列改革,

切格瓦拉在那裡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

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

瓜地馬拉的左翼改革引起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警惕,

美國人組建了僱傭軍,

顛覆了阿本斯政權,

切格瓦拉也成功上了CIA的黑名單。

02

瓜地馬拉革命失敗後,

切格瓦拉一跑到墨西哥。

在墨西哥,

聚集了一大批流亡的古巴革命者,

包括偉大的革命導師卡斯特羅兄弟。

切格瓦拉與卡斯特羅一拍即合,

迅速加入了古巴革命組織,

並在1956年11月與82名革命者一起進行了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的英勇進軍。

這是非常失敗的一次行動,

起義者坐遊艇登陸古巴後,

坐著公共汽車去革命,

結果82人死了70個。

倖存下來的切格瓦拉與卡斯特羅沒有就此放棄,

經過5年多的不懈鬥爭,

革命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勝利了,

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並且獲得蘇聯支持,

站穩了腳跟。

蘇聯人把切格瓦拉與卡斯特羅包裝成了無所不能的戰爭英雄,

他們在距離美國本土僅200公里的古巴、在帝國主義環繞下的古巴,

他們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

美國進行了迅速的反撲,

卻在豬灣登陸失敗,

切格瓦拉作為民兵的領導者,

開始蜚聲世界。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

將全世界拖向了核戰爭的邊緣,

引發全世界關注,

而古巴的革命領袖卻趁機造了一波勢,

成為了世界紅色革命領袖。

切格瓦拉受到了潮水般的讚譽,

人們稱他為「紅色羅賓漢」、「共產主義的堂吉訶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

他開始代表古巴出訪各國,

走遍蘇聯、東歐、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發表演講。

作為一個從小就愛排面的富二代,

他能言善辯,

且英俊瀟洒,

全世界左翼青年都被他洗了腦,

覺得就要和美國硬碰硬,

只有流血的革命才能拯救全人類,

一時間群情激昂,

一人一口唾沫就想淹死美國人。

只有周總理最冷靜,

在切格瓦拉來到中國夸夸其談時,

他說切格瓦拉不切實際,

其實沒有多少鬥爭經驗,

中國的革命鬥爭,

還是要根據中國國情。

可切格瓦拉正享受著被光環籠罩的感覺,

他不但不可能聽到周總理的話,

連古巴革命一把手卡斯特羅的勸告都聽不進去。

與務實低調的卡斯特羅不同,

切格瓦拉的革命理論是要培養仇恨,

尤其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仇恨,

有了仇恨,

戰士們就會冷血,

戰鬥就會冷酷,

革命才能成功。

在他掌管卡瓦尼亞堡監獄期間,

獄中每天都響起令人膽寒的槍聲,

十幾歲的窮孩子,

為了軍餉當兵,

為了掙錢寄給母親,

卻被他殘忍殺害。

他成了古巴革命史上最大的殺人機器,

他把屠殺視為生活的調味品,

甚至為了觀賞行刑,

把自己二樓辦公室的牆給打通了,

一眼就能望見監獄的斷頭台。

在擔任軍事檢察院長時,

他殺了很多「反革命分子」,

但其實他們只是比較溫和保守的知識分子和舊官僚。

他是檢察院的首腦,

卻經常不經審判處決人,

包括身懷六甲的孕婦,

有一些死者的血液被抽干,

賣到國外。

03

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的分歧越來越大,

1965年左右,

他給卡斯特羅寫了一封長信,

說要去世界革命了,

拉美革命不成功,

就永生不回古巴。

這封信現在被雕刻在他的紀念碑上。

切格瓦拉輸出革命的理想讓他一路漂洋過海來到非洲,

一個叫剛果的國家。

(切格瓦拉在剛果游擊隊)

他以革命導師自居,

對剛果游擊隊指手畫腳,

但由於不熟悉當地國情,

他沒能成功給剛果革命領導人洗腦,

最終怏怏而去。

1966年,

他到了玻利維亞,

試圖點燃這裡的革命火種,

但由於語言不通,

當地游擊隊不配合,

革命隊伍越來越小,

最後只剩了幾十號人。

(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

更無奈的是,

美國CIA一直在追切格瓦拉,

他到哪兒宣傳革命,

美國人就給反動軍隊資金武器支持,

把切格瓦拉所在的村莊夷為平地。

從非洲到拉丁美洲,

前前後後共有30萬無辜平民遭了殃,

老百姓被美國支持的當地反動軍隊整得流離失所,

人們把怨氣撒到了切格瓦拉頭上,

使他完全無法立足。

1967年10月,

由於隊伍里出了叛徒,

切格瓦拉被CIA活捉。

關於他被捕的細節有很多個版本,

一般認為是他的支持者們為了美化這位革命導師,

而將他塑造成了一個臨危不懼寧死不屈的英雄。

美國人抓住他後如獲至寶,

想要將他遣送回華盛頓,

然而,

當地的反動政府頭目對他恨之入骨,

要求就地處決。

處決時,

沒有人敢向這位聲名顯赫的革命家開槍,

士兵們輪流抽籤,

一個中士抽到了,

顫顫巍巍打了9槍才把人打死。

儘管生前他輾轉各地,

都沒有真正取得革命的成功,

但他死後卻被封神,

在他生前戰鬥過的聖克拉拉,

他的塑像就被放置在聖母瑪利亞和耶穌旁邊,

數十萬群眾參加了他的葬禮。

他最後的遺體被擺成耶穌受難時的樣子,

他臨終前的一切細節都被無限放大,

披上神話的色彩。

時至今日,

全世界的激進青年仍然為他所鼓舞,

只要關於他的電影、音樂、文學作品,

幾乎都會是萬人空巷地推崇。

其實切格瓦拉並沒有真正地去統治過任何一個國家,

也並沒有改造過任何一個國家,

他的口號、他的理念,

始終都只是一紙空談。

他是一個悲情的英雄。

但人們願意崇拜這樣的革命理想。

切格瓦拉所在的時代,

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

法國有五月風暴、義大利有紅色旅,

美國正在進行反越戰遊行,

整個西方左翼運動進行到了最激進的時刻,

搖滾樂成為年輕的主流,

嬉皮士們自稱「垮掉的一代」。

激進的年代需要偶像,

他在那樣的時代里橫空出世並死去,

於是被塑造成了神,

那張頭戴貝雷帽、蓄著嬉皮士大胡茬子的肖像,

迅速傳播到了大街小巷,

成為了反抗權威的象徵。

貝雷帽也因他這張照片,

成為了風靡全球50年的時尚單品。

在搖滾樂的舞台上、在足球隊的隊旗上、在無人問津的夜宵攤上、甚至在公路的指路牌上,

都能看到他目視前方的模樣。

時間過去很久以後,

人們忘記了切格瓦拉是誰、他曾經為革命做過怎樣的貢獻。

但這個頭像所代表的叛逆、不羈和作為年輕人向全世界宣戰的決心,

卻以一種極度搖滾的方式傳承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大樹底下挖出三個瓷罐,裡面全是銀子…
最慘苦肉計:右臂真被砍,妻兒真被砍頭,焚屍…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