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40年前,十堰最時髦的服裝居然是它!你絕對想不到

40年前,十堰最時髦的服裝居然是它!你絕對想不到

原標題:40年前,十堰最時髦的服裝居然是它!你絕對想不到


十堰晚報原創微信 歡迎分享 禁止轉載


每一段燃情的歲月,都有一個難忘的重要符號,見證著時代的變遷。


服裝,是一個時代變遷,最特別的符號。


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從藍黑到多彩,從中山裝到喇叭褲、花襯衣……

40年前的車城時尚是啥樣?哪個年代最時髦?快跟晚報君一起來場穿越,看看這40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吧!



40年前:工作服最時髦


「改革開放之前,無論男女老少,衣服的款式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深色的。」今年81歲的宋滿江從衣櫃中的小盒子里拿出一沓黑白照片,上面的人物幾乎都穿著一樣款式的衣服。



1965年9月,二汽建廠初期,人們穿著深色調外套


40多年前,宋滿江和愛人帶著3個孩子從東北來到十堰,一家5口一到十堰,便去影樓合照留念。「早就記不清當時穿的是什麼料子的衣服了,但應該是黑色的衣服,小女兒的衣服顏色稍淺一些,但那個年代好像都是黑色、藍色和褐色。」翻看家裡的老照片,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有些感慨。



上世紀80年代初,買布做衣服還需要布票


宋滿江告訴記者,當時他在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公司)的一家分廠工作,每隔兩三年,廠里就會發工作服,秋冬兩套、春夏兩套,這樣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多年。


建廠初期,穿著灰褲長衫


當年所有人上班都穿工作服,工作服的質量挺好的,每到上班的時間,所有同事都穿著藍色的工裝一起往廠里走去,浩浩蕩蕩的,像是一片藍色的海洋。」宋滿江一邊說著,一邊在衣櫃里翻著,找出了一件當年的藍色秋冬工作服,這件棉襖樣式的工作服,外側的布料是湛藍的,保存比較完好。


宋滿江的老伴兒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衣服多了,舊棉襖早就不穿了,舊衣服也處理得差不多了,但唯獨這件工作服被保存了下來。每到冬天,宋滿江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還習慣在膝蓋上搭著這件棉襖。對他來說,這件衣服能勾起他太多的回憶。


70年代:舊衣服改新繼續穿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羅美華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家裡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比我大5歲、一個比我大3歲,我記得小時候我和二姐總是穿大姐穿不了的衣服,大姐衣服也不多,所以二姐偶爾還能有新衣服穿。」


羅美華說,在那個年代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家都是如此,大點的孩子穿小了,小點的就接著穿,直到衣服再也沒人能穿,還要裁裁剪剪做點兒別的小東西



70年代,孩子們穿著簡單的款式(圖片來源網路)


我的小毛衣可以說是『一件衣服穿多年』,記得6歲那年,我媽去商店買了幾兩毛線,給我織了一件紅毛衣,第二年的時候袖子短了,就用我姐姐舊毛衣拆下來的毛線給接了一截袖子,再過兩年衣服小了,就整件拆了重織。」羅美華說,小時候感覺每到晚上,母親不是給小女兒織毛衣,就是給大女兒拆毛衣。

「雖然是用舊毛線織衣服,但母親也格外細心,總是把最新的毛線織在領口、袖口和衣服的底圍附近,這樣的話,毛衣外面穿上棉背心就看不出來是舊衣服了,到最後的舊毛線總會變成穿在裡面的毛線褲。」



上世紀70年代流行的裙裝(圖片來源網路)


在羅美華的記憶中,她和姐姐們總是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穿。在春節前做好新衣服後,一定要藏在衣櫃里,等除夕守歲的時候再拿出來穿上。


「如今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哪怕現在衣食無憂、想買衣服就買衣服,但每到過年的時候也要一家人一起去買新衣服,開開心心地穿著新衣過年。」羅美華笑著說。


80年代:太陽鏡、喇叭褲,新潮衣服爭相模仿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十堰人的服裝色彩開始悄然改變,不再是之前那種黑、褐、藍色,而是變得五彩繽紛。當年,受影視劇的影響,一些年輕人戴上了太陽鏡、穿上了喇叭褲。



穿喇叭褲是當時年輕人的時尚(圖片來源網路)


「當時家裡人是看不慣這種打扮的,只能偷偷地穿,藏在單身公寓,從來不敢穿回家。」市民何女士回想起那個年代的故事感慨頗多。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肖冬梅正在上高中,她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參加工作。「我二哥那時候每年都會出去旅遊,北京、上海、廣州都去過。每次旅遊,他都給我帶回最流行的衣服,我到現在還記得一件嫩黃色的襯衣,上面有白色的圓點、小V字領,領口袖口有波浪飛邊。



花襯衣深受那時女性的喜愛(圖片來源網路)


肖冬梅邊說邊比劃,那是當時全校最好看的衣服,周圍沒有一個同學有這樣的衣服,同學們羨慕不已,但父母覺得衣服太「扎眼」了,不讓她上學的時候穿,只能放假的時候在家穿。



80年代末,企業職工表演時裝秀


那個時候可沒有『撞衫"這個概念,大家看到最新潮的衣服都爭相模仿,扎堆去買。」肖冬梅想起當年的泳衣,「最開始泳衣都是媽媽用縫紉機做出來的,後來有連體的、帶鬆緊的泳衣,我們叫『蛤蟆皮』,再後來才有分體泳衣。大家穿的樣子都差不多,不像現在這樣,衣服的種類多得都叫不出來名字了。」


90年後期:款式、色彩多元化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思想觀念也變得更加開放,穿衣打扮開始講求個性,服裝的款式和色彩更加多元化,突出個性成為了一種新時尚。


90年代初期的結婚照,款式靚麗



穿上小紅裙,我就是幼兒園裡最潮的寶寶



如今,人們的穿著打扮越來越豐富


十堰街頭的姑娘們穿著打扮越來越靚麗,夏天的小弔帶、露臍裝、裙褲、七分褲以及各式各樣的裙裝、披肩,數不勝數。冬季也毫不影響服飾的多彩,各色大衣、羽絨服搭配著顏色鮮艷的圍巾、樣式逐年翻新的帽子和小短褲、長皮靴、翻毛皮靴,不斷推陳出新。



如今,各大商場內的服裝琳琅滿目,極大地滿足了市民多元化的需求


如今,走在十堰的大街小巷,行人的衣服越來越時尚。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也更注重舒適隨心,裝點著這座越來越繁華美麗的城市。


40年,從單調的黑白灰


到色彩亮麗的華服盛裝


在這不斷的變化中


見證了改革開放之後


我們生活方方面面


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些年


你的生活經歷了哪些變化?


快來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文、圖/十堰晚報記者 袁伊璇 呂世銀

見習編輯/福醬 責編/關爾 終審/甘志國

為十堰的發展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堰晚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著名的沙漠奇觀,在沙海中存在千年,會不會消失成為關注焦點

TAG:十堰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