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子龍與桂陽,一部小說替代了多少歷史的真相,如今已成為桂陽名片!

趙子龍與桂陽,一部小說替代了多少歷史的真相,如今已成為桂陽名片!

原標題:趙子龍與桂陽,一部小說替代了多少歷史的真相,如今已成為桂陽名片!



針對當下桂陽的「趙子龍熱」以及趙子龍文化的發展演變,本文作者有話要說。他的觀點主要如下:一、蒙泉不是趙子龍屯兵處的萬軍泉;二、桂陽古代崇尚關羽比崇尚趙子龍的風氣更早更盛;三、小說《三國演義》加重了「趙子龍」在桂陽人心目中的權值,官方推動、民間迎合,開啟了明清以來崇尚趙子龍的風氣,影響至今;四、趙子龍計取桂陽是杜撰的故事,撇開歷史真相,文學中的趙子龍對桂陽是有益的。


撰文|曹劍風 策劃/統籌|雷雲


視界桂陽榮譽出品


1


趙子龍,在中國可謂大名鼎鼎,特別是在湖南桂陽縣更是家喻戶曉。「蒙泉」的傳說,桂陽上至黃髮,下至垂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傳說當年趙子龍計取桂陽城時,屯兵芙蓉山,恰逢天旱,士卒饑渴,人困馬乏。趙子龍取出諸葛亮交給他的錦囊,以為有妙計可以解燃眉之急。誰知錦囊內只有八卦圖一張。眾將士在地上攤開八卦圖研究討論,硬是研究不出所以然。情急之下,趙子龍拔槍戳圖。出人意料的是,八卦圖的槍眼處,竟然湧出汩汩清泉。眾將士喜出望外,掘土為井。這井便是蒙泉,神奇的傳說竟讓一口小小的古井成為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趙子龍究竟何方神聖,為什麼會被桂陽人視為神明?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隨劉備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死後被追謚為「順平侯」。


趙子龍並非桂陽人,逝去近二千年後,為什麼桂陽依然遺存許多關於趙子龍的歷史古迹和傳說?


《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

原來趙子龍曾在桂陽郡任過太守,但是趙子龍在桂陽郡並沒有留下什麼光輝業績,史籍中關於趙子龍在桂陽郡的事迹介紹幾乎一片空白。


宋《輿地紀勝》卷六一桂陽軍《官吏篇》記載:「趙云:《通鑒》建安十六年(211)趙云為桂陽太守」。《景物篇》記載有蒙泉、五雲觀、芙蓉山等,並沒有子龍廟等關於紀念趙子龍的建築。


目前有據可考最早的桂陽地方志清《康熙桂陽州志》卷七《秩官四》記載了趙雲的名字,在趙范之後,但《循吏篇》中沒有趙子龍之名。


中國歷史上始建於唐朝的武廟,是封建王朝祭祀歷代名將的祠廟。到了宋朝,武廟以姜尚為主祀,七十二將為從祀。三國時期名將入選最多,包括關羽在內達到十二位,沒有趙子龍。


可見那時候無論是在整個中國還是在桂陽,趙子龍的影響力並不大。按理來說,桂陽人怎麼會去隆重紀念一個既無法入列國家武廟也無法入列桂陽名宦祠的人?


3


改變趙子龍在桂陽人心目中地位權值的是一本書一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波瀾壯闊的歷史、跌宕起伏的故事令人讀來驚心動魄,蕩氣迴腸。書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更是感人肺腑,令人仰慕。《三國演義》雅俗共賞,深受大眾喜愛,自元末明初出現後便風行神州,至明代中葉流傳已十分廣泛,後來更是婦孺皆知,對社會各階層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小說中影響力最大的英雄人物非關羽莫屬。之前關羽還只是武廟成員之一。隨著《三國演義》及其塑造的眾多英雄形象在社會上產生的廣泛影響,關羽崇拜在官方祭典中的地位在明中葉以後發生了較大變化,武廟發展到後來,成為專門祭祀關羽的廟宇。從雍正到乾隆年間,關羽及武廟逐漸獲得與孔子及文廟相當的地位。伴隨著關羽在官方祭祀中地位日尊,它在民間也日益普及。「縣縣有文廟,村村有武廟」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社會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關公的真實反映。當時桂陽官方也是以祭祀關羽為主。


4


「雖窮鄉僻壤,獨知有武帝,而不知有侯者,抑獨何歟?今以侯廟,側乎武廟之右,帝恐不安。吾嘗閱州志,而知侯之收桂陽,領郡牧,功德及民,彰彰可考。及訪諸父老,咸稱州城之南不數里,有芙蓉嶺,侯曾駐兵焉。嗚呼,侯之功德,既在武帝伯季間,則侯之食報,也宜於武帝並隆矣。顧可或哉,因議於嶺建廟焉。州人欣然。」


這是當年桂陽「順平侯趙將軍廟碑」的記載,乃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桂陽州知州葉元棋撰書。


可見順平侯廟修建之前,趙子龍還是屈於關羽之下。不過相對於中國當時大多數地方獨尊關羽,桂陽民間開始興起趙子龍熱。



清《康熙桂陽州志》卷二《祠廟篇》記載「趙常山將軍廟」、「護英祠」。趙常山將軍廟蝸居在關帝廟(今人民醫院臨拱極門處)中的東廂。護英祠在芙蓉峰南,傳雲古漢將趙雲立營於此,因廟祀之。宋進士黃照嶺立碑,明都司張元璽重建,郡生駱大麟記。《卷一·山川篇》記載「芙蓉山,唐人於石崖鐫趙雲屯兵處五字,歲久苔侵雨凌,字跡已蒙滅矣。」


這說明至遲在康熙時期,桂陽民間就已經有趙常山將軍廟,還有護英祠。關於唐人石刻,宋立石碑的記載卻存疑,因為清以前的史籍中並無此記載。


5


其實如今名聞遐邇的蒙泉原先好像與趙子龍也沒有什麼關係。

宋名臣真德秀(1178一1235)作《蒙齋銘並序》記載:「桂陽史君張侯某以蒙名齋,西山傁真某取「果行育德」之義為之銘……」。文中桂陽史君張侯某乃指桂陽軍張知軍,不知此蒙齋之名源於蒙泉,還是蒙泉之名源於蒙齋?



宋《與地紀勝》卷六一桂陽軍《景物篇》記載:「蒙泉,在永寧寺」。


《典籍史料看桂陽》收錄的明兵部郎中李永敷於嘉靖五年(1526年)為桂陽知州戴錄新建書院所作的《桂陽州蒙泉書院記》記載:「……前為大門,匾曰:『蒙泉書院』,以右有井,甘列殊異,與易山下泉蒙之意,合因以名……」。


明《衡州府志·桂陽篇》記載:「故扁雲蒙泉,取大易山下出泉之義」。


明羅以禮《西寺蒙泉》詩云:「滾滾泉源似澈湍,中涵理數欲探難。半浤曉浸天光淡,一掬秋沈月影寒。石竇涓涓雲里細,金膏燦燦檻前寬。濯纓擬欲尋閑伴,未許淵明早掛冠。」


清《康熙桂陽州志》卷一《封域篇》記載:「西寺蒙泉……泉出山麓,厥義曰蒙……」。


清督學張預作蒙泉亭對聯:「此來柱笏看山,孤負平生能著屐;為客飛符調水,偷閑試院且煎茶」。


甚至集桂陽歷史文化大成的清同治《桂陽直隸州志》記載的所謂趙子龍屯兵處乃是指芙蓉山上的萬軍泉,與山下的蒙泉無關。


縱觀歷史記載,蒙泉與趙子龍原來毫無半點瓜葛,可見如今被桂陽人津津樂道的蒙泉傳說,出現的時間或許不會早於清同治時期。不過是後來移花接木把萬軍泉的傳說歸到蒙泉名下,然後天馬行空杜撰出的美麗故事。

光緒三年(1877),桂陽知州陳國仲修繕蒙泉,把古井砌成八角形,狀如八卦,所以蒙泉此後俗稱八角井。或許蒙泉的故事肇始於這一時期,要麼是八角井形狀源於故事中的八卦圖,要麼是借八角井形狀創作的故事內容。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立於蒙泉亭的《順平侯趙將軍廟碑記》並非陳國仲所立,而是上世紀末從損毀的子龍廟(今寶山子龍汽修廠,後存放於子龍酒廠)遷移過來的。參與遷移的人包括時任縣文化館文物專干彭德馨和原子龍酒廠廠長等人。


6


為什麼明清之時桂陽會出現趙子龍熱?因為一個故事。


《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大敗曹操之後,乘勢奪取了荊州襄陽等地,接著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劉備首先攻佔了零陵,然後遣趙子龍取桂陽。桂陽郡太守趙范,久聞趙子龍威名,心生降意。但手下陳應、鮑隆二將執意請戰,趙范只好同意陳應出城迎戰趙子龍。區區陳應豈是趙子龍對手,三下五除二就被趙子龍活捉。趙子龍並沒殺陳應,而是放陳應回去傳話勸降。趙範本來心有降意,見陳應兵敗,立馬出城投降。趙子龍大喜,便在營寨設宴款待趙范。兩人不但同姓,而且同鄉、同歲,乘著酒興便義結金蘭,趙子龍為兄,趙范為弟。


羿曰,趙子龍帶五十騎兵入城安民,趙范於衙署設宴。席間,趙范請出家嫂樊氏作陪。樊氏有傾國傾城之貌,因仰慕英雄,寧願守寡三年。趙范欲將寡嫂嫁與趙子龍為妻,誰知趙子龍非但不領情,反而怒斥趙范:「我倆已結拜為兄弟,你嫂就是我嫂,我豈能娶嫂子為妻,叫人恥笑。」趙范原想用美人計籠絡趙子龍,卻被趙子龍嚴詞拒絕,惱羞成怒,欲加害趙子龍。趙子龍立刻率兵出城,迅速回營。趙范見趙子龍殺出城去,惶恐不安,急召陳應、鮑隆商議。二人獻詐降之計,並連夜率五百騎兵到趙子龍寨中詐降,欲乘機擒殺趙雲。誰知詭計被趙子龍識破,趙子龍將陳、鮑二人誅殺,勸降眾兵士。趙子龍將計就計,親率千人隨降兵之後趕往桂陽城。降兵於城下叫門,高呼趙子龍已被陳應、鮑隆殺死。風高月黑,趙范見城外果然是自家兵士,不知有詐,欣然開城門迎接,於是被趙子龍擒拿。


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融合了戰爭、暴力、情色、懸疑、權謀等等經典文學元素,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從此天下聞名,在自詡為故事發生地的桂陽更是被人們引以為豪。

7


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是真的嗎?


首先,《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撰寫的歷史小說,而非歷史著作,小說與歷史自然有別,何況明與漢相隔千百年時間,所以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不具備歷史真實性。


其次,《三國志·蜀志二》記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資治通鑒》記載:「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資治通鑒》只是將「又南征四郡」改為「引兵南徇四郡」,並將劉備南征四郡的時間確定為建安十三年(208年)。


正史的記載非常簡潔,僅僅「桂陽太守趙范降」數字,並沒有所謂計取的歷史記載,可見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子虛烏有,純屬虛構。


趙子龍拒美色的故事倒是有歷史出處。《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雲無纖介。」


通過歷史與小說的對比,歷史真相水落石出。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不過是以特定的歷史時期為背景,以特定的歷史人物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的小說而己。作者大膽虛構,巧妙布局,細緻描寫,精心潤色,編撰了趙子龍計取桂陽的精彩故事,著力刻畫趙雲的高風亮節,塑造了趙子龍智勇雙全的英雄形象。


儘管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是杜撰的,但是文學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是超過史學著作的。小說中塑造的趙子龍英雄形象太深入人心,以致於人們以假亂真,把文學形象等同於真實形象。而且街頭巷尾的口口相傳,被老百姓反覆再創作,形成了趙子龍更加豐滿的民間形象,甚至上升到神的高度。趙子龍之名,從此在中國歷史上熠熠生輝。

清《乾隆直隸桂陽州志》卷十二《職官志一·郡守》記載了桂陽郡守趙范和趙雲。此志《職官志三·名宦》甚至把趙子龍開始列為了桂陽的名宦,不過名宦篇里記載的內容全部節選自《三國志》里的趙雲傳,並沒有記載其在桂陽的事迹。


工作何必去遠方?桂陽600家公司集體招聘,月薪3000到5000左右、崗位任你選…速來!


8


所謂名人效應,古已有之。桂陽人紀念趙子龍,一來表達對英雄的敬仰,二來彰顯桂陽的地望。


如果要追根究底,其實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發生地甚至不是今桂陽。


《漢書·地理志》記載歷史上同期有兩個桂陽,即桂陽郡和桂陽縣(今廣東連州),但趙子龍奪取的是桂陽郡。桂陽郡和郴縣的衙署同設於今天的郴城,但是郡比縣的級別高,所以當時郴城被稱為桂陽城(或今人可如此稱呼)。今天的桂陽縣古稱平陽縣,三國時甚至還沒有平陽縣的建置,屬於郴縣地域。平陽縣肇始於隋未,618年,蕭銑分郴縣西置平陽縣。914年,平陽縣改稱桂陽監,今桂陽名號之始。此時距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相差700多年。所以,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發生地當是今郴州。


歷史上曾經稱為桂陽的地方有很多,造成了桂陽地名文化的錯綜複雜。人們往往望名生義,誤以為歷史上的桂陽都是今桂陽。從古至今,一些歷史研究者為了標謗本地的歷史文化,也常常張冠李戴,把歷史上凡是有關於桂陽之名的歷史文化通通納入到今桂陽名下,令桂陽的歷史文化更是撲朔迷離。


如果《三國演義》寫的是趙子龍計取郴州,恐怕桂陽人就懶得理會了,正是因為趙子龍計取的是桂陽,地域自豪感油然而生。何況從前老百姓連字都不識,道聽途說信以為真。於是乎,管他趙子龍計取的是哪裡,反正名字是桂陽就行,彼桂陽被誤認為此桂陽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此,趙子龍文化在桂陽興起,到清中後期達到歷史巔峰。桂陽陸續修建了子龍廟、諸葛庵、關口等名勝,又創作了萬軍泉屯兵、趙子龍戳井、關口戍邊等膾炙人口的傳說,把趙子龍文化搞得轟轟烈烈。


9

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的形成,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越到後來,就越不靠譜,主觀臆想和個人好惡成分越多。對於桂陽城西芙蓉山唐人石刻「趙雲屯兵處」的傳聞,《桂陽直隸州志》主撰王闓運直言「傳雲蜀順平侯屯兵峰上,有萬軍泉。按其形勢,無宜駐此。」即使今天我們查看芙蓉山地形,懸崖峭壁,亂石林立,的確無法屯兵,或許唐人石刻不過是當時桂陽人的妄語,就算有也是後來偽作,無非是想以此證明趙子龍計取的桂陽確是此地而己。



趙子龍計取桂陽的故事本來就是文學作品,時至今日,依然有人旁徵博引,費盡心機要去證明這個偽命題。更有甚者,還以趙子龍計(智)取桂陽的小說故事為歷史史實來論述桂陽的歷史文化,豈不滑天下之大稽。比如桂陽某知名的特色美食辣子肉,非要說成是趙子龍發明的。可是辣子肉最主要的原材料辣椒是泊來品,傳入中國的歷史不過三四百年呀!另外郴州知名美食棲風渡魚粉也有拿《三國》說事的情況,這是宣傳慣用的套路而已,大可不必較真。


最近幾年,隨著文化園「三國城」的興建,湘劇《趙子龍計取桂陽》被搬上銀幕,以及媒體的廣泛宣傳,趙子龍儼然已經成為一張桂陽名片,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因桂陽而知曉趙子龍,因趙子龍而知曉桂陽,從文化傳播的層面上講,網紅趙子龍給桂陽增色不少,撇開歷史真相,文學中的趙子龍對桂陽是有益的。



風吹雨打,關於趙子龍的許多歷史遺迹已煙消雲散,如今殘存的古迹、石碑、傳說故事依然可以佐證桂陽在明清時期的趙子龍文化熱。無論如何,經過數百年時光的洗禮,趙子龍文化已經成為了桂陽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桂陽人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財富。清楚桂陽趙子龍文化的來龍去脈,區分歷史和文學的異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桂陽的優秀歷史文化,讓「趙子龍」的金字招牌煥發光彩。


來源:視界桂陽 編輯:蓉小妹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蓉城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蓉城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