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有一種佛法,修起來既不苦也不難(二)

有一種佛法,修起來既不苦也不難(二)

二、「聖道門」和「凈土門」

龍樹菩薩將佛法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曇鸞大師則進一步解析為「自力」和「他力」,曇鸞大師的弟子道綽禪師又判為「聖道門」和「凈土門」。

也就是說,這「聖道門」必須是聖者的根器才能夠修的,而「凈土門」則不必一定要聖者的根器,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就能往生彌陀凈土而成佛了。

綜合言之,整個佛法可分為二門。

「聖道門」是難行道,是自力的,是聖者根器才能修的,講修行,須什麼行都要修,這就如陸道步行,所以是「苦、諸、久、墮」,既然有退墮的可能,那就表示證果的可能性不確定。

而易行道的凈土門是怎麼樣呢?「凈土門」是易行道,是靠他力的,凡夫都可以做得到,是講信心的救度法門,信什麼呢?信念佛必得生,專一念佛便可,就好像水道乘船,是「樂、一、速、必」,而且往生決定。

聖道門和凈土門都是佛法;難行道與易行道也都是佛法;靠自力、靠他力也都是佛法。

所以我們不能說精進勇猛修行的才是佛法,輕鬆念佛的就不是佛法,不是這樣。

一般佛教徒,大都比較崇敬苦修苦行者。他們認為,既然是學佛,而佛法重在實踐,所以要修苦行,越修苦行的人,越能得到大眾的信服;而你們跟老太公老太婆,不認識字的人一樣,只是動動嘴巴念念佛,那有什麼可貴呢?有人甚至於會懷疑,難道這樣也是佛法嗎?

這個當然也是佛法,而且不但是佛法,反而是佛法裡面最快速的。

但是仍然有人很看不起念佛者,認為我這麼有學問,能夠深入經藏,這麼的精進,能夠學這個法門,學那個法門,難道我還跟你們這些老太公老太婆一樣,只是在那裡單單念「南無阿彌陀佛」嗎?因為有這種偏執,所以就生起高慢心了。如果是這樣的情形,那就會如《無量壽經》所講的「難以信此法」了。

三、「聖道門」是自力修行之教

聖道門就是「自力修行」之教。

自力修行就是期望能以自己的力量,生生世世於六道中不失人身,修行六度萬行以證果,但這隻有聖者的根器才能做到,故謂之「難」。

而凈土門則是「他力信心」之教,今生此時於娑婆世界一向念佛,往生極樂凈土以證果,這是凡夫所堪,故謂之「易」。

換言之,如果要走聖道門,那麼你必須先具足那一種根器,要有本事確定既使這一輩子不能完成道業,下一輩子還有把握能重得人身,而且要有因緣能接續這一輩子沒有完成的道業,繼續修行。

要有這一種能耐,如果沒有這一種能耐,那就免談了,因為下一輩子不曉得你會到哪裡去呀!

而且往往逃不出所謂的「三世怨」,就是說這一輩子學佛、布施累積了很多的功德,下一輩子就享受富貴。

接著,人在歡樂當中,不知不覺就造惡了,第三輩子就墮落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宣說佛法,不是要我們行善積德來升天或當人享福樂,不是!

是要我們迴向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文 / 慧凈法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聲猶在耳 人已往生
彌陀大手護頂 車禍化險為夷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