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武漢的一群小學生和家長

被布置了一道特殊的暑假作業

挑戰「21天不生氣

沒想到九月開學時

全班40多個家庭

只有1個家庭通過了挑戰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不寫作業 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 雞飛狗跳

布置下這份作業的班主任說

作業的最終目的

是讓家長和孩子在「生氣」時

能夠覺知到自己的狀態

體會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別讓情緒傷害了你自己

不生氣?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信佛、學佛

那麼第一件事

就是要改掉以往的習氣

不生氣、不計較、不抱怨

就算拜佛拜得多、念佛念得勤

如果事到臨頭

依然要生氣、要計較、要抱怨

結果還是「火燒功德林」

想發脾氣就發脾氣

放任情緒來控制自己

在貪瞋痴的輪迴中束手就擒

也如同蒙著雙眼走在路上

在不知不覺中傷人又傷己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覺知就是

非常清楚自己當下在做什麼

那麼,對於你的情緒

你是不知不覺還是後知後覺

你能否做到當知當覺

又想不想達到先知先覺的境界

不論漢傳佛教的觀照般若

還是南傳佛教的內觀

歸根結底都是引導人們訓練覺知

從而達到最終的正知正覺

不生氣 不比較 不抱怨

用「情緒晴雨表」的方式

對21天里孩子和家長的

情緒情況進行分析和記錄後

不少家長坦言

直到看到統計數字才發現

家長生氣的比例明顯高於孩子

而孩子的情緒又受到家長影響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這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思路

因為這不只是為人父母者的課題

做人本身就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我們也可以試著

對自己的情緒做如實的記錄

除了「21天不生氣」

還可以挑戰「21天不抱怨」

「21天不比較」、「21天不折騰」

......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附:《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卷四·示凈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如來令多瞋眾作慈悲觀者,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則當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豈以小不如意,便懷憤怒乎。既是未來諸佛,當必廣度眾生。倘我生死不了,尚望彼來度脫。豈但小不如意,不生瞋恚。即喪身失命,亦只生歡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薩舍頭目髓腦時,皆於求者,作善知識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無上菩提道想。觀華嚴十迴向品自知。

當然並沒有一種現成的方法

可以立刻將憤怒情緒完全消除

但卻可以通過一次次的練習

取得一些進展

一行禪師曾介紹過一種

「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就是用下腹部來呼吸,當我們被強烈的害怕或憤怒等情緒困擾時,對治的方法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如果在情緒的暴風雨中,你仍然不停地思考或說話,那是非常危險的。

這時候,不要讓自己被情緒淹沒,將注意力往下放,可以或坐或躺著,完全專註在呼吸與腹起的起伏上,練習念念分明地呼吸如果每逢艱難的時刻,都以這樣的方式訓練自己,便能安然度過這些情緒的風暴。

情緒只是情緒,它來了,停留一會兒便走了,生命里還有其他值得珍惜的事物。

摘自一行禪師《你可以不生氣》

情緒管理小技巧

此外,也有教育學者給家長支了幾招

但如果引申開來

其實也適用於其他場合

一:緩一緩

別著急說話或處理問題

喝口水、深呼吸

給自己設置一個「冷靜角」

佛弟子更可以在心中默念佛號

讓「理智」接手「衝動」

可以避免不適當的語言和行動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二:不設雙重標準

孩子們天生會模仿

父母就是他們的樣板

曾有一位媽媽對女兒發火

「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

但她自己也很大聲

女兒立馬就回了一句

「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

這一點

對待其他人時又何嘗不是如此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三:管理好「期待值」

俗話說沒有期望就不會失望

不論是對孩子還是身邊的其他人

我們總是希望他們

朝著符合我們意願的方向來做事

但有沒有想過

這種期待本身就是造成失望的起源

四:記錄情緒波動

就例如這個21天不生氣的小測試

事後總結並記錄生氣的原因

運用佛法的智慧

從貪瞋痴、因緣的角度

帶著慈悲和包容之心重新看待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五:學會接納和表達

不要小看了孩子的感知力

即使大人再怎樣掩飾

孩子也能感知到你的情緒

如果不開心就直接表達出來

「我因為什麼事情而有些生氣

讓我們一起想個辦法」

......

管理情緒的關鍵不是壓制和抗拒

而是接納、溝通和疏導

能夠直面自己的情緒也很重要

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

積極與對方進行理性的溝通

聽聽音樂、做些運動來釋放疏導

文化視角:挑戰「21天不生氣」,真修行就是要改脾氣


來源 | 上海玉佛禪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責人先責己,信己亦信人
秋冬養生,紅糖先行,紅糖用法大全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