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人倫疑案:唐玄宗為何稱父親為「四哥」,原因至今無解

唐朝人倫疑案:唐玄宗為何稱父親為「四哥」,原因至今無解

在封建社會,人倫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及各種尊卑長幼關係。但是翻看有關唐朝的史書,我們卻發現了一件人倫疑案。唐睿宗李旦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可是唐玄宗卻稱呼父親唐睿宗為「四哥」!眾所周知,「哥」就是 「兄」,唐玄宗為何這樣稱呼父親呢?

事情是這樣的,唐睿宗李旦即位後,李隆基被冊立為太子,此時太平公主權傾朝野,雙方的關係非常緊張。一次李隆基在召見大臣王琚時,說了這麼一段話,「四哥仁孝,同氣唯有太平,言之恐有違犯,不言憂患轉深,為臣為子,計無所出」。

所謂「四哥」指的就是唐睿宗李旦,因為他是武則天的第四子。「同氣唯有太平」,指的是與唐睿宗同氣連枝的只剩下太平公主。此時唐睿宗的身份是皇帝,李隆基是太子,雙方既是君臣,也是父子,但是李隆基卻對大臣稱呼父皇為「四哥」,實在是讓人不解。

在唐朝「稱父為兄」的例子還有不少!棣王李琰是唐玄宗的第四子,他的寵妾因行巫蠱之事獲罪,李琰在向唐玄宗請罪時,說了一句話,「惟三哥辯其罪人」。眾所周知,唐玄宗排行第三,「三哥」指的就是唐玄宗。還有一個例子,唐太宗李世民在給兒子李治寫信時,落款為「哥哥敕」。

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顧炎武,他在《日知錄》中認為,這種行為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有父之親,有君之尊,而稱之為四哥三哥,亦可謂名之不正也已」。古漢語學家王力先生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這哥可能是外來語,須待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

根據《廣韻》的記載,「今呼兄為哥,則此稱自唐始也」。也就是說從唐朝開始,人們已經稱呼兄長為哥了,這一點在史書中也有體現。比如唐高祖李淵第十八子李元名,他曾說過一句話,「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這裡的「二哥」指的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兄長李世民。

從這幾則史料來看,似乎唐朝人既稱呼父親為「哥」,也稱呼兄長為「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非常遺憾,這個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十分準確,並且得到人們一致認可的解釋,不過我們還是從中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唐朝以前,人們對哥的稱呼只是「兄」,沒有「哥」這個稱謂。

在鮮卑語言中,有「阿干」一詞,「鮮卑呼兄為阿干」。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融合,「阿干」逐漸轉化為「阿哥」,而鮮卑族婚姻關係複雜,有呼父為兄的現象。李唐皇室自稱出身隴西李氏,但卻與北鎮有著密切的關係,,生活上也保留著十分濃郁的鮮卑風氣,因此才會產生這樣的稱呼。

參考資料:1.《舊唐書》;2.《宋書》;3.《漢語史稿》;3.《日知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五千年 的精彩文章:

北宋最善良皇子:他寧可裝瘋,不做皇帝,備受後世推崇
二戰最牛神槍手:令蘇聯紅軍聞風喪膽,人稱「白色死神」

TAG:縱橫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