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理論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做好決策諮詢

理論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做好決策諮詢

理論媒體

智庫建設

2018年10月12日,「新時代理論媒體與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隨著時代的發展,智庫建設的興起對理論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上海社科院的院報,社會科學報是全國最早的一張社會科學理論專業報紙,創刊已經有33年,此次研討會特意邀請到眾多理論媒體屆的資深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如何進一步做好理論媒體工作,配合智庫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使學術與理論媒體深入融合,服務於國家戰略。

2018年10月12日,「新時代理論媒體與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隨著時代的發展,智庫建設的興起對理論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上海社科院主辦的社會科學報是全國最早的社會科學理論專業報紙,創刊已經有33年。本次研討會是上海社會科學院院慶6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得到了來自上海社科院、上海社聯、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媒體出版機構的領導專家和學者的積极參与和大力支持。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如何進一步做好理論媒體工作,配合智庫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使學術與理論媒體深入融合,服務於國家戰略。

會議全景

嘉賓觀點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謝京輝:一方面理論媒體要通過它的傳播力來提升智庫的高度和深度以及廣度。同時,另一方面智庫也需要藉助理論媒體擴大學術的社會影響力、傳播力。社科報作為我院面向社會的窗口,具有非常自覺的意識,能夠主動地在理論宣傳方面為智庫全方位地服務。

1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兆安:媒體和智庫是一個互為依託、互相促進的政治關係,首先智庫與理論媒體兩個主體,一個要做好決策諮詢,一個要講好中國故事,理論媒體要為智庫建設提供支撐,智庫向理論媒體提供「故事」。其次,智庫和媒體需要明確研究對象,不僅要從國內、國外兩個層面切入,還要從學術層面和社會層面切入。此外對於智庫來說,需要在內部學術成果和外部理論宣傳之間實現平衡。最後,智庫和理論媒體還需要找准落腳點,對社會、對國家發展起到正向的作用。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推動新型智庫與理論媒體的融合發展首先要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高度,其次要把握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再者需要適應互聯網時代思想輿論傳播格局的根本變革。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菱:理論宣傳和新媒體是密不可分的,理論的新媒體宣傳要密切結合受眾所關注的問題,要敢於回答受眾的困惑,只有這樣,宣傳內容才能是受眾所歡迎的。理論宣傳從內容上來說要注意的,一定要接地氣,一定要跟當前網路上的深層次理論問題要銜接起來,而不是泛泛地論述。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上海師範大學外國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文化建立在自信基礎之上,在媒體的竄出安中,對外語的翻譯需要做到平視翻譯,而不是仰視翻譯。我們做文學文化就是做主人,自信、自覺、自如向外譯解,平等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文學文化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體系。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解放日報黨委副書記周智強:從新聞媒體本身來說,既有新聞傳播的功能,也帶有智庫咨政的功能,理論媒體每時每刻、每篇文章都帶有理論宣傳、思想引領的功能,同時也在研究問題,特別也是重大的改革發展、改革開放所需的政策選擇、方案選擇。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要參》副主編何玉興: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理論媒體必須具備責任感,必須研討出有可操作性的成果,只要是積極向上的內容,就能夠真實地為國家的發展服務。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高校學報研究會理事長鬍范鑄:當我們說要共建思想的時候,我們應自覺地體現剎車系統的功能,而且在服務智庫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守初心,多多考慮到未來年輕後輩的發展。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南風窗上海辦主任徐瑗:隨著資金和收入來源的多元化,我們的智庫會在紙媒融合的道路上進一步求索,在未來影響公共政策和推進社會治理等方面有更多作為,最終實現對內凝聚共識,對外發出中國聲音,發揮出來真正意義上現代化研究的智庫,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上海市美學學會會長祁志祥:智庫的思考和建言獻策必須堅持真實的原則、自由的原則,智庫要有自由才能做出實實在在、有價值的成果。同時,在堅持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則之下,在總體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又可以拿出自己獨立研究思考的成果情況下,自覺地建構各個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圖書評論》執行主編周志強:首先智庫不一定指人,智庫還可以指平台,也可以是觀念社會的意識。構建中國的國家理念,要塑造適應新時代的國家關係的理念,同時圍繞當代社會要展開思想領域的廣泛討論,創造和培育知識大眾積极參与的話題。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原九三學社中央巡視員、原《民主與科學》雜誌社主編孫偉林:理論媒體的智庫更需要超前意識和徹底意識,對歷史思考得更加深厚,這才是社科院區別於其它智庫所承擔的責任,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世紀》雜誌主編沈飛德:要承擔起新時代理論媒體的社會責任,關鍵根本還是要把報紙辦好,如果說沒有把報紙辦好,沒有紙制高質量的報紙,假如說再利用新媒體傳播,再有好的手段方式,也是紙上談兵。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長忠:做到全產業鏈的知識生產是非常難得的。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做智庫還是做媒體,都需要把這些知識產品的每一段運用在不同的智庫建設和知識生產中。資政、啟民、學術,三個維度是相互促進的,因此三者的融合就成為各自表達的空間和各自發揮作用的地方。所以要做好現在的理論媒體,如果沒有現實調研,沒有理論根基,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接地氣的。新時代命題下,整個文明形態發展走到整體形態聚合的階段,由此知識生產的方式也要發生新的變化。無論是智庫媒體還是各類研究機構,都要據此進行轉型。

1

上海社聯副主席解超

《南國學術》總編輯田衛平:社會科學類的報紙的變化是跟隨者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而現階段社會媒體的報道存在偏向性,需要具備更嚴謹的社會責任感,在內容的選擇上應當平衡國際與國際的熱點內容,將更多地關注點集中在自身的發展和面臨的問題之上。

2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謝京輝

上觀新聞高級記者、主編王多:思想理論的傳播在新媒體,在廣袤的移動互聯網中間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思想理論和智庫傳播在紙媒的傳播中並不遜色於其它板塊,理論媒體也能夠有充分和高度的自信來擁抱新媒體。

1

1985年,《社會科學報》作為一份為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工作者、專業社會科學研究人員提供學術對話、思想交流、理論爭鳴平台的專業性報紙,創立於上海社會科學院。三十餘年來,作為理論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宣傳陣地,《社會科學報》以「思想性、問題性、前沿性、信息性」為目標定位,踐行學術標準和宣傳原則,堅持在突出主流價值的同時提供多重視角,在貼近現實熱點的同時把握長遠方向。近年來,已建成以兩微一網為主,覆蓋多個平台的新媒體渠道。新時代,《社會科學報》肩負新的歷史使命,積极參与到理論媒體與智庫建設中去,將繼續立足人文社科領域作出新的貢獻。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月入2萬以下,以後每個月可以少交多少稅?
華中鄉土學派:為人師者——張厚安先生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