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氣候變暖,這10種食物將會消失!簡直是大自然的一萬點暴擊

氣候變暖,這10種食物將會消失!簡直是大自然的一萬點暴擊

氣候變化正在怎樣改變你生活的世界?

洪水、熱浪、乾旱等極端天氣頻發,許多動物被迫離開原來的棲息地,甚至面臨滅頂之災……

如果這些聽起來都太遙遠,那接下來這個消息可能會給你帶來一萬點暴擊——由於全球變暖,一些你愛吃的食物可能就此消失

今年9月,印第安納大學科學家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地球熱帶地區正在擴大。

原因可能有5個:

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南極平流層臭氧的消耗,火山爆發產生的氣溶膠,對流層的煙塵和臭氧的污染,厄爾尼諾現象等自然變化。

該研究顯示,世界上約一半人口生活在亞熱帶半乾旱氣候帶或附近,氣候變暖可能會影響數十億人,並影響這些地區的食物和物種數量。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綜合西班牙《趣味》月刊的報道,總結10種可能因為氣候變化而瀕臨滅絕的食物,並告訴你:面對氣候變暖,我們能做些什麼。

受訪專家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氣候和能源項目聯合署理總監 陳欣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俄羅斯分會氣候與能源項目主管 阿列克謝·科科林

氣候變暖,10種食物會消失

西班牙馬德里利奧哈國際大學環境科學教授埃萊娜·桑斯最新研究警告,如果氣候變暖再得不到控制,香蕉、咖啡等常見食物將會越來越少,甚至永遠消失。

西班牙《趣味》月刊刊登了該研究,並總結了10種可能因為氣候變化而瀕臨滅絕的食物。

1.香蕉

2015年12月,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病原體》雜誌稱,一種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名為香蕉巴拿馬病熱帶4型(TR4)的病菌有可能會讓香蕉在地球上滅絕。

TR4會直接攻擊佔據99%市場份額的香蕉品種香芽蕉的根部,而單一品種種植及香蕉品種缺乏多樣性,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後果。一旦TR4進入香蕉園,蕉農的唯一選擇就是砍掉所有香蕉樹。

2.葡萄

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到2090年我們很有可能喝不到葡萄酒。法國研究人員指出,葡萄是需要多年生長的植物,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

過去30年,歐洲葡萄園的花期、葡萄的成分都發生了變化。在大多數法國葡萄園中,葡萄的糖含量每10年就會增加一倍,與此同時,它們的酸度降低了0.5克/升~1克/升。

3.牛油果

由於牛油果的消費量增長了三倍,過於龐大的需求導致大面積松樹林被牛油果種植取代。這不僅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還加速了氣候變化和水源耗竭。

4.草莓

西班牙是水果生產大國,草莓種植廣泛。但西班牙研究人員發現,氣溫升高會導致草莓結果期縮短、收成減少的可能性增大。

5.咖啡

倫敦一項研究指出,貢獻目前全球咖啡總產量70%的阿拉伯咖啡樹的野生林正面臨滅絕,有可能在2080年難覓蹤影。

現在種植的阿拉伯咖啡樹還飽受病害的侵襲,產量不斷下降。如果沒能為野生阿拉伯咖啡樹提供改良基因,微小的氣候變化和新病害就會使其滅亡。

6.牡蠣和貽貝

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時,就可能引起海洋酸化,導致氫離子濃度指數(pH)較低的酸性海水增多,令一些海洋生物尤其是貝類受到損害。

研究估計,牡蠣和貽貝(又稱海虹、青口)的鈣化率將分別減少10%和25%,導致有些個體無法長大,即使長大,在面對天敵時也更脆弱。

7.小麥

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研究指出,地球氣溫每升高1℃,小麥產量就將減少6%。這一研究是建立在30個種植模型和國際機構產量預測數據基礎之上的。

8.土豆

全球變暖讓土豆面對新的病害威脅。有預測認為至2085年,土豆產量將減少26%,對於需求量僅次於小麥和大米的農作物來說,這是個非常大的減產幅度。

不過科研人員相信,土豆的品種超過1000種,適應性強,也可能比其他作物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9.可可

如果環境趨勢沒有改變,巧克力很快會成為奢侈品。生產巧克力原料的可可樹只生長在南北緯20度之間的地區,要求氣溫穩定、氣候潮濕、雨量充沛和土壤富含氮。

研究認為,2050年,這兩國氣溫將上升2.1℃,可可樹的種植面積因此會減少。挑選更耐旱的可可樹種子,或者對可可樹進行基因改良是適應氣候變化的最佳選擇。

10.其它水果

全球變暖和乾旱化將使美國加州的果樹種植面積至2050年減少10%。澳大利亞和歐洲地區一樣,15年後將幾乎不再有蘋果,因為那裡冬天的氣候不再適合蘋果樹生存。

更嚴重的是,由於氣候變化,果樹主要授粉者蜜蜂的數量正出現下降。在西班牙,70%的作物是授粉的結果,每100種基本食物中就有71種由授粉作用。

人類健康也在逐步被威脅

不僅是食物可能會消失,人類健康也在逐步被威脅。

擋不住的極端天氣

牛津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03年歐洲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熱浪使巴黎506人死亡,倫敦315人死亡。

專家們發出警告:未來熱浪將更加普遍、更為嚴重。熱浪對健康的直接影響可表現為熱相關疾病,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中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亦稱中暑性高熱。

更可怕的是,持續高溫熱浪只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之一。其危害還包括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疾病傳播等,遠比我們感受到的嚴重得多。

影響全球溫度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一項報告稱,全球變暖將對雲產生影響。上世紀80年代起,雲開始漸漸向兩極地區移動,與此同時,雲在大氣中的高度也有所上升,未來雲可能會從地球消失。

雲是地球氣候的重要調節器,能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溫度不會過高,同時雲還能保證地球溫度不會過低。一旦地球雲層消失,後果將不堪設想。

讓病毒「復甦」

氣候變暖還可能讓一些久絕於世的病毒復甦。英國《衛報》報道稱,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的亞馬爾半島,超過2300隻馴鹿死於已經絕跡多年的炭疽病毒。

與此同時,病毒還造成包括41名兒童在內的72名牧民被送入位於薩列哈爾德市的醫院接受觀察,其中5名成人和3名兒童被確診患病,1名12歲兒童死亡,隔離區至少63人被疏散。

「污染」飲用水

阿列克謝·科科林表示,氣候變暖已開始融化覆蓋人類和動物屍體的凍土層,並侵蝕了牧民埋葬死者屍體的河岸。

而炭疽桿菌可以在凍屍中存活上百年,在解凍之後被釋放出來,進入供人飲用的地下水。

用5件小事對抗「變暖」

氣候變化跟人類活動關係密切,是幾十億人日常消費行為的產物;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

多吃蔬果少吃肉

人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其種植、生產、運輸和包裝等,「貢獻」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約1/3。

人們最好吃應季的本地食品,在滿足營養攝入的前提下控制肉類攝入。因為飼養牲畜的能量消耗、廢氣排放遠超農作物種植,而奶牛會釋放大量甲烷,這是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

別浪費食物

向食物浪費宣戰,每個人都該踐行「光碟行動」,建議人們及時清理冰箱,定量採購每天的食材,避免浪費。

選擇騎車出行

開車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每周適當選擇騎自行車出行替代開車。尤其當下共享單車在各地普及,可以合理利用。

成立辦公室環保小組

各公司可以自發組成「氣候小組」,鼓勵大家採取可持續行動。

比如,設置自行車架(鼓勵員工騎自行車上下班)、雙面列印、調低空調溫度以及儘可能少使用一次性水杯等。

設定能源削減目標

給自己設定能源削減目標,比如6個月內節能10%。

人們要有意識地從衣食住行各方面降低碳足跡,減少資源消耗,在滿足不斷增長的自然資源需求同時,保證地球上關鍵地區的環境不再惡化,在地球的限度內實現全球自然資源的供需平衡。

本報記者徐夢蓮編輯整理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比堵車更可怕的是——身體堵了!「消堵」是對十一長假的基本尊重
為什麼盯一個字看久了,反而感覺不認識了?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