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簡單方法教你辨別濕熱、濕寒,一個妙招,排濕快、准、狠!

簡單方法教你辨別濕熱、濕寒,一個妙招,排濕快、准、狠!

都說「十人九濕」,而這「九濕」中還不一定是相同類型的濕,中醫里說「濕」會與身體中的「熱」跟「寒」結合,形成濕熱或者濕寒,通常大家只懂得自己有濕氣,卻不知道自己是濕熱還是濕寒,以至於亂吃祛濕食品,越去越濕,其實認準濕的性質,吃對食品,祛濕更容易!

教你分清【濕熱】

典型表現:口苦口乾、大便黏膩、精神差睡不醒、舌苔膩而重、小便黃、有口臭。濕熱還分為3個特點:

1濕熱並重表現:

口乾、口苦嚴重些,舌苔黃厚膩。

2濕重於熱表現:

有一點口乾,口苦不嚴重,舌苔膩而不黃。

3熱重於濕表現:

特別口乾,舌質紅,苔黃而干,大便乾結。

身有濕熱的人日常多喜愛吃煎炸、燒烤等食物,如炸薯條、炸雞、燒鵝、燒乳豬等,這類高溫烤制的肉類比較油膩,難吸收而易釀生濕熱,加劇脾胃的負擔。此外,辛辣食品、熱帶水果等自身偏熱性的食品,吃太多也會助長濕熱。

教你分清【濕寒】

典型表現:愛拉肚子、胃口差、容易浮腫、怕冷、白帶清稀、小便清長等等,

這類人平時多喜愛吃涼食,如喝冰飲、吃雪糕、冰啤酒等。過食冰涼食品,易受損陽氣,引起脾胃虛寒。

還有一部分人,在天氣炎熱,容易上火的時候,不斷在街邊買些涼茶喝,認為這樣能下火,但要知道,這些寒涼的東西,一旦飲用過多,反而讓脾胃受損,體內的濕寒會不斷堆積,這些人一般是兩廣地區的人較多些。這部分人需要注意,喝涼茶要適量。

濕寒病人的特點是脾胃虛寒,夏季耐熱、冬天很怕冷,手冰腳冰,雖然在夏季正不顯著可是最容易累積寒,因吃冷食多。

認清濕熱、濕寒後,可要對症選葯了,濕熱的多用能清熱降火的祛濕食品,而濕寒的就用能滋補驅寒的祛濕食品,注意的是濕熱在冬天也會存在,而濕寒也在夏季存在,認清體質,調養一年四季,貴在堅持。

除「濕」食方:

中醫說:濕氣首責之於脾,卻不局限於脾。

夏季養生的重點是健脾祛濕,濕氣根本原因在於脾胃的蘊化功能不足。因此,常喝烏草根砂仁茶不僅能祛除濕氣還養脾胃。

做法:將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淡竹葉、紅豆、枸杞等20種食材各取0.5克。

混合起來按照一定的比例製成茶包,每天取一包,沸水泡飲,可以反覆沖泡兩到三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笑環境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的早期癥狀,你知道多少?三個降壓的「黃金穴位」,要知道
醫治痛風,老是好不了?那是因為你經常犯這六種錯誤!

TAG:搞笑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