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秦始皇遺詔最新發現!司馬遷的史記「可能」記錯了!

秦始皇遺詔最新發現!司馬遷的史記「可能」記錯了!

北京大學曾收購了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貴西漢竹簡,將其重新整理後,以《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為名出版,在這批西漢竹簡之中,有一篇格外令人矚目,名為《趙正書》。

匝一看趙正,很多人猜測應該是個人名,但不知道何人。其實趙正就是秦始皇嬴政。嬴是姓,而趙為氏名,在《史記》里,秦始皇也被稱作趙正。

既然是以秦始皇為名,那麼這本書必然與秦始皇有關係。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趙正書》記錄了秦始皇的一生,以及他的死亡和秦國滅亡的原因,其中包括秦始皇臨終前的遺言,以及李斯死前的陳詞以及子嬰的諫言等,這在其他以往文獻中從未提及,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期窘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即殺其...」

這就話的意思是,秦始皇在外出巡幸的途中突發疾病,中途折返,丞相李斯和其他大臣眼看秦始皇撐不下去了,恐怕還在咸陽的大臣們有「不臣」謀反之心,於是向秦始皇進諫,請求立隨行的公子胡亥為繼承人。秦始皇同意了李斯他們的建議,於是胡亥得以登上帝位,成為秦二世。

然而,目前有關秦始皇傳位的最權威記載《史記》,卻是截然相反的內容:秦始皇本意傳位給太子扶蘇,然而胡亥竄通李斯、趙高偷改遺書,謀奪了皇位。太子扶蘇不得不流亡,畏罪自殺。

針對秦始皇遺書,《史記》和《趙正書》出現了兩種相互矛盾的闡述,哪一種才是對的呢?

實施上關於秦朝歷史,在漢代就已經有各種不同版本的記述,司馬遷雖廣采各種資料撰寫《史記》。但面對互相左右之說,只能選擇其中之一。雖然《史記》在史學地位超凡,但其中記載也僅僅只是司馬遷甄選之後的一家獨斷。

如果說《趙正書》是謬論偽作,但為何其中的大部分內容與《史記》貼合,唯獨在遺書以及趙高之死(被秦將章邯而非子嬰所殺)相悖呢?

《趙正書》以秦始皇之之名,實際上只是起到鋪墊作用,真正講述的是胡亥不聽大臣苦諫,導致亡國的全過程。其中秦始皇遺書自然是重中之重,其記錄遺詔的前提是「昔者,秦王趙正出遊天下,環(還)至白(柏)人而病,病篤,謂然流涕長大(嘆)息,謂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謀所立。」

不難看出秦始皇並不像《史記》所說死於沙丘,而是到了「柏」這個地方,生了大病無法治癒,於是要求群臣討論繼承,這才有丞相李斯等人立胡亥的建議。

難道真是司馬遷弄錯了?

這個不好說,僅憑一本《趙正書》很難推倒《史記》的定論。《趙正書》成書雖然早於《史記》,然而直呼秦始皇為趙正,顯然不太符合「以死者為尊」的傳統,且有關秦始皇傳位胡亥之說,目前只見於《趙正書》,僅作為孤證,實在構不成強有力的證據。

司馬遷作《史記》時,得以閱讀了大量文獻書籍,同時也實地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因此,在學術權威上,《史記》顯然要超過《趙正書》,而其中相似段落,很有可能《史記》參考過《趙正書》,然而唯獨對遺書之說沒有採納,其中緣由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許等到哪天發現更多西漢竹簡,才能揭開最終的謎底答案。

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國學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博大精深的國學,只需每天看上一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歌說文 的精彩文章:

武俠小說中的華山神功《紫霞功》,其實真有這本書
佛家典故:佛祖出生開口即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TAG:酒歌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