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門公案:文喜鍋鏟打文殊

禪門公案:文喜鍋鏟打文殊

文喜是古代南方的一位禪師,少小出家,30歲開始參禪,可一直不能明心見性。在禪宗,開悟難便是智慧不夠。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智慧第一,於是文喜禪師決心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去向文殊菩薩求智慧。

一路上自然是旅途坎坷風餐露宿,文喜禪師拜了整整一年,終於拜到了五台山金剛窟。正在氣喘吁吁,見一位牽著牛的白鬍子白頭髮老爺爺立在山路當中。老爺爺聽說文喜禪師三步一拜從南方來,非常讚歎,便請他去茅蓬喝茶。

老爺爺說,和尚你了不起啊!南方的佛教怎麼樣啊?文喜禪師回答,南方的佛教馬馬虎虎,所以來求見文殊菩薩指點。文喜禪師問老爺爺,五台山的佛教怎麼樣啊?老爺爺說魚龍混雜,凡聖同居。文喜禪師又問五台山一共有多少僧眾啊?老爺爺淡淡一笑,捻著白鬍子念了一首偈子:

千峰頂上色如藍

誰問文殊誰對談

欲知清涼多少眾

前三三與後三三

偈子說「到了千峰頂的上面,就是一片蔚藍色的清澄平等去處了;是誰在問文殊,誰在跟文殊對談呢(暗指俺就是文殊呀,你我的佛性是同體呀!)?要知道這清涼山(五台山又名清涼山)有多少出家眾?告訴你吧,『前三三與後三三』。」

這首偈子可把文喜禪師給聽傻了。特別是最後一句,不僅文喜禪師傻,後世千年也沒人敢說明白「前三三與後三三」是啥意思。老爺子又問了文喜禪師幾個問題,文喜禪師如聽天書,老爺子皺眉叫:「均提,送客。」茅蓬後應聲閃出一童子,把文喜禪師請出茅蓬外。文喜禪師回頭正要道謝,茅蓬卻不見了,只見文殊菩薩騎著獅子現在半空中。

可嘆這位文喜禪師,歷經千辛萬苦來求見文殊,卻與菩薩相逢不相識,於是痛哭流涕回到南方,精進參禪,終於有一天「桶底脫落」,大徹大悟。

開悟後的文喜禪師,在一座擁有千名僧人的大叢林(大廟)做「飯頭」,也就是俗稱的伙夫。大廟飯頭是苦工,是練武功的活計,煮千人飯的鍋,又大又深,米要整袋整袋地倒進去,沒有千斤的力氣,根本攪不動那柄大鍋鏟。文喜禪師一干就是三年。

一天,文喜禪師正在做飯,文殊菩薩又化身為小小的老爺爺來伙房了,騎著匹小獅子在飯鍋沿上滴溜溜轉圈圈。文喜禪師一看是金剛窟那位老爺子,知道是文殊菩薩來了,操起大鍋鏟就打了過去,呵斥道:「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跑來這裡幹什麼?」

文殊菩薩躍在空中,笑嘻嘻念道:

苦瓜連根苦

甜瓜徹蒂甜

修行三大劫

反被老僧嫌

苦瓜和甜瓜,是參禪者的兩種境界——未悟道時,盲目崇拜,一門心思向外祈求;悟道後,見到了本具佛性,心上立本,即便三千大千世界佛菩薩都來現身,也用不著狂喜;即便三千大千世界的佛菩薩不來現身,我心亦與佛心相應。故而《金剛經》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文殊菩薩的這首偈子,前兩句是回首文喜禪師沒悟道時的煩惱,讚歎文喜禪師徹悟後的瀟洒自在。後兩句便是文殊菩薩自嘲——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三大無量劫),連釋迦牟尼佛都做過他的學生,今天倒楣了,反惹這老和尚討嫌了。

戊戌年(2018)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供燈法會共修

2018年10月27日(農曆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出家日。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戊戌年觀音菩薩出家日供燈法會共修,祈願善信合家平安、身心健康,天下無災、大地清寧,眾生皆聞佛法、開顯智慧、福德圓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覺 的精彩文章:

面對困境的十二字箴言
禪堂是所學校,歷練過的人就有可能改頭換面

TAG: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