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懲治重犯時總愛發配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很可怕么?

清朝懲治重犯時總愛發配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很可怕么?

在清朝的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當皇帝懲治罪大惡極的犯人時,通常都會將他們斬首,然後將他們的家人流放寧古塔發配給披甲人為奴。試想,皇帝那麼痛恨那個犯人,怎麼可能會讓他的家人好過?寧古塔我們知道,是苦寒之地。那披甲人又是啥人,很兇殘么?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清朝的披甲人。

大家都知道,清太祖努爾哈赤是靠13副鎧甲起兵的。之後他為了管理手下的士兵,又設立了八旗制度。八旗中,每旗都有一個旗主,以旗統兵,以旗統民。平時耕田狩獵,戰時披甲上陣。而旗丁中又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級為「旗丁」,一般都是女真族的士兵和子民。第二級為「披甲人」,通常是投降過來的士兵,因此成分比較複雜。第三級為「阿哈」,基本上都是漢人奴隸。

清朝之所以收納披甲人,主要是讓他們替清王朝去鎮守邊疆。為了防止這些降兵和降將再起貳心,清朝時常會將一些犯人和罪犯家屬發配給他們為奴。這些人平日里整天挨寒受凍,時不時還要受女真人的氣,所以脾氣哪能好得了?因此,在面對自己的奴隸時,他們便會瘋狂的折磨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和委屈。而這也同樣達到了清朝懲治犯人的目的。

據相關史料記載,清朝最早在寧古塔設置昂邦章京是在順治十年。昂邦章京意為總管,主要負責統治東北邊疆重鎮。順治時期,寧古塔轄界相當廣闊,盛京以北、以東的領地,皆歸其管轄。然而由於其自然環境惡劣,氣候異常,所以當地往往是寸草不生、五穀不長。犯人被流放到此地,十有八九是凍死、累死、被折磨而死。

寧古塔迎來第一個漢人是在順治十二年的時候。當時清朝官吏陳嘉猷,因替別人上下活動跑官,而被朝廷流放到寧古塔。他常對後來人說:「我於順治十二年被流放過來,當時尚無漢人。」之後大批人被流放則是在順治十四年。當年清朝爆出了丁酉科場舞弊案,涉及範圍之廣,人員之多前所未見。皇帝大怒,將這批人的家屬親眷統統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之後雍正、乾隆大興文字獄,株連了許多人。而這些人也統統都被流放到了寧古塔這苦寒之地,很多人因擔驚受怕在到達寧古塔之前便自殺身亡了。

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增訂版 套裝共4冊)

¥353.7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皇帝賞賜的免死金牌實則是催命符,和尚方寶劍比較哪個更厲害呢?
史上最能生的皇帝,一輩子娶500多個老婆,生867個子女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