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玉出昆岡:何謂和田玉?和田玉對歷史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玉出昆岡:何謂和田玉?和田玉對歷史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中國玉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田玉又是中國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史上,和田玉書寫下了燦爛輝煌的篇章。

西漢?和田子料玉鷹 陝西漢元帝渭陵出土

何謂和田玉?

現今,國家標準中的「和田玉」已不帶有任何地域性質,泛指一切透閃石玉——不管來自任何地方的透閃石玉料,都可稱「和田玉」。而依文物考古界的慣例,「和田玉」則是特指新疆和田地區所產之玉。顯然,前者概念上過於寬泛,而後者更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

清乾隆?和田子料采玉圖山子 高一一·四厘米?寬一四·九厘米?厚八·五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和田子料采玉圖山子 背面(刻乾隆辛巳春御制詩)

遠自西域的和田玉,自西漢中期大規模進入中原玉作市場,並最終佔據主導地位。在此之後的歷朝歷代,在玉器製作行業中首居主導的和田玉成為中華玉文化發展中最重要的原料保障,使得中華數千年之崇玉傳統代代承續綿延。

西漢?和田子料玉辟邪 陝西漢元帝渭陵出土

另一方面,傳統漢文化對玉的尊崇、製作與使用,又反過來促進西域甚至中亞西部地區玉雕工藝的出現和發展。西域和田玉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原,恰似一條以和平友好為旋律的紐帶,不僅將遠隔萬里的兩地聯繫了起來,亦將迥然不同的兩種文化聯繫了起來。

漢?帶皮和田子料玉琀蟬(正、背)長五·五厘米?寬二·九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兩代之所以能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之巔峰時期,西域和田玉功不可沒。

戰國?和田子料玉佩飾 高四·八厘米?寬二·二厘米?厚一·一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和田玉的東進,為明代玉器兩百多年的發展和興盛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充足的玉材令琢玉規模較之前更為擴大,品類繁盛。宮廷玉器端莊典雅,民間玉器清新靈巧,各具特色。及至清代,西域和田玉平穩而大量的東輸,使得宮廷製造的玉器數量逐年遞進,高潮迭起,精品豐呈。

清?白玉嵌寶石麥穗小鳥紋如意?長三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白玉嵌寶石麥穗小鳥紋如意(局部)?長三三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和田美玉,之於中華傳統文化,之於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之於宮廷藝術,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9月刊《封面故事——玉出昆岡:和田玉的故事》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成化為何要以「天」字為瓷器款識?成化「天」字款又想表達什麼?
「趣談歷史」司馬遷的《史記》重見天日,女兒和外孫功不可沒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