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科大紀念建校40周年 並喜獲「星」禮

國科大紀念建校40周年 並喜獲「星」禮

10月14日,雁棲湖畔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懷柔校區人潮湧動,隨處可見鮮紅的校園紀念衫與絢爛的秋葉相映。著紅衫的除了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也有很多白髮笑顏的老校友。

這一天,國科大迎來了建校40周年校慶日,並將「致大盡微、家國天下」定為今年校慶的主題。

「國科大誕生在『科學的春天』里,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浪潮里。」在校慶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這樣表示。

科教融合40年交出的成績單

1978年,為改變「文革」後科技人才嚴重斷層、後繼乏人的局面,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創辦了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即國科大的前身。

當年10月14日,首屆研究生開學典禮在北京舉行,883名1978級研究生參加了典禮,新中國第一批理學博士代表馬中騏便是其中之一。回憶往事,馬中騏覺得當年報名、初試、複試、錄取、開學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當時沒有校舍,就在北京林學院的校舍上課。雖校舍簡陋,卻群賢畢至,大多數課程都是由科學院的頂尖專家教授講課。那時候的我們,生活簡樸,學習緊張,互相幫助,碩果累累。」

2000年12月,為滿足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以及知識創新工程對高層次創新科技人才的需求,中科院整合全院科技和教育資源,在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基礎上,更名組建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實行「三統一四結合」的辦學方針(即「統一招生、統一教育管理、統一學位授予」,「院所結合的領導體制、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培養體系」)。

2012年6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確立了「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的辦學理念,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成為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白春禮介紹道:「建校40年來,國科大秉承『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從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出發,不斷探索、豐富、深化科教融合的組織模式和體制機制,與中科院院屬研究機構緊密融合,大規模成建制地培養科技後備力量,形成了一種可以借鑒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正在探索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如今,國科大有在校研究生4.9萬餘名、本科生1500餘名,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並交上一份科教融合40年的辦學成績單:

一方面,依託中科院的科學研究平台和國際合作交流網路,國科大建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及國際領先的優勢學科,成為國家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位列高校第三。在2018年9月公布的ESI數據中,國科大名列國際第97位,是國內進入全球百強的兩所大學之一。

另一方面,國科大已累計授予160615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77956名;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40年來,國科大所培養的學生有108名當選為兩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有25%是國科大的畢業生。

學術大師成就一所大學

在這些耀眼的成績背後,是國科大3000名專任教師和1萬餘名研究生導師的付出。正如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所說,「成就一所大學的,從來不是高樓明舍、錦屋華堂,而是那些潛心治學、執教育人的學術大師。」

40年來,一代代科學家走上講台。

建校初期,學校甚至沒有固定的校園和像樣的校舍,師生們曾在中關村的臨建食堂「風餐」,也曾在玉泉路的平板房裡上課。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華羅庚等科學大師,還有李政道、吳健雄等知名華人學者,都曾在簡陋的平板房教室里為同學們講課。

曾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黃土之父」劉東生院士,從建校開始,堅持授課近30年,89歲高齡仍在三尺講台上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率領同事們創建了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英語培訓班,為人才培養嘔心瀝血。

據李樹深介紹,目前,在國科大3000名授課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53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60多人;1萬餘名研究生導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導師6000餘名。這支隊伍可謂「星光閃耀」。

「星」禮物伴國科大前行

此次紀念大會上,國科大還收到了一份來自太空的珍貴禮物——在宇宙的群星中,會有一顆星和國科大結緣,它就是「國科大星」。

這顆星是國際永久編號第189018號小行星,由中科院國家天文台於1998年10月14日發現。國科大建校40周年紀念日,恰好就是這顆小行星被發現20周年的紀念日。

此外,國際永久編號「189018」的末3位數字為「018」、首2位數字「18」,均代表「2018年」這個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既是國科大建校40周年,又是國科大首批本科生畢業的年份。

紀念大會現場,國家天文台黨委書記、副台長趙剛宣讀了「國科大星」命名公報。白春禮向李樹深頒授「國科大星」命名證書及「國科大星」運行軌道圖,而後李樹深將證書和軌道圖傳遞給了年輕一代的學子,以寓意科學探索和科學精神的傳承與接力。

會場2000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從這一天起,就有一顆「國科大星」在宇宙中遨遊,並注視著國科大及其師生在「致大盡微,家國天下」的路上努力前行。

來源:《中國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譚鐵牛:人工智慧發展需要理性務實
新型二維原子晶體硒化銅的製備及其拓撲物性研究獲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