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五位銀行資管大佬談銀行理財 著力布局多元化資管業務

五位銀行資管大佬談銀行理財 著力布局多元化資管業務

2018年是資管發生劇變的一年,從年初資管新規下發,到9月份銀行理財新規落地,整個資管行業面臨重大的變化。從市場來看,內外部市場環境,包括債市、權益市場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此過程中,銀行理財更是在按照監管的導向進行轉型發展。

10月13日召開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來自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和華夏銀行的資管大佬,從銀行理財轉型的機遇和挑戰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和分享。

過渡期的巨大挑戰

談及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過渡期,五位資管大佬紛紛表示,銀行理財轉型的過渡期雖然比徵求意見時長了一些,但銀行內部判斷還是不夠。老產品如何轉型,凈值化產品如何替代預期收益型產品、資產標準化、收益的巨幅下降和風險事件的頻發等等問題,都是銀行面臨的巨大挑戰。

資管新規的一個中心是打破剛兌。而對於銀行來說,「真正打破的時候,肯定面臨客戶關係的考驗。」建設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劉興華說道。

而資管新規產品凈值化的要求,在以前資金池預期收益型的產品佔據主要地位的情況下,產品轉型的過程中存在著投資者教育的難題。存量業務的處置和新產品的開發是關注的重點。郵儲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步艷紅介紹道,從4月27日新規正式頒布以後,改行停止發售新的預期收益型產品,截至9月30日產品規模已下降了將近800億、10%的水平。平安銀行金融市場總監王偉認為,無論是老產品還是新產品,都要跟著市場的價格來走,按照資產實際的回報來計算價格,回饋給投資者。同時,王偉呼籲同業要按照市場價格的形勢降低價格,呼籲監管部門多批准一些新產品來補充銀行理財的血液。

中信銀行資管中心副總裁羅金輝指出,當20萬億老產品在2020年底壓縮為零,而凈值型新產品無法達到估值預期,意味著投資的巨大壓縮,實體經濟獲得的融資的巨大壓縮。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融資方、投資方、監管方都要面臨挑戰。

理財子公司帶來的機遇

劉興華認為,未來理財子公司規則出台後,允許股票用理財基金做間接投資,對股票市場應當是有利的。王偉表示,平安銀行理財業務還將致力於低波動率、穩定收益的產品;而權益類的產品主要還是藉助於外部有成熟經驗的公募基金來合作,平安銀行自身不會去大量投資。步艷紅則指出,各家銀行都要再重新創設產品,重新差異化對接客戶,短期內不會匹配很多理財資金進入股市。

理財細則里銀行理財的起點已經從5萬調到了1萬,後續監管層給市場也釋放了信號,理財子公司成立後,理財認購起點或會進一步下調到和其他資管機構一樣的水平。據統計,理財產品通過銀行渠道到投資人的市場佔有率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理財認購起點的變動利於銀行擴大銷售範圍,獲取更多客群。

銀行資管新動態

銀行資管產生於銀行母體內部,銀行在發展資管業務的時候並沒有做太多的投入。「一個銀行的資產管理部,可以管理數千億上萬億的資產,但資管部的人數卻沒多少。」中信銀行資管中心副總裁羅金輝指出,「這就是傳統模式的好處,但是現在不可能再這樣做了。」剛剛由平安信託轉簽到平安銀行的1200名員工,正是去做系統、做產品的,為私人銀行的高凈值客戶做財富管理。

資管新規落地後,更多的銀行和從業者在考慮投資團隊、投資流程和投資邏輯是否適當,仍然按照銀行的經營模式是否可以維繫。尤其是在當前銀行資管中間業務營業利潤下降的情況下,銀行母體或者集團對於資管業務的認可度和資源投入的邊際在哪裡,給資管人帶來巨大壓力和考驗。

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李岷認為,除了資源的投入,金融科技也是重要的一環,信息不對稱和信息爆髮式增長過程中所有的估值、風險問題通過科技系統來解決,是未來比較大的挑戰。

劉興華則透露,建設銀行考慮將資管、金融市場和投行三類大業務並稱為交易銀行業務的第三條線著重發展。

商業銀行資管子公司可以實現風險隔離,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截至目前,已有16家上市銀行通過董事會決議,擬設立全資的資管子公司。尚未公告披露資管子公司設立計劃的銀行包括四大行、郵儲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上海銀行、包商銀行、廣州農商行。

平安銀行王偉認為,理財子公司可吸取多方面資金來補充資本、引入多方股東,銀行僅作為主要控股。羅金輝則指出,一家銀行搞資管子公司,很難切斷這家資管公司和銀行之間的信用連接,不利於打破剛兌;銀行的傳統體制和資管業務在決策流程包括人才機制不利於資產子公司走向市場化。羅金輝建議,未來的理財子公司可以是混合所有制的,就像基金公司,可以做各家銀行渠道的產品,打破封閉體系。

此外,羅金輝還指出,理財子公司註冊資金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情況值得警惕,「作為資產管理公司,要打破剛兌,那麼大資本金沒有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遊客回述瑞典警察暴力對待事件過程 回應「碰瓷」質疑
NBA中國賽76人逆轉獨行俠隊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