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作者:Niggham

夫現代化戰爭,三分作訓,七分後勤。此番就聊聊朝戰中志願軍的後勤工作。

老套路遇到新問題

要說物資籌措,以全東北乃至全國之力,養活一個十三兵團,根本不是問題。個把月的功夫,鴨綠江邊就囤積了如山的糧秣物資。但問題不在於籌措,而在於輸送。鴨綠江邊就算從蒸羊羔蒸熊掌,一直擺到板鴨筒子雞,前線的戰士也還是吃不到嘴裡。

此前我軍的後勤補給,都是依託根據地,動員人民群眾出力。組織鏈條轉啊轉,天大的事情也不難辦。比如遼瀋決戰,廖耀湘竄到彰武,斷了大鄭鐵路。結果高大大根本不在乎,啥鐵路不鐵路的,小車推肩膀扛,照樣把范主任安排得明明白白。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小推車推出的全國解放


這種後勤套路的問題,在於專業化程度太低,主場龍客場蟲。

解放戰爭中,前期內線作戰,後期席捲包舉(有的是識時務的村霸帶路)都沒問題,可中間外線作戰的階段就完了。你看華野分兵出擊,中野千里躍進,少了地方組織的支撐,都是慘不忍睹

到了朝鮮,一次戰役是遭遇戰(原計劃固守待變的,不想對頭來得太快,兩軍迎頭相撞),大軍火線入朝,一片混亂。路上車堵馬叫人嚷嚷的,連野戰部隊都擠不過去,後勤這塊更是根本排不上隊。

西線,335團眼看後勤這塊不靠譜,在熙川人窮志短地眯了幾車米國罐頭,才算沒在飛虎山給餓死。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朝戰美軍

東線,後勤隊直接來了個人妻外賣送,進了人家陣地。也就是李偽軍的戰力渣點,前線彈盡糧絕之下,愣是靠扔石頭頂住了。這會要是來了米軍陸戰隊,哪還有後來的黃草嶺阻擊戰。

咬牙硬挺拓局面

從二次戰役開始,就是正經的謀定而動了。炒麵煮肉的文宣貨就不多講了。志願軍後勤開張,「張明遠們」(東北局戰勤的兩個主要負責人同名,也是一景)主要還得辦三件大事,一是「鋪兵站」,二是「借白條」,三是「打飛機」。

「鋪兵站」,就是建起穩定的後勤線路,這個兵站裝車,下個兵站卸貨,運輸者只管自己包乾的這段,輕車熟路來回走。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火線上的志願軍運輸員

到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在幾十天內,就組建了四個後勤分部,超過六萬人的專門後勤隊伍,搭起了三條初具補給能力的後勤線。東北局所屬的一、二、三分部,用民工將物資從國內一路送到北鎮、武坪里、長津三個臨近一線的集散地。志願軍自己的第四分部,再由各部隊自取散發。

但以當時志願軍的運力,單靠從千里之外的東北輸血,根本運不過來。所以就要有第二招「借白條」。

朝鮮同志經營了五年,軍事上雖已基本崩潰,地方上的組織鏈條卻依然完備堅韌。於是我軍便依靠勞動檔的地方組織,動員老百姓,拿出過冬的土豆來。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總司令您放心,土豆管飽

具體操作是,志司與勞動黨高層先勾兌好,然後各軍按照駐地與朝鮮地方結對子,咱們提出需求,人家借糧。入朝初期青黃不接的日子裡,這種靠白條換來的土豆,其實遠多於國內運到的炒麵,是我軍最首要的糧食來源。

除了鋪兵站和借白條外,還要「打飛機」。帝國主義的空軍實在太猛,志願軍入朝後便面臨著最嚴重的空中威脅。

西線,38軍軍部的車被敵機嚇翻了,小半個司令部都掛了彩,作戰處長重傷不治,晦氣透了。東線,27軍好容易弄來十多輛卡車,結果一個禮拜就被炸得只剩兩輛,目瞪狗呆。

千呼萬喚「史」出來,老大哥總算扭扭捏捏地出了手。米格四齣,教對頭做人,還了我軍「半片藍天」。因為老大哥膽小,只敢覆蓋朝鮮北部,南部前線還是照樣挨炸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蘇聯派出的米格-15戰鬥機,塗裝朝鮮空軍標誌



就這條件,志願軍硬是轉戰千里,從鴨綠江一路打過漢江。勢如破竹的背後,便是不堪重負的後勤終於一步步崩盤。比如整個第三次戰役後期,我40軍竟然沒能從後方得到任何補給,全靠繳獲和借糧度日。

向現代化後勤過渡

從51年1月底聯軍反攻,到4月底我軍發起宏大的第五次戰役,這小一百天的苦難時光,我們稱之為「第四次戰役」。第四次戰役,常被稱為用空(人)間(命)換時間。換來時間幹嘛用?後勤上還是辦三件事,一是「搭班子」,二是「連串子」,三是最重要的「換洋貨」。

首先要「搭班子」,理順組織關係。戰場上形勢嚴峻,本著一切為打贏的原則,志願軍軍在後勤上,由前方整合了後方。副司令洪(學智)麻子牽頭組建了專門的後勤司令部,和國內的高(崗)麻子對接,麻子對麻子,專門張羅糧袋子和彈夾子。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洪學智

洪司令一上任,便把原來的四個後勤分區給「連串子」。如前所述,原先搭起的後勤線,是三條縱向的兵站線,之後便由前線部隊自行分散領取物資。

洪司令則打破了前方後方的界限,將兵站進一步前移,直接與前線部隊打通。同時投入人力物力,進一步將三條縱向後勤線從橫向打通,化線為網,提高效率與應急能力。

當然,無論搭班子還是連串子,都只是提高「係數」。真正增加「基數」的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換洋貨」。

我軍將士浴血奮戰,終於打動了「菲利波夫同志和他的朋友們」(電報中莫斯科的代號),老大哥的洋貨源源開來。一時間鴨綠江兩岸,洪司令和高書記加班加點,為我軍正在朝鮮和準備入朝的部隊換裝了蘇式的制式裝備。

裝備上的「正規化」,帶來一線戰力的質變不提,在後勤層面同樣是天大的福音。過去志願軍用「萬國造」,對後勤補給來說完全是災難。必須準備幾十種不同口徑型號的彈藥,供使用不同裝備的部隊使用。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來之不易的蘇聯裝備

換了制式裝備就好了,都是一種型號的彈藥,統一配給,做夢都要笑醒了。至於養活坦克大炮的新壓力,屬於「幸福的煩惱」,不在話下。

此外,老大哥送來的寶貝里,還有後勤最需要的「技術裝備」。一是卡車。連志願軍帶東北局,入朝的卡車總共一千三百多輛,此時已被摧毀過半。全靠老大哥的幾千輛卡車,為志願軍的後勤「血管」注入新的「紅細胞」。

二是高射炮。這項樸實無華的武器,雖然很難直接痛擊肆虐的美機,但可以有效地干擾其攻擊的準頭,使我軍的後勤運輸效率實現了質的突破。而且,高炮是直接供給的我軍的,自己隨便使喚,實戰中也比那講俄語的空軍靠譜多了。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這款陸空咸宜的蘇式高炮,深受志願軍喜愛



沖不垮,打不斷,炸不爛

五次戰役後,朝戰進入了徒增傷亡的拉鋸階段。

此時一方面,我軍在前線聚集重兵,且都是換裝後的重裝部隊,後勤需求空前巨大。另一方面,聯軍轉變戰法,企圖通過對我後勤線的空中絞殺獲得優勢。再加上老天搗亂,朝鮮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一片汪洋澤海。志願軍後勤遂迎來了更加艱巨的挑戰。

保持隊形,志願軍後勤還是三件大事,一是「修道路」,二是「存坑道」,三是「搞副業」。頭等大事是「修道路」。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志願軍

聯軍的空中絞殺,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烈度最高的密集空襲。再加上大洪水一衝,我軍後勤幾乎限於絕境。一時之間,前線部隊飢一頓飽一頓,二線預備隊只能喝稀飯,後方機關里徹底挖野菜喝西北風,慘不忍睹。

為此,我軍大力加強防空,老大哥不含糊,調來了精銳的「近衛」空跟美軍「軍刀」死磕。王海張積慧們也奮勇爭先,跟著老大哥上陣殺敵。地上高射炮管飽不說,還開發出了原始而有效的「人肉烽火台」,隔幾百米布一個肉眼觀察哨,看見敵機就鳴槍示警,層層傳遞,效果還不錯。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美國軍刀戰鬥機

另一方面還要搶修被破壞的道路,火速調三師鐵道兵入朝的同時,還利用老大哥給的裝備,突擊組建新的工程部隊。不管你是開山的,架橋的,還是種田的,起義的,都統統入朝搶修道路去。苦戰實戰加巧戰,起碼沒有全癱瘓。

後方修路的同時,前方還要「存坑道」。拉鋸階段,我軍在前線建設了大規模的坑道工事,有效抵消了聯軍的火力優勢。但一到戰時,一線常常變成火海中的孤島,得不到及時的後勤補給,陷入絕境。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上甘嶺犧牲了幾百運輸員,愣是沒法給坑道里送去一個蘋果。後來我軍吸取經驗,採取前重後輕的辦法,在一線坑道中往往存足一個月的儲量,氣死帝國主義。


志願軍如果後勤保障充足,朝鮮戰爭就能打敗美帝嗎?

黃繼光的本職工作,是後勤通訊員



此外,入朝的主力部隊們也得奉命「搞副業」。洪麻子是個過日子的仔細人,先是下紅頭號召大家自己挖野菜當副食。後來還嫌不過癮,下令除了一線部隊外,二線和後方一律不務正業,積極種菜養豬。後勤司令部更是率先垂範,連豆腐房都開張了,畫美不看。

篇幅有限長話短說。就這樣,志願軍終於渡過了後勤的難關,過上了保障有力的幸福生活。我軍也由此實現了後勤工作的質變,邁出了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步。你看53年春節,志願軍幾十萬人,人人都有餃子吃,多好多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里有多少黑幫成員,多得超出你想像,孫中山就是洪門子弟
二戰日本規模最大的自殺衝鋒有多瘋狂?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