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動畫劇集《海爾兄弟宇宙大冒險》都播出泰半,上微博熱搜的次數卻屈指可數,熱搜標籤包括#海爾兄弟穿衣服#、#海爾兄弟妹妹#、#海爾兄弟
雷歐舞#等,微博上的評論也以吐槽為主。劇集在電視台及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芒果TV等網路平台播出,收視率和觀看人次數據都表現平平。即使新版海爾兄弟的觀眾,以不能獨自在社交網路上發表意見的「沉默」的低齡兒童為大多數,這部共有54集的動畫劇,還是與2016年的《新葫蘆兄弟》一樣「撲街」了。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新版海爾兄弟沒有像《新葫蘆兄弟》一樣,喊出要做5季共260集的豪言壯語,至少可以少被打幾次臉。

新版海爾兄弟的製作方對全新的人物形象設計可能引起的爭議早有預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海爾兄弟動畫公關負責人稱,考慮到新動畫以太空科幻為背景,因此讓兄弟倆穿上了太空服,並聲稱在動畫製作前,曾帶著五個不同版本的造型,前往多個城市的小學、幼兒園進行調研,目前的造型是「小朋友們投票最多的一版」。這樣的解釋即使有調研證據作為支撐,也並不那麼能站得住腳。畢竟,在藝術審美這件事上,不是總可以依賴集體智慧和觀眾投票的。李宗盛關於音樂創作的「豬食論」,言辭固然激烈,用到其他文化藝術領域,也有可取之處。國產動畫近年來重拍的不少,「辣眼睛」的居多,究竟是審美的扭曲還是經費的淪喪?做一次小的考察,對於問診國產動畫的弊病,想來總還是有所助益的吧。

首先需要幫助觀眾明確的一個認知是,成功的動畫形象,往往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多輪的試錯和調整,才漸趨成熟。對於長篇連載漫畫和動畫劇集,無論是藝術家獨自完成,還是以團隊形式出品,由於畫風的改進,或者畫師的更換,角色的前後期形象發生變化,都是常有的事。下面舉到的兩個在東西方取得巨大成功的卡通形象,如今為公眾所熟知的面目,便與早期版本差異頗大。

對迪士尼發家史略有所知的讀者,應該對1928年上映的動畫短片《汽船威利號》不陌生。正是通過這部動畫短片,米老鼠廣為人知。而在這部作品裡,米老鼠的形象是這樣的: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汽船威利號》里的米老鼠

黑色的小眼睛,鼓鼓的腮幫子,「鼠相」的狹長臉型,麻稈一樣纖細的雙腿——米老鼠的形象設計,可以說相當忠實於作為創作靈感來源的現實中老鼠,因此也未將卡通角色可愛的潛質充分開發。迪士尼公司顯然意識到卡通形象可愛感的重要性,對米老鼠形象多番調整,走出了一條清晰的「萌」化路徑,包括放大眼睛(調整眼白和瞳仁比例)在面部的佔比、調整臉型至更圓潤、加粗胳膊和腿、減小頭身比、豐富服裝和配飾,等等。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從左至右依次為1928、1935、1940、1941、1947、1953年的米老鼠形象。資料出處:迪士尼

另一個知名卡通形象哆啦A夢,經歷了類似的造型演變過程。下圖是1970年第一集漫畫里登場的哆啦A夢: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哆啦A夢最初形象設計

這形象,以現代眼光來看,相當一言難盡,甚至丑得有些變形:高高大大,肥碩呆板,倒符合保姆型機器人的定位。之後的哆啦A夢,走上了漫長的「微整形」歷程。「美顏」策略與米老鼠大同小異:放大眼睛(調整眼白和瞳仁比例)在面部的佔比、調整臉型至更圓潤、調整身形比例至與大雄相仿、減小頭身比、等等。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從左上至右下,依次為哆啦A夢在1973年、1979年、80年代、90年代、2002年、2005年的動畫劇集里出現的形象,據網路資料整理

進化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對於幼童有產生憐愛的本能反應,這種本能反應可以被「移情」到動物(喵星人、汪星人等等)以及卡通形象上。米老鼠與哆啦A夢形象的變遷,可以被視作畫家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對這種本能反應的利用或者迎合。在國產動畫電影重拍的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卡通形象的類似調整策略。

下圖左為1984年版《黑貓警長》,右為2015年電影《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對比可見,新版黑貓警長,儘管不及老版威嚴,但親切感增加,眼睛更大更水汪汪,頭型也更圓潤飽滿,上衣縮短下擺,扎在褲內,更顯腿部頎長。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84年版《黑貓警長》(左),2015年《黑貓警長之翡翠之星》(右)

類似的調整,也出現在大頭兒子一家身上,儘管相對不那麼明顯。在1995年的劇集版里,大頭兒子的大頭,小頭爸爸的小頭,已經是劇情人物形象設計上的突出特點。在2018年的電影版里,這樣的形象設計仍然得到了保留。但對比可以發見,大頭兒子的頭顱弧線更流暢,所有人物的脖頸都更自然,此外,大頭兒子與圍裙媽媽的眼睛都增畫或調整了眼睫毛,放大角色眼部的天真感。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95年版《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左),2018年《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右)

國慶檔期上映的《阿凡提之奇緣歷險》,角色形象的變遷,亦是如此。老版《阿凡提》里,阿凡提明顯清癯消瘦,山羊鬍更長,也更往上翹,是阿凡提「大叔」;《奇緣歷險》將臉型由長臉改為橢圓臉,增加下頜弧度,縮短鬍鬚長度,變成阿凡提「大哥」。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80年代劇集《阿凡提》(左),2018年《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右)

2016年的劇集《新葫蘆兄弟》,角色設計遵循的是同樣的策略。1986年版的葫蘆兄弟,造型上太正氣凜然,是金剛怒目的鬥士;2016年版的葫蘆兄弟,眉型調整後,弱化了臉相上的凶煞之氣,眼部線條也做更柔和的處理,眼神不再凌厲,更有兒童的稚氣和好奇神色。造型設計遭來非議,既是因為對舊作形象進行了急轉彎式的調整,老觀眾一時難以接受,也是因為在細節處如角色服裝花紋等上的處理,偷工減料,顯得不夠講究。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86年版《葫蘆兄弟》(左),2016年版《葫蘆兄弟》(右)

放棄掉「萌」化策略的續集動畫作品,大概只有《藍皮鼠和大臉貓》系列。1994年版里,大臉貓是標準的大圓臉,眼睛也是滴溜溜的橢圓形;到了2000年版里,大臉貓的頭型變成了方形抱枕,眼睛也變成了不規則扇形,角色不僅不再可愛,甚至顯得有些痴呆和笨拙,難怪相當部分的觀眾,只記得1994年版,而對2000年版缺乏印象。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94年版《藍皮鼠和大臉貓》(左),2000年版《藍皮鼠和大臉貓》(右)

綜上,國產動畫重拍時的形象調整,大體均以「萌」化作為出發點。但為什麼成年觀眾會覺得這些童年回憶都變「丑」了呢?原因既在於回憶濾鏡,也在於重拍版動畫普遍採用CG技術以及3D制式,與早年動畫製作技術截然不同。新技術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對新視覺效果的接受,同樣存在適應的過程。而國產動畫製作公司在經費上的捉襟見肘,以及在技術應用上的經驗不足,加劇了觀眾的「不適應」。

下圖是2014年的3D動畫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的劇照。觀眾不難發現,由於電影使用3D建模技術而非2D手繪/電腦製圖,不可避免地,在造型細節上,需要考慮到立體效果的真實性。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2014年電影《哆啦A夢:伴我同行》劇照

2D畫風下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可以不顧生物身體的構造;3D建模下,就必須讓角色的表情、動作,真實可信。對卡通角色而言,3D人物比3D動物,要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更是難上加難。

2011年的3D動畫電影《丁丁歷險記》,證明即使對於斯皮爾伯格這樣擁有雄厚資金與技術撐腰的大導演,人物形象的3D化,成片效果也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2011年版《丁丁歷險記》劇照

2D版本的丁丁,永遠以側臉示人,方便展現其上翹的「飛機頭」髮型;3D版本的丁丁,正臉面向觀眾時,「飛機頭」髮型變成了「M」型的美人尖,不再有辨識度。2D版本的丁丁,眉毛與眼睛之間的距離頗大,顯然不符合人體學比例。3D版本將眉毛下移,為了避免額頭的一覽無遺,以及調低髮際線,不得以在造型上添加抬頭紋,又讓人物顯得太老氣沉沉。至於2D版本里俏皮的蒜頭鼻,在3D版本里也只能寫實化。

國產動畫電影在資金和技術上遠遠達不到好萊塢大製作的水準,成片效果自然降低若干個檔次。但同樣的規律仍然成立:動物比人物好製作,有毛髮的比沒有毛髮的好製作。2018年的動畫電影《熊出沒·幻空間》,熊大、熊二身上的毛髮可以做得相當有質感,但照著《破產姐妹》里的卡羅琳來設計的女記者角色,形象就仍然是美瞳大眼睛加錐子尖下巴,跟地攤上販賣的盜版芭比娃娃一樣硅膠感強烈。未必是電影製作公司不努力,實在是「臣妾做不到」。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2018年《熊出沒·奇幻空間》劇照

隨著動畫電影受眾類型的細分,一些經典重拍的動畫作品,不再強調畫面的藝術性,而專心於服務兒童觀眾。在角色形象「萌」化的同時,劇情也減低難度,減少成人因素。例如,類似於下面的劇情與畫面場景,從新版《葫蘆兄弟》里徹底消失: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1986年版《葫蘆兄弟》劇照

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里的圍裙媽媽,《海爾兄弟》里的半裸男孩,形象也相應有所調整: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圍裙媽媽的形象調整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海爾兄弟的形象調整

至於像《邋遢大王奇遇記》、《魔方大廈》這樣容易給幼小心靈留下陰影的動畫作品,即使是不少成人觀眾的童年回憶,如果給家長們一次再選擇的機會,想必也是不會讓自己還在讀幼兒園或者低年級小學的孩子觀看的吧。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邋遢大王奇遇記》(左),《魔方大廈》(右)

總結一下,國產動畫形象的流變,是隨著動畫市場的細分,為了照顧到兒童觀眾的欣賞習慣,而進行的「萌」化改造。這樣的改造,大體遵循的仍是國際通行的造型調整策略。成年觀眾對部分國民IP動畫角色新形象的非議,有的時候是因為審美習慣與兒童觀眾的差異,有的時候是因為懷舊濾鏡造成的先入為主,有的時候是因為對劇情的低幼化不滿,連帶著遷怒於動畫角色的形象設計,不可一概而論。而因為現行動畫作品多放棄了手繪、木偶定格、剪紙定格等傳統拍攝和製作技法,廣泛採用CG技術和3D技術,在技術不過關、資金不充沛、人才稀缺、製作周期匆忙等諸多因素的掣肘下,國產動畫作品的畫面效果,觀眾即使可以給予同情的理解,也還是有權力不給「好評」的了。

當然,還有大量的國產動畫作品,就是沖著騙國家的政策補貼以及家長錢包里的鈔票而小作坊式批量生產的,例如像下面這部「名聲在外」的《汽車人總動員》。

「萌」化還是「丑」化:國產動畫形象流變小考

《汽車人總動員》劇照

對於這樣的動畫作品,本文前面的所有討論統統不算數。就是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案:律師要求對嫌犯心理測試 審判或推遲
半小時充電50%的iPhone XS Max為何充滿要兩小時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