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早下嫁漢人的清朝公主,漫長人生充滿凄苦,鹿鼎記中有同名角色

最早下嫁漢人的清朝公主,漫長人生充滿凄苦,鹿鼎記中有同名角色

如果要問金庸筆下最受男讀者歡迎的小說是什麼,恐怕莫過於《鹿鼎記》。在這部書里,男主角一人坐擁七大嬌妻,可謂是實現了多少男人的夢想。尤其是後來翻拍成電視劇後,更是讓不少男性觀眾羨慕不已。無論是小說或是電視劇,大家對「建寧公主」這一角色應該都不陌生,作為清朝公主,她既俏皮可愛又潑辣野蠻,令人記憶深刻。事實上,這個人並非純屬虛構,歷史上確有此人。

清代公主劇照

歷史上對於建寧公主的記載十分有限,與《鹿鼎記》中劇情不同的是,建寧公主並不是康熙皇帝的妹妹,反而是他的姑姑。作為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父親的疼愛,就在三歲時失去了父皇。好在孝端皇后和孝庄皇后對她都非常疼愛,建寧公主才得以享受了人生中無數不多的快樂時光。最開始的封號並不是建寧公主,而是和碩公主,是在她嫁給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為妻之後,才改成了和碩建寧公主。

孝庄皇太后畫像(局部)

很多朋友都知道,滿清統治者一向排漢,而吳三桂作為漢族藩王,自然一直都被清廷所警惕。再加上此時吳三桂手握重兵,主少國疑之下假如發生什麼大事,清朝的根基很容易被其動搖,於是順治皇帝便選擇將十三歲的建寧公主嫁給吳應熊,借這樁政治聯姻來暫時穩住吳三桂,而建寧公主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下嫁漢人的滿清公主。需要指出的是,「建寧公主」最初沒有封號,僅是和碩公主,在嫁給平西王世子吳應熊之後才將封號定為「和碩建寧公主」,後來又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

儘管史料沒有具體記載建寧公主和吳應熊的婚姻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大致推測——作為政治婚姻的主角之一,又是清廷安插在吳家的「人質」,吳應熊自然不敢虧待建寧公主。而建寧公主也深知自己的使命,和丈夫吳應熊相敬如賓。事實上,這樁聯姻也沒讓清廷失望,從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開始,維持了二十餘年的安定。

順治皇帝劇照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書,希望聖上批准他告老還鄉,並提出由兒子承襲藩王之位並繼續鎮守廣東。然而康熙皇帝卻以藩王不可世襲為由,拒絕了尚可喜的請求。兩個月吳三桂主動向朝廷上書,請求撤藩,言辭極為懇切。康熙皇帝心裡自然明白吳三桂的真實想法,這不過是在測試朝廷對他的態度,若是准許撤藩,那麼吳三桂將來極有可能造反,但若是不准許,這些藩王就難以去除,會影響自己的統治穩定。萬般無奈之下,康熙皇帝還是答應了吳三桂的撤藩請求。

康熙皇帝劇照

另一方面,建寧公主自從嫁到吳家以後,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公公吳三桂的一舉一動。當她看到吳三桂主動請求撤藩時,天真的她以為看到了和平希望。然而事實卻並不如她所想的那樣,這一年十二月,吳三桂造反了。從那以後,建寧公主不幸的人生就此開始。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四月十三日,康熙皇帝下令將吳應熊及子世霖處絞,其餘幼子和公主都被幽禁宮中。七年以後,在雲南徹底平定後,康熙皇帝將公主所生的 「(吳三桂)二幼孫縊殺,諸庶孫斬首棄市」。

清代公主府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十二月,建寧公主薨逝,享年六十三歲。作為清朝壽命最長的公主之一,漫長人生給她帶來的只有無盡痛苦。然後更令人同情的是,在她死後,清廷只發布了一篇不冷不熱的官方祭文,隨後安葬於今北京市朝陽區管庄鄉草房村的陵寢,祭祀事宜由恭親王常寧之子海善貝勒代行。抗戰期間,建寧公主地宮被周邊鄉民盜掘,只剩下一個骨灰罐,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觀其一生,對政治而言,建寧公主不過是一枚棋子,然而政治對她而言,卻是毀了她一生幸福的夢魘。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世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黃金有數百萬斤之多,為何卻消失得乾乾淨淨?其一與宗教有關
此人堪稱唐朝最窩囊皇帝,一生因女人而起伏,還因一事被後世恥笑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