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開幕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的首度書法個展《筆墨生活——莫言墨跡展》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時間博物館開幕。展覽以筆記、詩詞、對聯等近百幅書法作品展示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書寫實踐。策展人由台灣著名作家張大春擔任,所謂「筆墨生活」,即是那些並非書法專業的人,猶如孩子一般地與筆墨相友,與紙硯相親,與古典為師,而成就我們的日常。

莫言,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評獎委員會盛讚他的小說,「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同時,他也是一位勇於探索各種藝術形式的「跨界」藝術家,從話劇、戲曲、影視劇本創作、詩詞到中國書法多有涉獵。莫言自幼對書法興趣甚濃,近些年更是醉心於筆墨之趣。他在展覽前言中稱,從不敢把自己的字稱為書法,充其量就是用毛筆寫的字而已,但為什麼還要寫呢?因為寫字如嗜煙酒,一旦成癮,實難戒除,用毛筆寫字是為了向老祖宗和書法家致敬。

展覽策展人由同樣熱愛筆墨書寫的台灣著名作家張大春先生擔任。張大春,好故事、會說書、擅書法、愛賦詩。被譽為當代華文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多年來隨姑父歐陽中石研習書法。張大春認為,莫言的字——尤其是刻意用左手書寫的墨跡,看來似乎沒有二王以降整個書法傳習歷史的臨摹傳統痕迹,也恰恰就印證了錢泳所謂:「為真、行(楷書、行書)汩沒」的天真氣、孩子氣、自然氣。

他在策展前言中稱,文人士大夫立身行道,以作文為本,所以不論應試、論政、考學、吟詩、書札,簡帖、筆記……一切用心用力,所事所為者,都在文房四寶之間周旋解決。如今,顯然,士大夫的生活與文化已經成為歷史角落的陳跡,看似遠遠不能追步於晉唐韻法或宋明格調,但莫言所謂書法所謂的「練」——尤其是雖不以書家自期自詡,卻旦暮不離筆墨紙硯的大量書寫,並非書法專業,依然能凡事不離書法實踐,此乃「筆墨」於「生活」的真相。

展覽將持續至10月21日。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時間博物館

以下為開幕式文字記錄初稿,如有錯誤敬請諒解!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夢邊文化的聯合創始人張維娜:

夢邊文化一直致力於推廣當代的文人藝術,莫言先生在文學上的成就自不待言,他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者,同時莫言先生一直是一位勇於探索各種藝術形式的跨界藝術家,不僅創作小說和各類劇本,自幼對書法也很有興趣,近些年更是醉心於筆墨之趣。

我們舉辦本次展覽是希望在電腦鍵盤和智能手機的時代,用莫言先生個人得書寫實踐喚起大家對毛筆書寫的熱情。因為,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漢字和漢字的書寫,尤其是毛筆字的書寫,是我們想倡導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內容······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作者莫言:

對面是鐘鼓,這邊是時間,充滿了象徵的意味,讓人浮想聯翩,無論多麼偉大的藝術也是時間的產物,是時間的凝結,當然最終也會在時間中消亡。偉大的藝術創造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時間的抗爭者,搏鬥者。他們會努力地讓時間減緩,他們會努力地將時間凝固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住時間,是最荒唐但也是最偉大的夢想,也是許多藝術作品的靈魂。

我是一個用筆講故事的人,或者也可以說我是一個寫小說的。我寫作的過程,是以我寫字的方式呈現的。因此,也可以說我是一個寫字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人不寫字,大多數人都在寫字。學生需要寫作業,教師需要寫黑板,會計要寫賬本,醫生需要寫處方,一個人一個筆跡,如同一個人一副模樣。有模樣相似的人,但沒有模樣完全一樣的人,有筆跡相似的人,但沒有筆跡完全一樣的人。通過整容可以把臉整得跟某個人幾乎一樣,通過摹仿也可以使自己的筆跡跟某個人的筆跡幾乎一樣,但聲音和氣質是整不出來的,就像字的精氣神是摹仿不出來的一樣。當然,整容和摹仿字跡是一回事。我這樣說,就是因為我模模糊糊的感覺到,藝術創作者的個性特徵總是會頑強地表現出來,而這種個性,是藝術中最可寶貴的。

人人都想美麗,如同人人都想把字寫得好看一樣。美麗的內涵是複雜的,好看的標準也是千差萬別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我資質平平,對書法藝術雖從小熱愛,但一直沒得到老師指點,寫字千百萬個,除了寫的快,在美的方面乏善可陳。最近十幾年來,我在朋友的鼓勵下拿起毛筆寫字,先用右手,後用左手,耗費紙墨無數,但進步甚微。後來我發現,進步還是有的,但是表現在鋼筆字上,也就是說,我用毛筆學書,促進了鋼筆字的進步。這是意外的收穫。

最近幾年來,我熟悉的很多作家朋友都拿起了毛筆,有的寫字,有的作畫,我覺得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現象。我在網上或其他場所看到了這些朋友的墨跡,感嘆他們寫得真好,我要向他們學習。才氣所限,雖然不能成器,但通過學習,有些微進步還是可能的。

幾十年前,我看過幾位握了半輩子毛筆的先生寫的鋼筆字,被字里那樣一種古樸蒼勁的精神深深吸引,那種精神是與古人相通的。而今,我們這些用鋼筆寫了大半輩子字的人,握起毛筆寫字,想要接通氣脈,寫出古意,的確十分困難。但也許,會有別的收穫。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策展人張大春:

其實我想說一件事,就是大家從網路的話,都會在網路上看到各種對這次展覽的期待、鞭策。但是我想講的是,莫言雖然不是一個書法家,他也不願意以書法家自居,而定下了今天展覽的名稱:墨跡展。

另外一方面我想特彆強調,這次展覽,莫言希望能夠透過他在生活之中鍛煉其筆墨的軌跡······

莫言還能帶給我們什麼?我認為以他這樣,他已經是諾貝爾獎得主了,在我們這一行是一個桂冠,而且是不可取代的,但是他仍然站出來展示他覺得好像還需要很多進步空間的這樣一個書法。我覺得他是一個冒險家。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中國書協顧問 胡抗美:

首先我要祝賀莫言先生的書法展覽圓滿成功。我反而覺得莫言先生的書法展覽和文學的獲獎有相同的價值。因為我們書法走到今天,在全社會有很多的誤會。當他的書展信息發出來之後遭到一片匪夷。很多人是好心,莫先生也作了回應。但是這裡面說的是一個什麼問題?書法到底應該怎麼寫。莫言在當前的這個書法當中,他的影響作用是什麼。我想肯定有三個方面具有大通的效果。

唐代的張懷瓘說過:文字數言乃成起意,書則一字便見起心。我認為莫言先生就是在做成起意,見起心的溝通工作,他以他特殊的身份做這個工作很有意義,絕不是是任何人能代替得了。文則數言乃成起意,文學家的文字要表達一定的意義,那麼書法也一樣,一字便見起心,這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都是為了藝術的功能表情達意,這方面只有莫言先生能做到這樣一個示範作用。至於莫言先生的書法,我們大家有目共睹,他的輕鬆自然,用筆墨講故事,用筆墨來表達他的內心世界,用筆墨來反映生活。

我們從他的筆墨當中也能得到很多信息,跟他的小說一樣,能讀到很多有趣味的事情。在上個世紀之初,梁啟超先生就把書法稱之為一個趣味,他把趣味看的很重。梁啟超說如果有人問我,你信仰什麼主義。梁啟超說我信仰趣味主義。我想莫言先生的小說和書法都是在進行趣味的美學表達。

第二點,他在跨界和本體進行溝通,進行融會。以書法的形式走向這樣一個公共的場所。我們知道書法在古代一般都是在私密空間進行的。朋友之間進行一個交流,寫一封信,寫一首詩,一點小文章,互相溝通交流。今天莫言先生以他的書法形式,和他的小說發表一樣,走向了公共空間。作家想要看到的東西以書法的面貌表現出來,我認為這是很好的溝通。所謂跨界就是對界限的挑戰,既是對文學界限,也是對書法界限的挑戰······

第三方面,他是在做文人或者是專家、藝術家的溝通。大家知道書法獨立為一個藝術門類之後,成為一個藝術。這兩者怎麼融通,大家在看的時候,在模糊當中甚至在掙扎當中,所以我特別看重莫言先生的這次展覽,那麼他具有文人的修養,他也具有書法的表情達意的韻味。我覺得兩者結合得很好······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劉正成:

我是莫言先生的資深粉絲,但是我只見過他兩面,第一次是1982年我作為編輯的時候,我到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的時候,當時部隊的作家常聊莫言的事,當時在培訓班,我見過他一次。當然,我還有部隊的一些作家,那麼出來的時候我就關注莫言,一直到他的《紅高粱》,轟動了中國也轟動了世界,我就一直喜歡他的文學。40年後我今天第二次見到莫言的時候,握著我手的時候,我發現他是書法家和文學家。

我也想找一個粉絲的理由,為什麼喜歡莫言的書法。

意義是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是莫言書法對文學的意義。我舉兩個藝術家,文學家:一個是徐志摩,一個是莫言。這兩個人都和劍橋大學有關係。一個是一百年前徐志摩到了劍橋大學,學習英文走上了美好之路,帶著中國文學向西方學習的人,細枝末西方藝術節,我是策展者,搞了四屆,請了很多人參加這個重要的節日,這是中國走向西方的向西方學習的一個重要的人物。

一百年後,莫言作為一個作家走向西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以另外一種形象到西方去。今年我們建立了徐志摩花園,雕塑上有很多名人的字,刻在徐志摩花園裡面,當時裡面有莫言的。劍橋大學沒有意見,第一個刻的是莫言,為什麼?他是中國文學第二次來到劍橋大學的痕迹,所以莫言先生的字就刻在那個石碑的第一行,讓他受到西方的劍橋大學很多學者的關注,我覺得這樣一個作家以一個書法家出現,在我們文學界強調了中國作家的文化身份。中國的文學不是從魯迅開始,是從幾千年,詩經開始,產生到今天。

莫言的書法的創作和展示,就是告訴我們所有的文學從業者或作家,應該是要傳統知識分子的經驗的承接者,古代的所有中國文學,今天在莫言的很多作品中間看到了這種文化激變,他的書法反映了他的文學思維,我想這是我們文學界搞書法的一個意義。前面一個是我的老朋友賈平凹先生。賈平凹先生也是書法受廣泛的社會影響。他們兩個人的藝術風格很不同。賈平凹先生是內斂,而莫言先生是張揚,共同給文學界樹立一個榜樣,所以我們文學家一定要掌握這樣的文化,這是我們作家今天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這一點對文學界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二個意義我想談談莫言書法對書法的意義。莫言有一句話,我在網上看到的,他說「逍遙法外我是爺」,這是非常狂妄的書法的理論,他的這句話也是有來源的。書中他就說過,我書意暢本無法。有沒有來源,當然有來源。莫言書法有沒有來源?也有來源。但是這句話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對我們當代書法來說,我們當代書法界存在一個什麼情況,就是一個抄書的時代或者是追求技巧的時代。

今天我們書法已經不是被掠奪和審美的書法,而是作為繪畫的觀賞書法,所以書法的文字內容,詩意的存在已經退為很不重要的位置了。所以今天我們看書法展,基本上抄閱唐詩宋詞是書法很重要的局限。莫言的書法意義在什麼地方?他就是寫自己的筆記,打油詩或者是隨感記錄或者是書信,這一點對書法很重要的意義在什麼地方?現在書法界流行一句話,詩書畫意都必須有。而我認為,以書法最有關的不是繪畫和篆刻,而是詩文,因為沒有繪畫,沒有篆刻可以成為書法家,但是沒有詩文是不能成為書法家的。古代書法家是精英文化,要考秀才、進士、舉人才能成為書法家。今天我們要重新當代書法,我們書法已經走入行業化了,今天書法變成一種視覺藝術,不看內容,是掃描一樣的方法。今天的作品就不可能產生像古代作品的魅力。

作為文學家的莫言先生,給我們書法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書法怎麼會成為既功且貴的。生活就是美,所以莫言先生的很多作品,你會看見國際的交流,創作中的感想,看到這個作家的生活,我覺得這個就是對我們的書法意義。對文學書法的意義,是我今天看書法展的兩個重要的意義······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

很高興能成為成為資助莫言老師展覽的「慫恿者」之一。前段時間看到莫言老師在微博上發的說要搞展覽,給他帶來很多困擾,我當時很緊張。我後來看了他寫的回應之後就很輕鬆了。我跟很多人講,看了莫言老師寫的回應,如果再去談字的好壞,每一個字是不是有根基或者是出處,那就是自討沒趣了。

今天在場的也有我們書法界的大家,有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胡抗美先生,有著名書法家劉正成先生,我想他們對莫言的書法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否則,我想他們也不會來了,如果說像很多人講的,莫言先生的書法純粹是靠他的名氣在胡寫,我想不會有這麼多的專業的書法界的人士到場。我覺得藝術本身是個嚴肅的事情,我作為書法出身的人,我願意來參與組織這個展覽,「慫恿」莫言先生搞這個展覽,我對他的書法有判斷,也有標準。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展覽現場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首次在公共的場合一次性展出多種外國譯本作品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作品欣賞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策展人張大春說這張字「卑之無甚高論」很明顯能看到有一個美學的傳承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自序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莫言 · 墨跡展開幕式全紀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第一網 的精彩文章:

行書除了學二王,還可以學學他

TAG:書法第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