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學良晚年悔悟:此人若晚死六年,日本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晚年悔悟:此人若晚死六年,日本絕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說到張學良,人們對他也是爭議頗大,九一八事變,讓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的罵名,西安事變中,張學良逼蔣抗日,促成了抗日統一戰線的達成,從這一方面來說,張學良對抗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西安事變結束後,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南京,然而一到南京,蔣介石就將張學良軟禁,這一軟禁就長達54年,直到張學良90歲高齡才被釋放,此後張學良移居美國,直到101歲高齡才逝世。

晚年的張學良對於當初東北的失守十分自責,不過東北的失守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對於剛剛接手東北的張學良來說,他錯誤的預估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日軍沒有能力吃掉東北,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完全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軍事行動,因此最終導致了東北的失守。

然而晚年的張學良也坦承,如果此人晚死六年,那麼此人一定會勸諫自己抵抗日本,此人就是張學良的良師益友,郭松齡。

郭松齡出身貧寒,從小以打漁為生,在郭松齡22歲的時候,他考上了奉天陸軍學堂,畢業後進入部隊當排長,幾年後,郭松齡在北京講武堂遇見了13歲的張學良,張學良對郭松齡十分欽佩,兩人從此便成了良師益友。

後來在張學良的引薦下,郭松齡進入奉軍當了旅長,郭松齡也成了張學良的絕對親信,郭松齡為人正直,主張抗日,在張作霖準備大肆購買裝備,準備南下擴大地盤時,郭松齡堅決反對,他認為如果此時南下,一定會讓日軍坐收漁翁之利,於是堅決反對,但是郭松齡這樣的做法不僅得不到張作霖的支持,反而得罪了張作霖,後來郭松齡被迫背叛張作霖,戰敗後被張作霖所殺。

試想一下,如果郭松齡不死,以郭松齡的性格,加上他和張學良之間的關係,他一定會勸張學良抵抗日軍,而張學良也很有可能會聽從郭松齡所言,如此一來,九一八事變很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書時光 的精彩文章:

九子奪嫡,雍正放過了篡位的弟弟,為何逼死了想奪嫡的親生兒子?
張良一後人,一生說了兩個預言,後來字字應驗

TAG:讀書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