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盟擬補貼汽車電池數十億歐元 擺脫對亞洲的依賴

歐盟擬補貼汽車電池數十億歐元 擺脫對亞洲的依賴

【編譯/觀察者網 李葉秀】由於依賴亞洲生產的電池,歐盟擔心其擁有1300萬僱員的汽車行業可能會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中落後。因此正計劃資助汽車電池的研究,並將向意在建設大型電池工廠的企業提供數十億歐元的聯合融資。

據《金融時報》10月15日報道,三菱商事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巴黎車展上表示,如果不建設自己的(電池)產能,歐盟的汽車業「無法繼續繁榮下去」。

賓士集團CEO蔡澈(Dieter Zetsche)在法蘭克福車展發布賓士S級混合動力和電動轎車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能源副主席馬洛斯?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表示:「我們非常清楚,未來將是電力時代,我們需要跟上電池技術的潮流。」,「如果沒能掌握與電池相關的技術、並且進行創新和研發,就無法開發新的車型或打造高質量的汽車」。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全球現有和計劃中的電池產能約有80%在亞洲。僅中國就佔69%,美國佔15%,歐盟不到4%。

全球電池產量佔比圖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去年,歐盟啟動的電池項目提供了五種類型的資助。其中包括:

歐盟的各個成員國將可以單獨全額資助一些跨境研究項目;

歐盟「2020地平線計劃」研究基金會為電池項目撥出2億歐元;

還將有8億歐元融資用於建設試驗設施;

希望開發電池行業的地區可以申請220億歐元的融資;

歐洲戰略投資基金(European Fund for Strategic Investment)將從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獲得資金,共同出資數十億歐元,建設一個相當於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的歐盟項目。

塞夫科維奇表示,目前有260家公司參與了整個電池產業的供應鏈,其中有4家集團將建造「超級工廠」。

法國電池製造商Saft已與西門子(Siemens)、蘇威(Solvay)和曼茨(Manz)合作,開發價格更低、效果更好的固態電池,可能在7年內投產。

Saft首席執行官吉斯萊恩?萊斯庫耶(Ghislain Lescuyer)表示,歐盟的電池聯盟「推動了該行業的勢頭」,「一年後該行業的發展將步入正軌」。

據德國媒體Tagesspiegel報道,預計德國財政部將宣布電池製造商Varta和福特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電池。

長期以來,歐盟汽車製造商一直對電動汽車領域的變化視而不見,直到目前才開始在該領域投資發展。由於歐盟擁有該產業的創新能力和高水平技術,未來仍然有可能迎頭趕上。

與此同時,亞洲的競爭對手也在歐洲布局工廠。韓國LG化學(LG Chem)正在波蘭建設一座大型鋰電池廠,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也正在匈牙利投資鋰電池項目。

為了解決原材料短缺的問題,歐盟計劃從舊電子產品中回收一些金屬材料,塞夫科維奇表示,歐盟在法國、芬蘭、葡萄牙、西班牙和捷克共和國擁有鈷、鋰、石墨和鎳礦藏,已經開始考慮開採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駐敘調解中心:伊德利卜省境內開始拍攝化武襲擊視頻
韓媒:蓬佩奧訪朝前 朝鮮副外相訪華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