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人之初,性本惡」,你不是在培養孩子,而是在糾正孩子

「人之初,性本惡」,你不是在培養孩子,而是在糾正孩子

文|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

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愛一定要有界限,一定要有底線,不能毫無分寸的給予,也不能沒有分寸的滿足。《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其實這並不正確,應當是「人之初,性本惡」,要通過好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孩子才能改掉這種先天具有的惡習,才能得到成長。

這就像是把一個小孩丟到荒無人際的地方,孩子一定是野蠻的,而不是所謂的「善」,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改掉孩子的「惡」,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為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

有個寶媽說,近兩天女兒都在嚷嚷要自動筆,說同桌的怎麼怎麼漂亮、怎麼怎麼酷,可是當時孩子只是一年級,自動筆太滑並不利於孩子練字,老師也說了最好不要讓孩子用自動筆。於是我問孩子:你同桌家有車嗎?孩子說沒有,他奶奶每天騎電動車接送他。我又問她:那我們用車去跟你同桌換這支筆可以嗎?她連連搖頭,問她原因,孩子說喜歡我們的車,看上去超酷!

最後我告訴孩子,你不要總看到自己沒有什麼,而是要看到自己有什麼,說不定你同桌超羨慕你呢,上下學不用風吹日晒。

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應該經歷過,孩子看到別人有,自己也想要個一模一樣的,這也是攀比心最開始的模樣。是有人教會孩子攀比心了嗎?並沒有,攀比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只有經過後期的教育才能控制慾望。

佔有慾也是這樣,孩子的佔有慾強,如果在家長那裡得不到答覆,就會偷、會搶。比如兩個孩子為了一個玩具打在一起,但是孩子真的僅僅是為了玩具嗎?並不是,有的孩子最終哭著讓家長把玩具搶了過來,但是拿到手裡卻不玩,其實是不想讓對方玩罷了。

所以大人們把孩子想的太單純,孩子也和大人一樣,有自己的慾望和私心,只是這種慾望和私心不會在面對最親的人面前表現出來,當他們面對的是陌生人,這種私心就會尤其重,也是一種排外的表現。

因此,與其說是家長們在培育孩子的良好習慣,塑造孩子的好性格,不如說是在改正孩子的壞習慣,在改掉孩子的壞脾氣,所以當家長不去改正,孩子的壞習性就會瘋長,越是縱容越是放肆,到時候油鹽不進,才是真正的毀了孩子一生。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大多數家長都在「毀」孩子,他們還覺得自己做得對,你中了嗎?
孩子有這種表現可能是被欺負了,有些家長還不知道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