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鄉隆盛:浪漫的悲劇(下)

西鄉隆盛:浪漫的悲劇(下)

原標題:西鄉隆盛:浪漫的悲劇(下)



(上野公園內的西鄉隆盛塑像)

【城南舊事】


1867年1月19日,明治天皇繼承皇位。天皇的變動,使倒幕派認為機會來臨,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倒幕活動。積極促進薩長聯盟的坂本龍馬,是倒幕派重要人物,考慮到未來日本作為國家的建構,他在1867年6月提出了「船中八策」,主張建立一個以朝廷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實行上下兩院的議會政治,制定憲法,設立直接隸屬於中央政府的國家軍隊。他是最早有「日本」觀念的武士之一,所以一直不希望武力討幕,避免日本發生內戰。他認為如果幕府認識到薩長聯盟的力量,主動把政權歸還朝廷,就沒有必要武力倒幕了。


在各方力量運作下,1867年10月,江戶幕府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宣布「大政奉還」,把權力奉還朝廷。幕府此舉的真實目的是想以主動「大政奉還」,避免薩長聯盟發動戰爭,而實權還是在自己手中。雖然幕府有此想法,但這畢竟標誌幕末結束,德川家康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江戶幕府落下帷幕,不過幕府仍掌握政治主導權。


幕府「大政奉還」後,天皇下令各藩主馬上前來京都共商國策,可是只有幾個藩主響應上京,其他絕大多數的藩主都按兵不動,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究竟是什麼一回事,怕得罪幕府,不敢貿然行動。面對此局面,倒幕派認為如果再這樣下去,朝廷還是只能要求幕府繼續掌管政權,朝廷雖然收回政權,卻命令不了全國各藩主。堅決倒幕的薩摩、長州兩藩認為在這情況下,只能以武力推翻幕府政權,新政府才能順利成立,天皇才能真正掌權。此時天皇秘密下達了批准他們征討幕府的手令,但天皇只16歲,且此手令並無天皇印章,所以許多人認為是岩倉具視等反幕府的朝臣假借天皇名義發出的。

1868年1月3日,薩、長藩以「王政復古」為旗號公開討伐幕府,明治天皇召開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御前會議,宣布王政復古,恢復天皇親政,廢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並責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交出領地和財產。岩倉具視、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等領袖人物公開號召推翻幕府統治,天皇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標誌明治維新運動開始。


1月6日夜間,德川慶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撲,內戰爆發,決定日本命運的戊辰戰爭開始。西鄉隆盛任大總督參謀,指揮討幕聯軍。幕府軍隊與討幕軍隊薩摩、長州軍隊在京都附近鳥羽、伏見大戰。在岩倉具視指示下,大久保利通等暗地製作代表天皇的錦之御旗(當時並沒有錦之御旗,據說是按古書製作的)。此舉一出,作為朝廷軍隊的討幕軍士氣大振,幕府軍成為賊軍。德川慶喜逃往江戶。3月13-14日,代表幕府的勝海舟和西鄉隆盛會談,決定江戶和平開城,繁華的江戶免於戰火。4月11日,德川慶喜退到水戶,他的余部在關東和東北地方繼續抵抗。西鄉又率討幕軍轉戰於關東和東北地方,征討幕藩殘餘勢力,取得節節勝利。戰爭一直持續到1869年,幕府軍在箱館投降,戊辰戰爭完全結束。


1868年3月14日,明治天皇在京都發布五條誓文:一,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二,上下一心,盛行經綸;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以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為要;四,破舊來之陋習,立基於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天皇親政,公議眾論,開國和親,吸收西方文化。8月27日舉行即位儀式,規定一代天皇只用一個年號,改變了古代的根據吉凶禍福、輕易改元的做法。1868年7月17日,把江戶改名為東京。9月8日,年號由「慶應」改為「明治」,1869年3月正式遷東京。


因功勛卓著,西鄉隆盛被授正三位官職,賞典祿為兩千石,成為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的人。然而,功成名就的西鄉馬上陷入矛盾之中。新政府要建立理性、現代的行政機構並不完全符合他的理想,在內政方面與大久保利通等人產生分歧;加之他仍有傳統「忠義」思想,認為自己功名地位高於薩摩藩主島津家,有損忠臣的聲譽,遂於1870年1月辭職,回鹿兒島做藩政顧問,後任藩大參事,在薩摩藩的政治、經濟、社會改革和建設中起了重要作用。


1870年12月18日,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山縣有朋等明治政府一眾高官來到鹿兒島。他們決定建設一個現代的、權力集中的日本,準備廢藩置縣,建立一支國家軍隊,但如果沒有薩摩藩的支持,具體說如果沒有西鄉隆盛的同意,廢藩置縣很難實現。組建國家軍隊,西鄉是不二之選。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請西鄉到中央政府任職。經過幾天的商談勸說,西鄉終於同意到中央任職。

對廢藩置縣,他態度曖昧,對建立依靠法制、法規運行的現代行政機構也有保留意見,但同意要建立一支獨立於各藩的國家軍隊。1871年初春,他來到東京,就任明治政府參議,經過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反覆做工作,西鄉最終同意廢藩置縣。1871年7月,明治政府正式廢藩制縣。他在新政府主要工作是創辦國家軍隊,於1872年任陸軍元帥兼近衛軍都督。


1871年11月,岩倉具視訪歐美代表團出發。眾多高官考察歐美,探討日本究竟應走什麼道路,西鄉隆盛、大隈重信則留守國內主持政府日常工作。使團出國前有約定,國內各重大事務改革、調整要回國後再進行。但以西鄉隆盛為首的留守政府還是迫不及待進行了一些改革,特別重要的,是他主張「征韓」,就是侵略朝鮮,並開始在朝鮮挑事。1873年8月,岩倉具視等還在訪問歐美期間,西鄉隆盛就在內閣通過了朝鮮派遣決議,事實上征韓。10月14日,岩倉具視等人回國,對西鄉擅自做主大為不滿,否決了他的征韓方案,西鄉隆盛對此大為憤怒,提出辭職,回到家鄉鹿兒島。


回島後,他興辦了名為私學校的軍事政治學校。明治新政府成立後就進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新政策,除了廢藩制縣,另一個重要的改革是實行「四民平等」,就是打破原來固定、僵化的社會結構。廢除原有公卿、大名諸侯稱號,改稱為華族,武士一律改稱「士族」,農、工、商統稱為平民,賤民也廢除,歸於平民。准許華族與平民婚姻,不論什麼身份的人都具有遷徙自由和擇業自由。傳統身份制度的束縛實際上取消,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廢藩置縣,但維新前武士的祿米(即家祿)新政府也不能突然全部廢除,而只能進行祿制改革,以削減支給的形式由政府持續供給。武士的歲祿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而迅速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明治政府急缺資金,終於在1876年3月,政府頒布「廢刀令」,剝奪了武士的佩刀權;8月做出決定,正式實施全部廢除家祿制度的「秩祿處分」,雖然允許他們自由經營商業、農業、工業作為補償,但武士階層畢竟喪失了在經濟上的特權和地位,沿襲數百年的秩祿制度被徹底廢除。「四民平等」使武士的社會地位實際下降,被剝奪佩刀權,使武士大有受辱之感,而秩祿處分則使武士階層尤其是中下層武士利益受損。這些積极參加倒幕的武士認為自己被明治政府欺騙,憤怒異常,一些地方開始造反活動。1877年1月-1877年9月,薩摩藩以私學校學生為主體的幾萬武士發動了反政府武裝叛亂,推舉西鄉隆盛為領袖。在忠於政府與忠於利益受損的武士之間,「最後的武士」——西鄉隆盛選擇了武士。


西鄉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更根本的原因是,他認為武士階層才是社會道德的基礎。他的選擇是對明治政府廢除武士階層的反抗,是對現代化必然帶來的商業化的反抗。與其他許多武士一樣,他雖然積极參加倒幕,其實並不真正理解倒幕、維新的現代化追求。附提一下,由於他的私學校是武士造反的大本營,所以明治政府長期對私人辦學一直態度消極、甚至警惕戒備。


武士與明治政府間的這場戰爭史稱西南戰爭。經過多次激烈戰鬥,最後他於9月24日戰敗於鹿兒島城山,請人「介錯」。(切腹是武士道精神的重要內容,但切腹過程太過痛苦,很容易失敗,所以很多時候切腹者會委託其信賴者為他「介錯」,也就是切腹者自己划上一刀切開腹部之後,由他人立即補上一刀,砍下切腹者的頭顱,讓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作者注)政府軍的總指揮正是他當年的同志、戰友、下級山縣有朋。由於西鄉隆盛是「介錯」而亡,其首級一直沒有找到,民間甚至盛傳他並未死亡,因此一直有種種他現身某處的傳說。

由功勛最著的明治功臣,突然成為反賊叛國賊。但明治 22年(1889年),日本政府有頒布憲法大赦了他,撤消其叛亂罪名,恢複名譽,並被追贈國正三位。十年以後,東京上野公園裡為他建立了一座銅像供人瞻仰。西鄉隆盛的一生充滿傳奇,那種浪漫色彩和道德精神具有很強的感召力,被稱為「最後的武士」,一直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民族主義重要的精神象徵。


儘管威望極高,是新政府的大英雄,但他從根本上持守的是舊式武士哲學,跟不上也理解不了時代的變遷。曾與西鄉共事的大隈重信對其評價並不高,他公開說:「西鄉到底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領導力,我對此非常存疑。很不幸的是這種疑問後來變為了失望,失望之後又變成了一片痛心。」「他是善於破壞的英雄,卻不是善於建設的英雄。」


深具浪漫情懷的造反者,在造反成功後最為痛苦或者說最為不幸,因為造反成功後,新政權建立後必須強調穩定和秩序,建立層級行政機構。任何一個政權都需要的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都與那種浪漫情懷格格不入。明治新政府的幸運就在於它沒有讓西鄉隆盛這個維新大英雄的浪漫情懷所主導,而是理性、冷靜甚至冷酷地否定了他。在死去十餘年已不再具有現實性之後,再給他恢複名譽,滿足了人們對大英雄的精神性需求。對西鄉隆盛和明治政府來說,這樣的安排可能是歷史最好的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營收增三成、利潤增兩成,上海銀行上半年全速航行
書評|硅向左,碳向右:作為社會文化產物的蘋果公司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