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長在溪邊的野草,被稱為「天下第一苦」,價值卻及其珍貴

長在溪邊的野草,被稱為「天下第一苦」,價值卻及其珍貴

農村的山山水水是最讓人流連忘返的,而在這青山綠水見最多的東西就是野生植物了,特別是一些野花野草,本來生命力就旺盛,再加上良好的自然環境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養分,所以它們就長得更好了。別看這些野草數量多就以為它們沒有價值,事實是在幾千年的勞動生產中很多野草的價值都已經被人們發現並加以利用,有的是可以做菜吃,有的能用來治病。

我們國家的中醫藥文化在世界上是無人能及的,這些自古就傳承下來的神秘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可以說是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在西方醫學還沒有進入中國之前,中醫一直是治病救人最佳的選擇,多年的累積也讓我國的中醫藥文化沉澱出了深厚的價值。就算是到了今天,那些本來隨處可見卻能用來醫治疾病的草藥依舊給中國人帶來了無數的好處。

中藥里有一味草藥是很多吃中藥的人最害怕卻又不得不吃的,它就是黃連,說到黃連這種藥材,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吧,就算是沒吃過中藥的人對這味葯也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它實在是太苦了。黃連被譽為「天下第一苦」,是一種清熱下火、解毒降燥的草藥,現在很多藥店里都有用黃連製成的藥品,都是一些清涼的葯,所以也算得上是常見了。

據說黃連以前並不叫黃連這個名字,甚至只是一種沒有名字的野草,只是因為一個名字叫做黃連的人用這種草治好了一個女孩的病,這種野草才用了他的名字命名。以前有一位姓陶的老中醫,平時樂善好施治病救人,在十里八鄉都是出了名的,他在出診的路上遇到了快要病死的黃連,於是就把他抬回家醫治,黃連病好了之後就留在了陶郎中家裡為他養護草藥,時間久了他喜歡上了陶郎中的小女兒,但因為自己身份卑微,只能把這份愛藏在心底。

有一天陶郎中的小女兒突然生病了,陶郎中又不在家,情急之下黃連就用它平時養護的一棵不知名的野草熬水給陶郎中的女兒喝,這種野草熬好之後是黃色的,為了驗證是否有毒,黃連自己親子試藥,最後陶郎中女兒的病好了,就把這種野草以黃連的名字來命名。野生是黃連生長在溪水邊,品種也比較好,但是挖的人多了自然數量也就少了,現在人們使用的黃連大多數都是人工種植的,但的一斤的價格也賣到了一百多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物拾遺 的精彩文章:

村裡最後一頭水牛,最後一代的庄稼人,快消失的鄉村味道

TAG:美物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