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穩定型冠心病:FFR指導下的PCI優於藥物治療

穩定型冠心病:FFR指導下的PCI優於藥物治療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穩定型冠心病:FFR指導下的PCI優於藥物治療

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表明,對於穩定型冠心病患者,初始行血流儲備分數(FFR)指導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並聯合藥物治療5年,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和需行緊急血運重建的複合終點發生比例明顯低於單獨的藥物治療。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隨機、多中心臨床研究,納入888例血管造影顯著狹窄且血液動力學顯著狹窄(FFR≤0.80)的患者。這些患者被隨機分為FFR-PCI聯合藥物治療組(n=447)和單獨藥物治療組(n=441)。

在治療5年時,FFR-PCI聯合藥物治療組主要終點的發生比例顯著低於單獨藥物治療組(13.9% vs. 27.0%,p

N Engl J Med 2018;379:250-259

有些人吃紅肉容易罹患冠心病

近期,美國弗吉尼亞衛生系統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對紅肉過敏的人,冠狀動脈內的斑塊更多、冠脈粥樣硬化更嚴重,而且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

這項研究對118人進行了血管內超聲和心導管檢查,並分析這些患者的血樣,篩查其中有沒有專門針對紅肉中半乳糖α1,3半乳糖(alpha-Gal)的抗體,alpha-Gal是紅肉中的主要過敏原。血液檢查結果顯示,26%的被檢查者血液中都有抗-alpha-Gal抗體,而這部分人冠狀動脈中的斑塊形成得更多,相較於對這種過敏原不敏感的人多30%。在65歲及以下的人中,紅肉過敏與冠脈斑塊之間的關係更明顯。

此外,對紅肉過敏的這部分患者,冠脈中的斑塊在結構上並不穩定,容易脫落而增加心臟病或腦卒中的風險。

這一新發現揭開了一個不為人知的「自然密碼」:對紅肉過敏可能是心臟病發生的原因之一。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018;38:1665-1669

人類邁入細胞農業革命,不需要雞鴨鵝…也有肉吃

在實驗室培養動物細胞,從而得到能供人們食用的肉類是一項近年興起的技術,這種人造肉又被稱作「清潔肉類」。

這種肉是怎麼「長」出來的呢?有兩種方法:從動物組織中獲取幹細胞,將之放在生物反應器中進行擴展,這個過程跟傳統的細胞培養技術基本是一樣的。另一種方法是在生物相容性支架上培養細胞,形成複雜的組織。這項技術的難點在於找到「對的」培養基質,能夠確保幹細胞向我們想要的肌細胞分化。

為了吃肉,我們的祖先把野生動物馴化成了家禽、家畜,今天,一場細胞農業革命就在眼前,我們已經開始馴化動物細胞,讓它們成為我們的盤中餐,未來,只需要一頭牛的一個細胞,就能增殖出大量肌細胞,供應整個城市。

美國FDA最近對如何安全地發展這種「清潔肉類」掀起了一場公眾大討論,並在探索合理的監管方法。

JAMA 2018;320:228

聽說,愛好科學的人都加了小星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新知 的精彩文章:

中國類風濕治療藥物在歐洲的「另類」市場-銀屑病關節炎
新技術立體定向放療對良性腦腫瘤有效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