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爆發時,李鴻章為何不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出戰?

甲午戰爭爆發時,李鴻章為何不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出戰?

原標題:甲午戰爭爆發時,李鴻章為何不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出戰?


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李鴻章基本上都在執行避戰求和,消極抵抗,等待西方列強調停的方針。陸軍在朝鮮不斷後撤,而海軍則儘可能的避免與日軍正面碰撞。清軍的消極抵抗最終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陸軍也是損失慘重。


北洋水師在建立之初確實號稱亞洲第一,但是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水師的整體實力已經弱於日本聯合艦隊。一個是航速,北洋艦隊整體落後,意味著海上作戰追不上日艦,只能被動應戰。


另一個是炮彈,由於黨爭等因素,北洋水師炮彈嚴重不足,僅有的炮彈很多也是「實心彈」,只能撞擊不能爆炸,其中正中日本旗艦「松島號」彈藥庫的就是這種實心彈,如果是可以爆炸的彈藥,必然重創日本艦隊。另外,北洋艦隊所用的燃煤並不是優質煤,燃燒之後會冒黑煙,這在戰場上會暴露位置,也是作戰的大忌。



作為晚清時代的重要大臣,他本人肯定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不過若是把全部的黑鍋都扔給李鴻章,也是很不恰當的。李鴻章之所以不準北洋艦隊出海作戰,很大一部分原因他很清楚日本氣盛而來,主動進攻肯定是勝算不多,主動防禦或許還能拖垮日本。保住艦隊的主力,日本多多少少還有所忌憚,不敢任意行動,如果艦隊主力損失,日軍就可以徹底控制制海權。


但是李鴻章的「保船制敵」並非禦敵上策,只是一種消極避敵戰略,他過於愛惜自己的「家當」,低估了日軍主動出擊的野心,加上陸戰失敗,導致北洋水師折戟威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瞭望台 的精彩文章:

震撼!30張中國抗日戰爭時的真實照片!看到第幾張你會流淚?
清朝對蒙古各部作戰史上的最大敗仗:內部不穩的準噶爾為何能打敗清軍?

TAG:歷史瞭望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