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超大質量黑洞與活動星系核和恆星形成

超大質量黑洞與活動星系核和恆星形成

大多數星系的核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SMBH)(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超過100萬個太陽質量)。星系形成和演化過程中一個關鍵未解決的問題是這些超大質量黑洞(SMBH)在星系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數天文學家一致認為,由於觀測到的黑洞質量與其星系的亮度、恆星質量以及星系內恆星運動之間的相關性,必然存在很強的聯繫。這些關聯既適用於局部星系,也適用於早期宇宙時期的星系。但是儘管超大質量黑洞(SMBH)的研究取得了進展,它們對宿主的影響仍不清楚。

博科園-科學科普:在一些假設的情況下,超大質量黑洞(SMBH)通過驅逐物質來抑制星系中的恆星形成。在另一些情況下,如合併場景,效果正好相反:黑洞加速恆星形成,因為它幫助攪動星際介質。為了解決這些差異,人們進行了計算機模擬,他們傾向於證明從星系間介質流入的冷氣體可以同時供給黑洞和星系的成長。恆星的形成是星系成長的主要標誌之一,對星系的觀測試圖通過將形成速率與固有光度(恆星形成加熱塵埃,其紅外發射可以支配光度)相關聯來測量恆星的形成。

UGC 5101星系包含一個活躍的核心(AGN),這是一個緊湊的核心,發出豐富的輻射並可能刺激恆星形成。在這張哈勃圖片中,左邊的潮汐尾暗示了星系實際上是一對合併的星系,研究AGN如何影響其宿主星系的發展的天文學家得出結論,兩者一起成長。圖片: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ESA/Hubble Collaboration and A. Evan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NRAO/Stony Brook University

然而在一個活躍吸積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區域的輻射(一個活動星系核(AGN))很容易與恆星形成時的輻射相混淆。x射線或高激發態離子的發射可以單獨用來確定活動星系核(AGN)的貢獻,但這些措施可能由於介入塵埃的熄滅或其他影響而複雜化。此外有證據表明,在較小或較小的發光星系中,或在宇宙早期,元素豐富等其他因素強烈影響著星系的發展。

CfA的天文學家Belinda Wilkes和Joanna Kuraszkiewicz和5位同事檢查了323個星系,這些星系都是由強x射線輻射(由XMM-Newton望遠鏡測量)和活躍的恆星形成(由赫歇爾太空望遠鏡測量)所決定。這些星系的距離都很遙遠,以至於它們的光從大約20億到110億年之間傳播。他們對樣本的統計分析發現,平均而言,活動星系核(AGN)對紅外光度的貢獻約為20%,儘管有時可能超過90%。他們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那就是,至少在這一組物體中,沒有證據表明這兩種物質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或者活動星系核(AGN)抑制了恆星的形成,事實上,似乎兩者都在一起成長。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研究/來自:哈佛 - 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

DOI: 10.1093/mnras/sty1341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最奇怪,最強的混合物「核麵食」?
極年輕恆星中的巨大行星引發了行星如何形成的問題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