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還有不到一個月,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就又要來了,這就意味著許多「剁手族」要迎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天。與往年一樣,在各大電商平台逐步開始漫長的預熱期之外,在紛繁複雜的優惠券之中計算出最合適的組合,無疑也成為許多消費者的必修課。

快遞費又雙叒叕要漲了

不過在雙十一的預熱如火如荼的進行之時,與電商息息相關的快遞行業也悄然發生了一點變化。不久前,中通、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相繼發布漲價通知,有網友反饋,目前每單快遞最高漲幅達到了3元,相比於調價之前上漲近2成。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漲價,快遞公司紛紛表示「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將進入業務高峰期,為了保證快遞的派送速度,將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漲價也屬於無奈之舉,並且漲價只是暫時性的,一旦旺季結束之後還將會回復此前的定價。

但縱觀各類消費市場,價格一旦漲上去,再想降下來可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消費者對於通達系又一次掀起了漲價潮可以說是群情洶洶,畢竟去年同一時間快遞公司們快遞公司也是這麼說的,結果如何想必大家今年也有體會。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而與電商比翼齊飛的快遞行業,其發展軌跡也和電商如出一轍。在經過了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電商近年開始走向細分化,而快遞企業同樣如此,在各項成本飛升的當下,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競爭自然也是必然的選擇。

作為整個電商體系的終端節點,相比於快遞貨品的價值來說,快遞費用的比重很低,但是對於這一整套網路購物流程而言,真面消費者的快遞服務的好壞影響卻更大。畢竟,一個包裝完好的快遞與一個外觀破損乃至貨品碰擦的快遞,帶給消費者的感受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對於消費者而言,網路購物的滿意與否,除了和商品本身息息相關之外,快遞也是構建整個流程的重要一環。在很多消費者看來,快遞的速度、服務、價格、口碑、貨物損壞率的重要性是依次下降的。因此對於快遞費用的上漲,如果能夠帶來更快的送達時間和更優質的服務,相當部分消費者可能並不太介意。

當擴張迎來頂點,漲價就成為必然

雙十一年年都有,但是為何從去年開始快遞公司就開始普遍嚷嚷著漲價呢?其背後的原因還需要繼續向前追溯。在國內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之下,快遞業的擴張基本上達到頂峰,競爭模式也從開疆拓土變為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擁抱資本來獲取資金,也已經成為了普遍的選擇。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因此在2016年各大快遞巨頭基本完成上市之後,固然登陸資本市場能夠快速募集資金,但既然已經上市,隨之而來的就是業績方面的要求。這或將是造成了通達系必須拿出更漂亮的成績單,或者盈利預期的因素之一。

但是與順豐和京東這樣前期高投入的自營物流不同,通達系的加盟體制屬於輕資產的眾籌模式,在前期確實成形非常之快,但是帶來的直接後果就後勁乏力。處於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樞和各路諸侯很容易成為利益共同體,可一旦業務量增速過慢蛋糕不夠分,矛盾也就會瞬間爆發。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在快遞公司和加盟商之間的矛盾以外,這張覆蓋中國的快遞網路之中一個個原子化的快遞小哥也同樣不容忽視。快遞一直是吸納城市外來勞動力的主要行業,但是隨著外賣行業的崛起,快遞行業勞動力流失明顯。

節流是不可能節流的,只有漲價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原因很簡單,同樣是「送貨」,一日三餐這樣的剛需密切相關的外賣小哥,在收入水平上要高出快遞小哥不少。而對於大城市的新成員而言,職業前景並沒有實實在在的收益來得重要,因此此前不少快遞小哥就這樣穿上或黃或藍的制服,搖身一變送起了外賣。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想要做大蛋糕,無外乎「開源節流」這四個字。但是據三通一達上半年發布的財報來看,它們的營業成本分別為52.53億元、104.85億元、53.71億元、41.77億元,同比2017年經營成本上漲分別為40.8%、46.3%、20.5%以及40.85%,很明顯「節流」是暫時沒有辦法的了。

那麼,快遞公司很自然的就要在「開源」上做文章了,而相比於業務固定而且議價能力更強的大客戶,散客則顯然「更好說話」。在送貨速度+服務和價格的天平之中,消費者並不是不能接受漲價,只是不能接受光漲價格服務卻原地踏步,因此通達系想要在價格端加碼,就勢必需要提升自家的服務質量。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事實上快遞派費調整背後,通達系快遞的送貨速度也在提速。此前一份行業最新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以三通一達、百世為代表的加盟制快遞企業,在多條快遞線路上尤其在長三角地區,時效已經普遍超越順豐等為代表的自營快遞,也就是說在這個雙十一,通達系的快遞反而有可能會率先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想要在價格上媲美順豐,服務上自然是不能拖後腿的,而想要提升快遞員的服務,物質激勵總是最直接的。故而通達系這一波上調快遞價格最終能否被市場消化,就要看這部分上調的派送費究竟有多少能最終到達快遞小哥手中。


快遞費屢次上漲,這次又拿雙十一當借口嗎?


話又說回來了,面對優惠誠意一年不如一年的「雙十一」,再加上快遞費的上漲,今年你還準備愉快的剁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三星J6 Prime真機現身,首次搭載側置式指紋
亞馬遜第二家無人零售店開業,或迎來快速增長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