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7個月虧損近3億、債務超6億元,蘇寧小店的商業模式是偽命題嗎?

7個月虧損近3億、債務超6億元,蘇寧小店的商業模式是偽命題嗎?

蘇寧小店模式能不能走通不知道,但它如今的業績不太樂觀。

10月15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宣布集團旗下蘇寧小店獲得3億美元增資。

根據公告,Great Matrix、蘇寧國際以及Great Momentum合計支付股份認購價款30,000萬美元,其中Great Matrix支付16,500萬美元,蘇寧國際支付10,500萬美元,Great Momentum支付3,000萬美 元。

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通過蘇寧國際持有蘇寧小店35%的權益,Great Matrix及Great Momentum合計持有蘇寧小店65%的權益,而後兩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先生之子張康陽。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蘇寧小店不再納入公司的合併報表範圍,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若以2018年7月31日作為交割日,則預計本次交易將增加公司2018年度凈利潤約3.03億元。

從其經營現狀來看,該筆增資對蘇寧小店十分關鍵。

在該份公告中,蘇寧易購披露了旗下蘇寧小店業務的最新業績。數據顯示,蘇寧小店2018年1至7月營收1.43億元,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

蘇寧小店2018年7個月內營業數據,來自蘇寧易購公告

蘇寧小店的虧損和負債與其迅速圈地擴張有很大關係。截至2018年7月31日,蘇寧小店在全國新開的店面已達878家。

蘇寧小店是蘇寧旗下的便利店業態,包括社區店、CBD店(白領工作餐)和高客流店(地鐵、醫院等公共空間)三種形式。在蘇寧的新零售矩陣中負責解決消費者對購物、餐飲和本地生活服務的各項需求。而便利店作為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重要業態,對門店網點密度要求較高,不少企業都會選擇通過快速擴張的方式搶奪市場份額。不僅是蘇寧小店,全時、7-11、羅森等知名便利店企業也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在公告中,蘇寧易購也提及了蘇寧小店因迅速擴張門店需要的高投入而產生的階段性虧損。而加速新增的店面經營期較短,仍處於培育期,短期難以看到回報。

蘇寧易購在公告中表示虧損和負債都是階段性的,然而這真的對蘇寧小店未來盈利沒有影響嗎?

目前看來,隨著行業競爭趨於白熱化,為了爭得市場份額,蘇寧在公告中提及小店將繼續加速擴張門店的步伐。開店計劃仍將加速進行、新店尚無盈利能力,也就是說虧損和負債或將持續擴大,這也是蘇寧小店為何需要3億美元的增資,前文已經提到,這筆交易將增加公司2018年度凈利潤約3.03億元,讓財報變得更好看些。

不僅仍將加速開店,蘇寧還想拿下便利店重城北京。2018年6月,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卞農在接受《光明網》採訪時透露,2018年,蘇寧小店將在北京地區開設600家門店,成為北京市場上最大的便利店企業。

作為解決最後一公里甚至是100米的重要業態,便利店行業一直受到各大零售企業青睞。不僅有7-11、全家很早就已經搶佔一線城市消費者心智,地方也都有各自強勢的便利店企業。近幾年來,隨著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的加入,便利蜂、猩便利等無人貨架創業公司迅速崛起,便利店行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老牌便利店企業已經通過供應鏈和運營能力站穩腳跟,互聯網公司攜大量資本、數據和技術來攪局,無論在前文反覆提及的盈利模式,還是溢價能力、店面管理成本上,蘇寧小店和同行們一樣,都面臨很大的挑戰。

為了解決盈利問題,蘇寧小店提出了不少關於商業模式的美好設想,但最終成果如何,還很難說。

對於未來盈利問題,蘇寧小店對此提出的其中一個解決辦法是藉助集團力量,多做增值服務,在既能解決盈利問題也能提升品牌溢價。按照蘇寧集團對零售業務的規劃,小店將成為一個圍繞本地生活服務的綜合服務平台,蘇寧集團的流量入口。蘇寧小店總裁鮑俊偉在接受《聯商網》採訪時曾表示,蘇寧多項業務將組合到小店裡面,如蘇寧彩票,蘇寧有房,蘇寧幫客,蘇寧金融。

發展綜合業務看起來似乎是個很好的構想,蘇寧小店也正在實施過程中,但如何與各行業內龍頭企業競爭、形成核心競爭力是個難題,不然這些增值服務將淪為雞肋。在本地生活的金融服務細分市場,微信和支付寶已經佔據絕大多數的市場空間,蘇寧小店要如何從這兩座大山中間辟出一條縫來獲取用戶,還需要詳細的規劃。而在租房領域,鏈家、自如都開設了大量社區店,如何從他們手裡搶走客源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此外,本地生活服務這個超萬億的大市場正經歷互聯網化的變革,跟隨轉型大潮,蘇寧小店也開始進行自我調整。鮑俊偉曾在採訪中表示,蘇寧小店的盈利重點將落在蘇寧小店APP上,比如廣告變現、新增線上訂單量等。目前蘇寧小店的線上訂單量已經達到全渠道總單量的15%,而鮑俊偉的目標是50%。

增加線上訂單的比重如何進行運營是個大問題,對店面的物流配送和供應鏈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蘇寧小店正在在做的社區生鮮。生鮮電商需要建立冷鏈物流體系,這是一個難倒全行業的問題,目前行業仍處於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巨頭們也在不斷加碼冷鏈倉配中心,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並要求很高的技術研發能力。

目前看來,虧損負債不少的蘇寧小店想要熬到盈利,仍需要不斷投入資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Face ID VS 屏幕指紋,誰更適合未來手機的發展?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