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24小時報攤守護微光:報攤仍是街頭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香港24小時報攤守護微光:報攤仍是街頭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10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社記者王一娟、盧娟

香港報紙檔雖日趨式微,但生命力依然頑強。面對困境,香港報販協會積極與政府溝通,表達訴求,希望政府改善經營環境,讓報販能增加收入。而報販們則不辭辛苦,靈活求變,困境中圖生存,不輕言放棄

清晨6點,天光未明,街道兩邊的銀行和商鋪門鎖緊閉,路上少見行人。62歲的張德榮來到自己位於香港尖沙咀廣東道和海防道交界的報攤,和守攤8個鐘頭的姐姐交個班,旋即到附近的寫字樓派發當天的報紙,以此開始了一天16個小時的工作。

寸土寸金、霓虹閃爍的香港街頭,隔不遠就會在路邊見到一個報紙檔。買報的人遞上幾元港幣,從報販手中接過當天的報紙,開始閱讀生活。經年累月,報紙檔構成了日復一日不可或缺的街頭生活風景。

一個不起眼的報紙檔,往往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幾代市民家庭依靠它維繫生計。

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張德榮在位於廣東道的報紙檔前。新華社記者王一娟 攝

24小時報攤守護微光

派完100多份報紙回到報攤,張德榮又馬不停蹄整理擺放當日報紙,打理自己一平方米多的報攤:書籍、雜誌、報刊碼放整齊,各歸各位,賣得好的香煙、瓶裝水、涼果、口香糖放到顯眼位置,等待顧客光顧。

報攤在香港被稱為報紙檔,攤主則被稱為報販。這些在街頭擦肩而過的報紙檔,不僅年歲夠久,也是香港現存600多家註冊報紙和期刊售賣的主力軍。

1904年,首個流動報紙檔在中環花園道開檔,開香港報紙檔先河。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報業的黃金時期,香港街頭有近2500個報紙檔,「那時候,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報攤,生意紅火得不得了。」香港報販協會副主席張德榮說。

在那黃金年代,一個報紙檔一天能賣千份報紙,有時甚至達到2000份。每逢有爆炸性新聞事件發生,銷量更是驚人,買報的人排成長龍,報販應接不暇。「那時候報紙賣得很好,根本不用考慮是不是要賣其他東西來貼補。」今年58歲、笑稱4歲就在父母報攤當「童工」的林潔卿回憶說。

身為香港報販協會公關主任的林潔卿說,生意好做的時候,她家裡經營著四個報紙檔,是報紙檔給了一家三代衣食無虞的生活。

「現在的報紙檔比過去少多了。政府不發新的牌照,買報的人越來越少,生意不好做。」張德榮對記者說。林潔卿認為,互聯網的普及令紙媒走入嚴冬,作為分銷商的報攤唇亡齒寒。免費報紙的增加,便利店的競爭以及其他一些有商業牌照的商店也開始兼賣報紙雜誌,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了報攤數量減少。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提供的最新數字印證了張德榮的話。截至2018年7月31日,全香港擁有牌照的固定報紙攤位僅剩393個。十幾年的時間裡,報紙檔減少速度之快,令人吃驚。

為了生存,有的報販24小時不關檔,通宵守攤。記者一天夜裡11時路經香港灣仔區菲林明道的一家報攤,見攤主仍守在攤前,偶爾有人來買一瓶水、一包煙。細雨霏霏中,報攤朦朧的燈光溫暖了暗夜。

香港報販協會公關主任林潔卿在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王一娟 攝

報紙檔前景黯淡後繼乏人

張德榮和林潔卿都表示,現在報攤生意後繼無人。

「老的老了,年輕的沒興趣。因為干這行沒假期、沒錢賺,我們這輩人也許就是最後一批賣報的了。」林潔卿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由妹妹接手了報攤生意,而張德榮的兒子在港鐵公司工作,更不可能接手他的報攤。對於他們來說,「除了賣報,干別的也很難。如果有機會早就轉行了。」

記者在香港街頭看到,守著報紙檔的絕大多數是六七十歲年紀的老人。他們親歷了報紙檔的榮耀,也目睹了這一行業的遲暮,如今依然堅定地守護著從父輩手中接過來的這份事業,默默而勤奮地勞作著。

滿頭白髮的張德榮對記者說,「真是非常辛苦,老婆、姐姐都來幫忙,每天開足24小時,還是沒錢賺」。

他說,每天報紙零售加起來只有幾十份,買報紙的人年齡都在40歲以上,「年輕人都看手機,不買報啦。好在現在賣不掉的報紙發行商可以回收,至少不會虧錢。」賣報收入只能佔到張德榮每天收入的十分之一,其餘主要靠售賣物品。這與報攤的黃金時代比「落差太大了」。

林潔卿也是繼承了父母的報攤生意。她的報攤位於深水埗的工廠區,面積只有張德榮報攤的二分之一,夾在一家茶樓和兩家便利店之間。「為了多賺點錢,螺螄殼裡做道場,盡量把政府規定的能售賣的物品都擺上。」

香港政府對報攤進行了比較嚴格的管理,持牌固定攤位小販每年要交4000多元港幣的牌照費,須遵守《小販規例》的規定及相關牌照的持牌條件。除報紙雜誌外,持牌攤位按規定可額外售賣紙巾、香煙、打火機、香口膠、糖果等12種物品。如果違規,報販就有可能被檢控罰款。同時,報販租借別人牌照,一經揭發,食環署有權收回牌照。

位於香港銅鑼灣一條街邊的報紙檔。新華社記者閔捷 攝

報攤承載港人集體回憶

曾幾何時,一紙如風,新聞瞬間傳遍香港各個角落。人們手持一份心儀的報紙,在茶樓或者冰室里坐上半天,鄰里見面暢談紙上事,是何等的愜意。

報紙檔是香港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張德榮這樣的報販們的生活來源。有專家認為,報攤有存在價值,食環署應從恩恤角度,重新考量報販政策。例如對收回的牌照,可以考慮發給低收入人士,給他們自食其力的機會。

報攤承載著香港人閱讀生活的溫情記憶,也是街坊鄰里的信息交流平台,買一份報紙,和攤主談天說地,分享憂喜,交流信息和感情,比自助買報更具人情味。

報紙檔雖然日趨式微,但生命力依然頑強。面對當下的困境,香港報販協會積極與政府溝通,表達報販們的訴求,希望政府放寬報販售賣的貨品種類,改善經營環境,讓報販能增加收入。而報販們則不辭辛苦,靈活求變,困境中圖生存,不輕言放棄。

林潔卿說,政府自2000年以來就沒有簽發新的報販牌照,現存的報紙檔也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減少。但是報紙檔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報紙檔完全消失,是一件很讓人心痛的事。」她低下頭,神色黯然。

林潔卿感慨地說,報紙檔養活了全家幾代人,她對此懷有很深的感情,所以願意站出來參加到報販協會中,為更多的人做一些服務工作,讓漸趨式微的報紙檔能夠生存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無痛分娩率不足10%,讓媽媽們免受「陣痛」需提速
暗訪:網紅主播如何煉成?有的整容後收入1萬保底,有的靠不堪交易快速走紅……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