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在馬躍亭掀起PPT造車狂瀾之後,國內樂視、蔚來、愛馳億維、長城華冠、小鵬等一大批互聯網公司共同開啟了PPT造車大潮。雖然這些互聯網公司在品控和產能上飽受非議,但很多媒體卻熱炒互聯網造車,甚至不乏用電動車與汽油車比起步加速這種堪稱耍流氓的營銷手段。互聯網造車方興未艾,房地產造車又會對中國汽車技術的進步起到多少作用呢?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房地產面臨寒冬紛紛轉型

隨著中國人口即將迎來拐點,以及中國城市化進程步入尾聲,曾經大紅大紫,賺取超高額利潤的房地產商已經無法再向過去幾十年那樣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錢了。

特別是國家政策調控對房地產公司的影響堪稱立竿見影,棚改貨幣化安置退潮的傳言傳開後,碧桂園股價三天跌去20%。恆大股價也在兩天時間跌了10%。

在萬科秋季會議的會場上,"活下去"三個字被掛在會場最醒目的地方。隨後,廈門"首開萬科白鷺郡"別墅直接腰斬,從原價500萬降至278萬。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在公司名稱上,萬科也做了更改,將"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即將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可以看出,萬科對房地產的判斷是將面臨寒冬,轉型的想法非常明顯。

其實,不止萬科力圖轉型,綠城、碧桂園、恆大、融創、寶能都在力圖轉型。

融創孫宏斌坦言,融創要做到安全第一,並表態不再市場公開拿地,正在準備過冬。

恆大則更早開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早在數年前,恆大就搞過礦泉水、糧油、乳業等業務,只不過做的都不好,在2015年,恆大冰泉累計虧損40億元,糧油乳業業績也不佳。隨後,恆大將這些業務以27億元出售。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可以說,由於房地產遇冷,國內房地產大亨都在急於尋找新的發展領域。

房地產巨頭紛紛進軍汽車產業

雖然萬達、恆大等公司不乏往影視、礦泉水等方向發展的,但宏觀來看,國內房產大亨普遍都在進軍汽車產業。

最早投資造車的房地產大亨要數王健林。在2016年,由於格力股東狙擊董明珠,使董明珠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受阻。隨後王健林相信董明珠的"判斷不會錯",於是慷慨解囊相助。

如果說王健林投資汽車是"助攻",而不是主攻,許家印投資FF則是實打實的"主攻"了,而且在數額上大幅超越王健林。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其實,恆大投資FF在消息之初就引發很多非議,最近賈躍亭與恆大撕破臉,在花光了恆大提供的首批認購資金8億美元後,於7月提出8億美元已基本用完,並要求恆大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之後,又於10月3日,在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

從結果上看,恆大投資FF,顯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相比之下,寶能這個"野蠻人"的做法則更加高明。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雖然寶能對萬科和格力的"野蠻人"行徑最終沒成,但對奇瑞的收購卻非常成功,寶能先是收購了奇瑞麾下的觀致。之後又出資近300億元人民幣,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並成為第一大股東,奇瑞的第一大股東,也從蕪湖市國資委變成了寶能集團。

雖然不知道是否構成國有資產流失,但就當下"混合所有制"成為政治正確的大背景下,估計也沒人去深究這個問題了。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相對於恆大投資FF,8億美元打水漂還被賈躍亭反咬一口,寶能對奇瑞的收購堪稱完美。而且性價比極高,畢竟奇瑞的家底,遠不是賈躍亭的PPT造車能夠比的。

準備進軍汽車產業的還有碧桂園,雖然碧桂園在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項目被當地官僚坑的很慘,但這並不妨礙碧桂園在汽車行業燒錢。在2017年10月,碧桂園在廣東順德以6.4億元拿下11.8萬平米的兩塊用地,而這兩塊地是明確只能用於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主的科技小鎮建設的。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根據文件披露,這兩塊競得人須在3個月內,引進產業創新聯盟會員企業至少5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以及至少1家由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發相關業務。要求競得人1個月內提供1個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的院士工作站,以及1個世界500強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入駐確認書。48個月內引進包括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方向的項目並全部營業。

因此,如果嚴格按照文件要求,碧桂園進軍新能源汽車已然是定局。

房地產商投資汽車堪稱急病亂投醫

從結果上看,就進軍汽車產業來說,除了寶能控股奇瑞這一步相對走的比較靠譜之外,恆大、萬達、碧桂園都做的比較一般,甚至還不乏恆大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子。

本質而言,恆大等房地產公司所面臨的問題是其過去大幹快上的發展模式與當今房地產業增長放緩、存量增大、監管空前嚴格的現狀不匹配的問題,理想的解決之道是產業升級。但是選擇產業升級將面臨轉型的陣痛和與對手客場競爭的劣勢,同時轉型升級也意味著要精耕細作,不可能像過去跑馬圈地一樣擁有可觀的毛利率。於是以恆大為代表各大地產紛紛涉足多元化經營,而這些領域大多數具有可觀的毛利率。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不知道是否因為互聯網品牌在智能手機上的成功,很多互聯網公司紛紛玩起了輕資產的把戲,開始搞互聯網造車,並形成了蔚來(騰訊、京東)、小鵬(阿里)、威馬(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陣營。

雖然互聯網造車未必靠譜,但互聯網公司的商業嗅覺是非常敏銳的,之所以出現這些互聯網汽車新貴,根源還是汽車行業被很多資本寡頭看好。

因此,房地產寡頭紛紛進軍汽車行業也就理所當然了。

誠然,資本是逐利的,企業拿出資源和金錢投入回報率大的領域似乎也無可厚非。但這種跨行業經營也意味著對風險的掌握能力在降低,同時也會在企業內部形成"牆內損失牆外補"的依賴症,甚至存在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風險。像恆大投資FF就是典型的急病亂投醫。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隔行如隔山。鐵流認為,像汽車這種重資產,需要相當多的資本和技術積累才能玩得轉的,並不是靠挖幾個人,燒多少錢就能一下子做起來的。特別是很多技術細節都是要經過大規模應用,甚至血的教訓後才能掌握的。而這些試錯成本,無論是房地產寡頭,還是互聯網巨頭,都沒有這個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去承擔。

鐵流認為,無論是互聯網造車,還是房地產造車,如果是像寶能那樣入股現有的成熟車企到還可以再看一看,如果是像賈躍亭那種玩法,十有八九要把錢賠光。

對於消費者來說,汽車不是一般的消費品,而是會影響使用者,乃至使用者全家老小生命安全的產品。

因此,對於房地產造車和互聯網造車,不知道各位網友敢不敢買,反正鐵流是不敢買的。

互聯網造車後 房地產寡頭掀起造車狂瀾 靠譜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恆大投資法拉第鬧劇折射部分大企業空心病
聯想是美帝良心 還是民族企業典範?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