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吃還是不吃?

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吃還是不吃?

對於動物內臟是否能吃的問題,現代人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種看法比較普遍,即認為動物內臟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吃了對心血管健康不利,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吃還是不吃?

其實,目前的研究顯示,日常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多少與心血管疾病沒有必然聯繫。美國新版《膳食指南》提出,人的血液中80%的膽固醇來源於肝臟器官,20%來源於食材。因此,不管是我國還是美國都已經把膽固醇的每日攝入上限值從膳食指南中去掉了。

實際上,動物內髒的營養不比瘦肉低。肝、腎、心、血等動物內臟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鐵、硒、鋅等,適量攝入可彌補日常膳食的不足,如16克豬肝可滿足成人一日維生素A的需要,72克可滿足維生素B2的需要,33克可滿足鐵的需要,45克豬腎便可滿足成人一日硒的需要。

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吃還是不吃?

不過動物內臟屬於「特殊」肉製品,如豬肝雖然營養豐富,但因是解毒器官,容易蓄積毒素,所以,購買內臟要到正規場所購買檢驗合格產品,不建議吃來源不明的內臟。食用頻率建議每月2-3次,每次食量不超過100克。

動物肝臟富含膽固醇,吃還是不吃?

對食用動物內臟,還應了解以下要點:

——動物內臟富含血色素鐵,是缺鐵性貧血人士補鐵的佳品,也是嬰幼兒、育齡女性、老年人等缺鐵高危人群預防貧血的佳品。

——動物內臟雖然營養豐富,但如果不是貧血缺鋅或缺乏維生素A,沒必要經常吃,完全可以通過均衡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

——動物內臟嘌呤含量高,痛風患者在痛風發作期及緩解期不宜吃,平時也要盡量少吃。

——有慢性病或血脂偏高的成年人因身體調節功能可能存在問題,也要盡量少吃。

——雖然肝臟的維生素A含量豐富,但孕早期攝入過量維A有致畸風險,而且肝臟容易蓄積毒素,所以,孕婦最好控制肝臟的攝入,想吃內髒的話,可以吃心臟類更安全的內臟來替代。

(國家公共營養師-龔慶芳)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頻繁跳槽,也許是患上了「職場多動症」
加堅果、添雜豆,喝粥養生的門道因人而異

TAG:大眾衛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