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放屁要慢,酒量要大:對越作戰,將軍對偵察兵提特殊要求

放屁要慢,酒量要大:對越作戰,將軍對偵察兵提特殊要求

作者:刺客無名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對越作戰時期,可以說是我軍很多偵察兵軍旅生涯中頭髮最長的時期

1

「放屁不能太急,要慢慢地放。」面對即將來臨的廝殺,一名將軍這樣囑託自己的偵察兵。

山那邊,越軍打冷槍、埋地雷、挖毒坑。從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挑釁達700餘次,入侵160餘處,打死打傷我軍民300餘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山這頭,一支全副武裝的偵察分隊集結待命。動員會上,將軍沒有慷慨陳詞和大喊口號,而是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分享經驗:你們在偵察敵情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講個不好聽的話,就是放屁也不能太急,要慢慢地放。現在大家都吃壓縮餅乾、喝涼水,很容易放屁。放屁當然是可以的,這是人的生理現象。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放屁千萬不能發出聲響,否則就會暴露我方的目標和計劃。

越軍在邊境線上埋地雷、挖深坑、插毒刺。我偵察兵抵近偵察時,前方標記指路的白紙被風吹到了另一頭,導致我軍誤入雷場

新兵怕炮彈,老兵怕機槍,事不經歷不知道。這名將軍抗美援朝時當營長,一次抵近偵察,就因為一個戰士放了個響屁,結果被美軍觀察哨發現,引來一陣轟炸,不僅沒有完成偵察任務,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2

兵馬未動,偵察先行。這是中越邊境的地形地貌決定的。

中越兩國的陸地邊界全長1300餘公里,地貫亞熱帶叢林地區,兩軍反覆爭奪的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無不山高、密林、谷深、路險。在有限規模戰鬥(空軍和導彈部隊不是主角)的背景下,偵察兵自然成為尖刀的刀尖。

因此,偵察兵可以說是最危險的。他們必須抵近敵防區前沿甚至縱深,執行拔釘子、抓舌頭、反滲透、伏擊等任務,充當部隊的眼睛。「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要求偵察兵必須具有過人的軍事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

傅平山夫婦是雙軍人,出征前與妻子合影,犧牲後妻子再未改嫁

對越作戰中,我軍犧牲級別最高的偵察兵、「一等功臣」傅平山無疑是萬里挑一的,他是「萬歲軍」中挑出的838名偵察兵之一。傅平山帶領的7人小組在「403」偵察行動中發生意外,一名越軍士兵被偵察分隊抓住後突然大聲怪叫,引來越軍數百士兵圍剿。

傅平山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來吸引敵人,幫助兩名隊友成功突圍。他僅憑一支67式微聲手槍、7發子彈,以及一天的口糧,與敵人周旋六天五夜。犧牲後遺體未能回國,據稱越軍將他的遺體澆築在烈士陵園中的水泥中。

從戰後統計情況來看,參戰的偵察兵是戰損最大的部隊之一。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理解,將軍為什麼要特意特意交代「不準放屁」:偵察兵在戰場上的任何失誤、大意、懈怠,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


3

除了「不準放屁」,有的偵察兵還被要求酒量要高。

邊境,對於國與國來說,是神聖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對於邊民來說,又是一衣帶水難以割裂的。在中越邊境,在越南一側有親戚的中國邊民佔了四成以上。

來來往往,必有懷藏。邊民自然成為敵我雙方收買、拉攏以套取情報的對象。一名偵察兵回憶,最大的障礙不是身體素質問題,而是酒量。邊境地區民風豪爽,喝酒見面得喝3壇碗,沒有大酒量很難同當地老百姓尤其是發展的「內線」打成一片,如果不能「一口悶」,酒都喝不到位,還能搞到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當時,不少參戰部隊經過整頓,是嚴格禁酒的。有一支部隊到雲南後接受地方宴請,主人再三勸酒,官兵就是滴酒不沾。最後,部隊領導帶頭一飲而盡,大家才放開。但酒量如同軍人的戰鬥力指數,是需要鍛煉才能增長的。不經常接受「實戰考驗」,除非他有天賦,否則酒量好不到哪裡去。

為了作戰需要,有的偵察兵不僅要練槍,還要「練酒」。老山主攻營營長臧雷曾回憶,「先讓衛生員把輸液的葡萄糖吊瓶和架子都準備好,自己就著一盤花生米開始喝,喝的是一種叫做芭蕉芋的薯類釀的烈酒,喝起來又辣又上頭,喝的打嗝甩頭,直到翻白眼不行了馬上輸液,輸上再來。經過兩個半月的酒精考驗,酒量大增,喝到了八兩還可以正常交流。


4

偵察兵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會排雷?抓俘虜?真正上過戰場的偵察兵,事前最想拍照,事後最想抽煙。

狹路相逢勇者勝,古來征戰幾人回。由於偵察兵的作戰特點就是短兵相接、你死我活,既然上了戰場,就要做最壞的打算。打死一人夠本,多殺幾人就賺。每個上陣地的偵察兵,都會多拍幾張照片,給親人、給戰友留下自己的音容笑貌。

公開武裝或隱蔽武裝的越南女民軍,在1979年自衛還擊戰中,一度成為我軍出境作戰後的一大困擾:殺,還是不殺?

客觀地說,和美軍交戰多年,並且學習過我軍游擊戰術的越軍特工,作戰較為勇敢,而且狡猾。我軍一名偵察兵回憶,他們在抓捕行動中看見草叢中一個人已經站了起來,手握一顆手榴彈在胸前拉,手榴彈屁股上冒出了煙,一身炸響,血肉橫飛。彈片擦到了我軍偵察兵的肩膀。如果不是他個子偏矮,並且蹲得快,很可能被這名越軍拖去墊背了。

更難以預測的是,越軍把婦女小孩也推上了陣地。有的偵察兵不到20歲,而且因為濕疹等原因經常不穿褲子上陣。越南女人為了誘敵無所不用其極。慈不當兵,一名越軍武裝婦女懷孕4-5個月,被我軍包圍後手槍上膛拒不投降。由於在越南女人身上吃了太多的虧,不得不將其擊斃,只打頭不打肚子……

戰鬥如此殘酷,很多偵察兵初次殺敵之後,最想做的事就是抽煙,戰士們稱這叫「事後煙」。有名戰士從彈匣袋側的小袋裡掏出「紅山茶」香煙,卻發現在涉水過河時,早已被泡得不成形狀。戰友掏了一支煙遞給他,他的手、嘴還有雙腳,都在不停的發抖。他大口大口的吸吞著煙,竭力鎮定自己。

1979年戰後總結,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分析教訓時說:越南民軍對我軍作戰,大姑娘、老太太都向我軍射擊


5

關於對越作戰中偵察兵的定位作用,有的人說叫「敢死隊」,是常規部隊中的「特種部隊」。後一種說法意思是對的,但並不準確,因為當時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特種作戰部隊,只能說是偵察部(分)隊。

偵察兵和特種部隊,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1988年以前,我軍特種部隊的雛形,叫偵察大隊、偵察連,還有其他參戰部隊自行組建的尖刀連、敢死隊、決死隊、射擊隊。他們擁有較好的裝備,官兵軍事素質也普遍較高,但還沒有受過系統的特種作戰訓練。

對越作戰中的我軍偵察兵。拍照和抽煙,是他們的最大愛好,箇中滋味只有上過戰場的人才懂

在十年輪戰的絕大多數時候,我輪戰部隊與敵人面對面、大規模的作戰較少,但無時無刻都得應對越軍特工的襲擾。為懲戒敵人、改善防禦態勢,我軍輪戰部隊也發起了很多次出擊拔點作戰。1986年10月,蘭州軍區47軍組織的「藍劍-B」拔點作戰行動,稱得上是特種作戰行動的一個探索。

1988年,廣州軍區出現了首支快速反應部隊(南國利劍),其承擔的正是特種作戰任務。這支部隊的基礎就是原先的廣州軍區偵察大隊。他們不但裝備了新型武器,而且開始接受特殊的生存訓練、武裝泅渡、傘降和機降訓練。此後很短的時間內,其他軍區的偵察部隊也被改編為特種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對披薩有多熱愛?專門研製「健康坡薩」,進入大兵食譜
丘吉爾地堡曝光9大秘密:地底設「人造太陽」,桌椅擺放奇特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