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在國企里煎熬的90後:99%的人,都在假裝過得幸福

在國企里煎熬的90後:99%的人,都在假裝過得幸福


在國企里煎熬的90後:99%的人,都在假裝過得幸福


1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女生的苦惱。

這位女生在畢業後,去了私企工作了一年,因工作不理想,遂辭職。

後來家裡托關係找了一份在國企的工作,在國企工作的一年半中,並沒有別人口中的那麼輕鬆,於是她想辭職,但又不敢。

她自述:經常會崩潰地大哭,然後過一會再裝作沒有事情的樣子,沒有人能傾訴。


有了這個辭職的想法,又很猶豫。怕大家覺得我太不知足,怕家裡人認為我好高騖遠。因為這份工作每月可以按時拿薪水,還有公積金,但是我總覺得很壓抑。


底下有不少人表示自己也處在這樣的狀態,大家都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掙扎,都不滿足於現狀,都渴望著拼搏與奮鬥,都渴望著改變和一個全新的生活。

但又沒能邁出步伐。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在國企里煎熬的90後:99%的人,都在假裝過得幸福


2

有一個人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我想說句實話:這一切都怪你自己沒本事,有本事的話,你早就走了。是不是?

雖然這句話有點扎心,但也不能否認它的真實性。

在一個工作上鬱郁不得志的焦慮,在這個信息高速發達的年代,遠遠勝於以往。

因為我們總能從微博、微信、或者知乎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生活。無數的人,過著你想過著的生活。

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地開始鬱悶:憑什麼別人就可以過著令人艷羨的生活,而我卻只能生存,苟且地生存。

面對每天呆板的生活,漸漸地開始麻木。但又不是不想要改變,只是因為生活彷彿在一個連環套里:

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你又被這份穩定的工作套住了。

而之所以被套住的原因,是你沒有能力、沒有信心去改變,但自己又不敢承認,逃避實際問題,囿於無能為力的迷茫中。

想起松浦彌太郎說過的一段話:


自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白天的很多事:或遺憾、或窩囊、或內疚。還有一些不願承認的事,或想儘快忘掉的事等。想著想著,不由嘆氣。可是如果不能直面這些失敗的,不完美的,半途而廢的、不順利的事,不願抱緊這樣的自己,不承認這就是自己的話,我們無法知道明天應該向哪個方向,怎樣走出嶄新的一步。

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正視自己的問題,不逃避。

3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虛假獨特性」,意思是我們常常會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的智商、情商、人品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

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即使不聽講、不做作業,只要期末衝刺一下就能有好成績,於是越發的不努力。

可卻不知道,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比自己優秀得多的人更努力,自己不過是只井底之蛙。

抱怨工作佔去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生命都被無意義的浪費,沒辦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用「情懷」來逃避責任……

卻從來不肯承認,這些不過是一個龜殼,用來遮掩自己的無能與懶惰罷了。

在《寫給想哭的你》這本書上,松浦彌太郎說,我們都需要有一種「不羞怯」的能力。

他是這麼解釋「不羞怯」的:所謂的「不羞怯」,指的是一種「勇氣」,一種「覺悟」和「不敷衍」的態度

你要有勇氣直面所有的問題,要有自己該進步的覺悟,還要有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而不敷衍的態度。


在國企里煎熬的90後:99%的人,都在假裝過得幸福


4

演講家博多·舍費爾說:

許多人寧可安逸地活著也不去追尋應有的幸福,不想選擇一種充滿活力的充實生活,僅僅因為他們畏懼困難,而那樣的生活態度是不正確的,他們無法體驗到生命的全部內容。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648:改變公式》也說:改變從來都富有挑戰,但在越來越不確定的今天,如果不能因時而變,很快就會有發展危機,甚至是生存危機。

如果生活讓你感到壓抑,那就勇敢地走出那一方天地吧。

畢竟人活到70歲才有兩萬多天,很多事,不做比做了更後悔。

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一個用寶馬當貨車的人告訴你: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這件事
寫給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你的努力,正在毀掉你自己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