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連續15年銷量第一的前國產牙膏第一品牌,連續12年舉債度日?

連續15年銷量第一的前國產牙膏第一品牌,連續12年舉債度日?

兩面針還在舉債度日?

很多事來不及思考,就這樣自然發生了。

今年4月,要不是上交所的一紙問詢函,除了在連鎖酒店裡偶爾謀面,很多人幾乎已經忘記了「兩面針」這個曾經熟悉過的品牌。

當時上交所關切的問題是:為什麼連續12年扣非凈利潤虧損?兩面針的盈利能力到底如何?

似乎是為了回應問詢,4個月後的8月17日,兩面針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8億元,同比下降18.31%;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212.28萬元,同比增長73.56%,創上市以來利潤增長的新高。

如果你以為兩面針的主營業盈利能力真的增強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10月10日,由兩面針發布的一則公告完美地解釋了為什麼這家公司最近利潤增長還在創新高:借款。

嚴格地說,這次還不是一般的借款,而是延期後高利息借款。

2016年,兩面針向「債主」東通公司借了3億元,雙方約定在今年10月10日還清債務,但是合約到期後,兩面針只還了1.5億,於是雙方經協商後決定,餘下的1.5億借款將延長一年,借款年利率為7.3%。

當然,向東通公司借款只是近年來兩面針眾多主業外的現金變現途徑,之一。

比如說,通過拋售重要金融資產中信證券的股票,兩面針這些年共實現收益近10億:

2011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77億元;

2012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18億元;

2013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5億元;

2014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2.58億元;

2015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400萬元;

2016年,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收益1.57億。

所以當上交所發來問詢函時,兩面針如實作答:盈利情況所以好轉,就是通過出售中信證券股票所取得的投資收益。

只是,主營業務沒有提高,只能通過不斷變賣金融資產給自己「續命」,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還能持續多久?


曾經的「國產牙膏第一品牌」

作為紅極一時的民族品牌,兩面針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比現在的本土牙膏第一品牌雲南白藥還早了20多年。

兩面針的前身是亞洲梘廠等5家小型肥皂廠,後來通過一系列整頓和改革,組合成日後名聲大振的「柳州市日用化工廠」。

1978年,柳州市日用化工廠成立牙膏車間,開始組建牙膏廠,並且研製出中國第一支中藥牙膏——兩面針中藥牙膏。

兩面針中藥牙膏是全國第一個提出「中藥牙膏」概念的牙膏品牌,趕上了第一波「品牌創新」的東風,很快稱霸了國內牙膏市場。

自1986年到2001年,兩面針牙膏連續15年產銷量排名國產品牌第一,2001年兩面針牙膏的年總產量甚至突破了四億!

按照2001年中國人口約12億計,全中國每三個人用過一支兩面針牙膏!

最風光的時候,兩面針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17%,僅次於美國寶潔公司旗下的佳潔士品牌。

2004年,兩面針風風光光地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牙膏企業上市第一股。

只是,快樂的日子永遠是短暫的,兩面針很快迎來事業的低谷。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從2006年開始,兩面針的凈利潤開始為負,從這時起一直到2017年,兩面針的利潤連續12年都在虧損。

在其他同行都在為如何佔領市場份額而努力時,進入資本市場的兩面針的融資能力顯著提升,手握資金的兩面針也迅速提出了針對性方案:多元化經營彌補主營業風險。

在這種經營思路的指導下,兩面針將上市募集的近7億元投入到多個投資項目中,這些項目橫跨了嬰兒用的紙尿褲、女性用的衛生棉、家庭用的洗滌劑、醫院類的中藥萃取等多個領域。

但是把雞蛋分散到多個籃子後的兩面針卻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幾乎所有分散裝的雞蛋都打破了!

2008年兩面針的年報統計顯示:在兩面針投資的8家公司中,僅有2家獲得了盈利。

而多元化經營導致主業產品研發跟不上的後果隨後得到懲罰性顯現:兩面針的市場份額一步步流失,到2016年,其市場佔有率已不足1%。

為了掩飾難看的業績,兩面針只能通過變賣資產,拆東牆補西牆,維持公司的日常經營。

一直到今年9月中,兩面針才宣布公司將告別多元產業,重心回歸做牙膏的「主業」。

但是,江湖變了,人心散了,曾經的國民第一國產牙膏想捲土重來,困難重重。


兩面針給民族企業的啟示

從國民第一國產牙膏淪落到舉債度日,兩面針的現狀難免讓人唏噓,但也給很多民族企業沉重的啟示。

其一,要學會在外虎內狼的市場環境中頑強生存。

兩面針牙膏衰落的直接原因是高露潔、佳潔士等跨國外資巨頭強勢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外資企業有多年成熟的市場運作經驗,資金雄厚,對國內品牌形成直接擠壓,國內品牌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們趁虛而入。

其二,所以,民族品牌必須學會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在研發和創新上多下功夫。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必須不斷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更新觀念,開發出市場需要的產品。在這方面,雲南白藥牙膏是個正面例子。反觀兩面針,多年來一直都在吃老本,沒在主業上投入更多研發力度,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當然會很快被別人摔在身後。

其三,一切存在感沒有變強的營銷都是耍流氓。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廣告高」的營銷社會,包括佳潔士、高露潔、雲南白藥在內的牙膏品牌都在利用各種渠道持續擴散影響力,加強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但兩面針這些年來在廣告上的投入非常有限,甚至多年前「一口好牙,兩面針」的廣告語都懶得換一下,精準營銷做不到,擴大市場影響談何做起?

好在經過這些年的兜兜轉轉,如今兩面針總算又提出回歸主業。所以,兩面針的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回來了,就有可能!

作者:電商君

(本文為電商報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最強颱風山竹把樓吹得搖搖晃晃,終於明白普通人根本不配住海景房
劉強東當村長一年後 村民都不知說什麼了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