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漢中國,在開疆闢土的過程中,文化和武力哪個貢獻大?

秦漢中國,在開疆闢土的過程中,文化和武力哪個貢獻大?

許倬雲

漢的中國已經凝聚為一個巨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複雜系統。其中,政治力量的滲透,達到了底層;經濟力量將全國納入一個巨大的網路;而文化發展的水平,經過共同使用的文字系統「書同文」,以及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正統。這三重凝聚,使中國不僅在內部走向堅實共同體,對外也具有強大的自衛能力和吸引力。

秦漢時代對外關係,應該可以分成兩層:一個是抵禦強大的北方游牧帝國——匈奴;另一個則是,秦漢中國如何與其他具有各自背景的族群相處。


長城沿線族群的混合和重組

匈奴本來只是北方草原上許多游牧民族之一。戰國時代,秦、趙、燕為了保衛北方邊境,都建築了各自的長城,以限胡馬的鐵蹄賓士。在對抗之中,北方若干共存的游牧族群,逐漸統一於本來居於東部草原的匈奴,然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游牧帝國。秦漢統一中國,在相當於今天內蒙古的高緯度,游牧和農業兩大帝國長久對峙。秦始皇將戰國時代北邊諸國的長城,整合為「萬里長城」,秦代北方的國防得以穩固,但是採取守勢,並沒有積極進攻。

漢武帝以前,中國缺乏戰馬牧場,因此不得不繼續採取守勢。沿著邊界,漢代開始建立許多駐防的基地,不僅有武裝部隊長期駐屯;而且在若干地區,例如今天的河套,開拓了移民的屯墾區,以民屯作為軍事保衛的後盾。歷史記載,這些民屯區聽從晁錯的建議:都是由政府事先規劃屯墾的小區,包括建築住宅、發展水利,甚至提供巫、醫的服務。從歷史文獻中,我們並不清楚總共有多少民屯區。不過,從所謂「六郡良家子」這一類的名稱,可以知道邊郡民間的子弟,其實已是戰士的兵源了。假如從河西走廊,延伸到遼東,這一條漫長的國防線,有數十個邊防戍軍,配搭民屯區。來自各方的戍邊百姓,經過屯戍的過程,毋寧說經歷了一次族群的混合和重組。

匈奴和漢廷之間,或戰或和,彼此學習,中國吸納了許多草原作戰的技術,胡漢之間,也有互市。漢室與匈奴單于常有和親,以維持和平。前後漢與匈奴長期對抗,匈奴內部分裂,終於離散。西走的北匈奴,遠離中國;留在草原的南匈奴和其他余部,逐漸漢化。在三國魏晉時代,漢化的匈奴後裔,居住在中國邊境,乃是「五胡」中首先進入中國的競爭者。

西北方面,匈奴強盛,大月氏西遷,賀蘭山下,青藏高原山麓的草原就由西羌居住。這一藏緬語系的牧羊族群,終兩漢之世沒有建立國家,只是分成許多部落散居山坡和草原。東漢時代,羌人竟成主要的邊患,漢、羌衝突不斷。中國通西域的道路上,羌人和中國的河西四郡共存,逐漸轉化為農牧兼顧的族群。東漢末季,漢戍軍將領董卓和羌人合作,居然奪取漢廷政權,結束了東漢帝國。三國鼎立時,蜀漢的武力,也頗為依賴西羌的兵源和羌麥的供應。

同時,中國通西域,是為了斷絕匈奴的「右臂」。經過張騫、班超等人在兩漢前後的努力,開拓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通道。由河西走廊延伸到天山南北路的通道,稱為「絲道」。經過絲道,中國取得了許多新的事物:「天馬(伊犁馬)」、葡萄、西瓜、胡椒等。而且中國長期因為外銷絲帛,獲得巨大的盈利。中國、西域和匈奴之間,失敗的軍隊、掠奪的戰俘、移動的人口,也使三個地區的人群都增加了前所未見的基因。不僅北方胡人(匈奴、東胡、丁零、羯等),還有居住在西域的塞人(西方稱為斯基泰的中亞人種),均有與中國內地人種混合的記錄。


用「軟實力」吸納周邊族群

對於東方、南方和西南,秦漢的擴張則是另一番面貌。前面曾經提過,從秦代開始,中國發展了涵蓋全國的道路網。其中不少幹道,是由政府開發的,例如,秦始皇的馳道,有一定的寬度、厚度,且經常維護。在主幹線之外,有許多分岔,像樹木枝杈一樣,延伸到全國各處。秦代和漢初,設置郡縣遍於全國;但是,許多郡縣的治所,大都是在主幹道上;政府的政令,並沒有真正有效地深入到交通網路的末端。在東方,例如浙江、江西南部、安徽南部,都還有許多戰國時代的原居民居住,他們的族屬相當複雜。在南方,長江以南和四川盆地,沿海許多地區,政府不能直接控制。這些地方的居民,雖然在戰國時代就經過楚國和秦國的統治,接受了相當成分的中原影響,還是具有很強的地方性。廣大的西南,山地崎嶇,族群甚多,來源更為複雜。楚國大將庄嶠曾經以武力進入今日滇池地帶,卻沒有建立有效的控制。以漢代整體的帝國而言,在原戰國七雄疆域之外,只有點的控制。除此以外,漢廷統治的線狀網路也還不夠深入;大半個南方還有許多有待填補的空間。

中國北方地區,已經有發達的農業、活潑的商業和先進的文化水平。用今天常用的詞句:這些都是「軟實力」,相對於南方和西南散居的族群而言,中原漢廷代表的涵化力,足夠一步一步地將分散在湖沼、河流、山地的族群吸納為中國的一部分。一般言之,在幹道上的郡縣治所,可能也是深入腹地的經濟中心。商販將中原出產的商品,包括鐵器、紡織品、工藝品等等,販賣到少數族群的地區。漢廷政權發展的形態,大致是沿著水路的河谷和陸路的山埡,再從大河河谷延伸到支流,溯流而上,進入更深的山地。如此一步一步,中國的行政權和經濟、文化力,填補主道以外地區的空間,將這些地區,收入中國政令和文化的涵蓋區域。


南方漫長的融合過程

整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西漢時代,第一步的發展是在今日浙江、安徽、江西等處,例如會稽、豫章,第二步則是進入福建,設立幾個據點,例如閩和侯官,第三步則是繼續秦代在廣東已經開始的擴張,將南越歸入掌握。這些地區,籠統言之,都是廣義的「百越」族群居住地。秦代的征服,大致只是名義上,建立了若干郡縣治所,經歷兩漢長期的發展,方得有效地控制整個地區。

漢廷在東南部的擴張,沒有花很大力氣,因為這地方已經有相當多的北方居民,他們和原來的居民混合居住;原來居民在戰國楚、吳、越的統治之下,也已經吸收相當程度的中原文化。漢代完成對這地方的全部控制,頗得早到移民的幫助。漢政府不僅以中原移民充實東南,而且將若干百越的族群往北遷移到人口較少的地區。強迫移民的手段,其實相當的殘酷,浙江的甌越,就有數十萬人北遷。究竟有多少人到達目的地,歷史沒有記載。

秦始皇留在南越的部隊,在漢興之後,其將領(原籍趙國的)尉佗自立為南越王。漢廷容忍南越存在兩代之久,然後才以大兵征服了南越。南越涵蓋的地區,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延伸到交趾、今日越南的北部。從兩湖到五嶺之間,那片廣大的湖泊、沼澤和山陵地區,在西漢時代也只有幾條主要的南北通道而已。經過兩漢的長期發展,這些政令所不至的山區,才逐漸融合於帝國的疆域之內。當時兩湖的五溪蠻等少數民族,為了抵抗漢人的侵入,有過數百年的鬥爭。真正地將廣大南方地區,吸納成為中國的領土,還需要三國和南朝,漢人不斷地移民。

今天的四川、貴州和雲南,在漢代是西南夷地區。這些地區居民的族群成分非常複雜。以今天中國西南部的族群而言,包括了漢藏語系以外的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秦漢時代,這些族群並沒有組織為國家,最大的不過是一些部落群;雖然在中國典籍之中,他們的領袖也帶著「王」的稱號。他們對中國內地的知識,也非常隔閡,例如貴州的夜郎,還曾詢問漢廷的使者,「漢與夜郎誰大?」漢代對於西南,本來也沒有急切併入版圖的打算,只是因為要打通西域,聽說從西南中國到西域,有方便的快捷方式,才通過已經移入四川的居民,開始經略西南夷。

不過,終兩漢之世,漢廷的郡縣也只是稀疏分布。三國時代,諸葛亮南征後,才對西南地區建立了有效統治。三國競爭,蜀漢據有四川一地,人力、物力都不足以維持長期抗爭的情勢。諸葛亮不得不大舉南征,將西南的資源和兵員,收為己用。在南征後,有不少西南族群的領袖(例如孟獲),歸順蜀漢,擔任高官。諸葛亮《後出師表》列舉西南少數民族的軍隊,他們已是蜀漢武裝力量中重要的部分。中國的大西南(包括四川、雲、貴)物產豐富,不僅對蜀漢提供許多資源,在此以前和以後,來自西南的茶、鹽、銅、鐵和無數藥材,於整個中國都有裨益。當然,漢人秉持強大的文化和經濟力量,才能吸納西南為中國的一部分。更值得注意者,從四川經過雲貴,成為中國和今天中南半島及印緬地區的通道,使中國對東南亞和印度洋邊緣,開拓了新門戶。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皇家賽馬會竟有人根據女王帽子下注,伊麗莎白二世曾贏數千萬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