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電影關於狙擊手的設定:連打十幾發子彈而不用裝彈的情況存在嗎?

電影關於狙擊手的設定:連打十幾發子彈而不用裝彈的情況存在嗎?

文 |劉萌

提到遊戲與電影中的狙擊手,我們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一名持槍者隱蔽在其他人無法察覺到的地方,比如草叢或城市的斷壁殘垣中,靜靜等候著敵人的出現。當目標進入瞄準鏡的十字線,他輕輕扣動扳機,長長的槍管噴出致命的火焰,敵人應聲倒在血泊之中。於是,狙擊手在屏息凝神之間,悄無聲息、乾淨利落地完成了精確殺戮……

的確,現實中的狙擊手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都會先隱蔽好自己,再瞄準目標,他們也個個都是百步穿楊、槍法高超的射手,但關於他們的事情只有這些嗎?在電影和遊戲中頻繁出現的狙擊手和他們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和戰術與現實又是否相符呢?下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電影《兵臨城下》劇照,影片中的德軍王牌狙擊手埃爾溫·科寧格正走出掩體


《兵臨城下》:虛構的對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上,狙擊手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績。表現東線狙擊作戰的電影中,最為國內觀眾熟知的就是《兵臨城下》,然而,此片對雙方狙擊戰術的描述其實並不準確。

讓我們先看看片中對決的雙方以及他們所使用的武器:蘇軍王牌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使用莫辛-納甘M1891/30式7.62毫米狙擊步槍,裝備PU式3.5倍瞄準鏡;德軍王牌狙擊手埃爾溫·科寧格少校,使用毛瑟Kar98K式7.92毫米步槍,裝備ZF42式4倍瞄準鏡。其中,毛瑟Kar98K式7.92毫米狙擊步槍裝備的瞄準鏡種類繁多,包括4倍、6倍和8倍瞄準鏡。得益於先進的光學瞄準鏡與精湛的專業訓練,德軍狙擊手追求的射擊距離也更遠。相比之下,蘇軍狙擊手更重視600米以內的射擊,而德軍狙擊手更重視800米以外的射擊。這一點,片中的刻畫大體是準確的。在真實的歷史中,王牌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確有其人。他隸屬於蘇軍第248步兵師第1047步兵團第2步兵營,最終軍銜為上尉。但是,從歷史照片上來看,他的M1891/30步槍裝備的是PEM式4倍瞄準鏡,而不是電影中的PU式瞄準鏡。

正在維護毛瑟Kar98K式 7.92 毫米狙擊步槍的德軍狙擊手(右)

再來看看電影中雙方所使用的狙擊戰術,單說最後的對決中,蘇軍政委以自我犧牲的方式,誘使科寧格少校開槍。科寧格少校以為自己擊斃的是扎伊采夫,走出隱蔽處後,才發現自己上當了。扎伊采夫以極其「酷炫」的姿勢站在他的面前,一槍將其擊斃。這種浪漫的描述當然是不切實際的。在己方沒有控制或打掃戰場以前,狙擊手極少會走出隱蔽處,前去確認擊斃的目標。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附近是否有其他一直保持沉默的敵軍狙擊手,大搖大擺地走出去,無異於「找死」。通常情況下,狙擊手的戰績都是由配發雙筒望遠鏡的觀察手,或前往目標倒斃地點的巡邏隊來確認的。在科寧格少校暴露目標後,扎伊采夫沒有在隱蔽處狙擊,而是堂而皇之地進行面對面地射殺,這純粹是藝術的誇張。另外,為了幹掉一個狙擊手就出動另一個狙擊手沒日沒夜地蹲守,效率太低,而且很不現實。現實中,更可能採取的策略是動用大炮把狙擊手藏身的地方徹底夷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真實歷史當中,根本找不到所謂德軍狙擊學校校長科寧格少校。而且,在德軍中,即便是王牌狙擊手,軍銜能晉陞到士官就已經是上限了,只有蘇軍才會將狙擊手晉陞至校級軍官。現在來看,扎伊采夫擊斃的所謂德軍王牌狙擊手科寧格少校,很可能是蘇軍宣傳部門編造出來的人物。也就是說,電影中兩個王牌狙擊手對決的戰例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拯救大兵瑞恩》:被迫設定「無限彈藥」

《拯救大兵瑞恩》是國內觀眾最耳熟能詳的戰爭電影,甚至可以說是使二戰狙擊手形象深入人心的開先河之作,但這個經典電影中關於狙擊手和狙擊戰術的某些橋段也並不是很真實。

電影中,美軍遊騎兵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極富個性,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會一邊狙殺德軍,一邊念誦《聖經》進行祈禱。片中,傑克遜裝備的是斯普林菲爾德M1903A4式7.62毫米狙擊步槍,裝備M-73B1式2.2倍瞄準鏡。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傑克遜是個左撇子,用左手扣動扳機和拉動槍栓。然而,在影片最高潮的鐘樓之戰中,他一口氣發射了十幾發子彈,卻從未進行過裝彈,這對彈倉只能容納5發子彈的M1903A4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大部分的栓動步槍都是通過整裝的橋夾裝彈,而M1903A4卻要一發一發地裝彈,可能正因為如此,擔心拖慢電影節奏,導演給他的步槍設定了無限子彈模式。這部電影中還有個著名橋段,即傑克遜的子彈從德軍狙擊手的瞄準鏡中穿過並將其擊斃。出現此類事件的概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有資料稱在越戰中確實曾經發生過。

在影片中,與傑克遜對決的德軍狙擊手使用的是毛瑟Kar98K式7.92毫米狙擊步槍,裝備ZF42式4倍瞄準鏡。其槍身包裹著粗麻布,不但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狙擊手可以穩定持槍,也能對狙擊步槍進行偽裝,以免反光而暴露目標——如今在槍身包裹一層布料已經成了影視中狙擊手的標配。真實歷史中,諾曼底戰場德軍狙擊手的表現要遠遠優於美軍狙擊手,曾給盟軍部隊的快速推進帶來很大的麻煩。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胡宗南軍事生涯的「巔峰」,最終卻只是個「一個華而不實的勝利」
英國皇家賽馬會竟有人根據女王帽子下注,伊麗莎白二世曾贏數千萬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