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難以形容的美!尼康2018年度「Small World」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難以形容的美!尼康2018年度「Small World」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11日,尼康公布了第44屆,暨2018年度「Small World」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再次令人嘆為觀止,揭開了肉眼所隱匿的絕美的微觀世界。為什麼說再次?因為兩周前尼康已經公布了「Small World in Motion video contest」的獲獎作品【點擊回顧】。

尼康公司傳播經理Eric Flem說:「並非所有人都欣賞這些小生物,尤其是昆蟲。通過顯微攝影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全新的美麗世界。就像是發現了海洋表面下的世界一樣。尼康微觀世界攝影大賽已經進入了第44個年頭,每年我們都會被這些獲獎作品震撼到。」

此次大賽的第一名授予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Yousef Al Habshi,他的作品是亞洲紅棕象甲的複眼和周圍的綠色鱗片。Al Habshi說:「拍攝中最大的挑戰是在沒有過度暴露皮膚和鱗片的情況下將黑色身體顯示在黑色背景上。」他通過控制與對象的背景距離和嫻熟地使用燈光以及採樣位置實現了完美的平衡。

Al Habshi說:「由於色彩的多樣性以及昆蟲眼睛中的線條,我感覺我自己像是正在拍攝一系列的珠寶。」

第一名作品:亞洲紅棕象甲的複眼和周圍的綠色鱗片,作者Yousef Al Habshi使用20倍放大率來拍攝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這種類型的甲蟲尺寸通常小於11毫米,常見於菲律賓。

近距離的蕨類植物:第二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蕨類植物形象(產生並包含孢子的結構)。作者是巴拿馬的Rogelio Moreno,以放大10倍拍攝的。這張照片使用的圖像堆疊和自體熒光技術合成的。這種技術需要使用紫外線照射囊群。每種顏色代表囊群內每個孢子囊的不同成熟階段。

第三名是沫蟬蛹在自己吐的「泡泡房」中,由美國伊利諾伊州的Saulius Gugis以5倍放大拍攝而成。在沫蟬蛹建造「泡泡房」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這些唾液分泌物。它用這種唾液混合物產生的泡沫物質來躲避捕食者,使自己免受溫度波動的影響並保持濕潤。

土耳其的Can Tun?er拍攝放大5倍的孔雀羽毛獲得了第四名。

第五名的照片是名為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的蜘蛛胚胎,胚胎表面呈分紅色,細胞核呈藍色,微管呈綠色。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Tessa Montague博士以放大20倍拍攝。

第六名的作品來自巴黎治療學系視覺研究所的Hanen Khabou 。作品內容是靈長類動物視網膜的中央區域 ,40倍。

人的眼淚放大5倍的照片獲得第七名。作者是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病理學與藝術系的Norm Barker。

第八名是芒果種子象鼻蟲。作者是西澳大利亞政府初級工業和地區發展部的Pia Scanlon。

安全全息圖的近距離視圖排在第九名。作者是希臘的Haris Antonopoulos 博士以放大10倍拍攝。

排名第十的作品是秸稈上的花粉。由匈牙利潘諾尼亞大學的Csaba Pintér博士以放大3倍拍攝。

經歷細胞分裂的人成纖維細胞,肌動蛋白(灰色),肌球蛋白II(綠色),DNA (洋紅色),該作品排第十一名,作者是范德堡大學的Nilay Taneja和Dylan Burnette博士以60倍拍攝。

第十二名的作品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Luciano Andres Richino,他的作品是放大20倍的蝴蝶翼鱗。

第十三名的作品來自華盛頓的Charles Krebs,作品為放大5倍的橡子藤壺。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理學系的Andrew Moore和Erika Holzbaur博士的作品獲得了第十四名,他們的作品是放大100倍拍攝的非洲綠猴細胞(COS-7)染色的肌動蛋白和微管。

第十五名:義大利蜜蜂背部的瓦蟎破壞者,由法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CIRAD)的Antoine Franck在留尼旺島聖皮埃爾拍攝。

Salk研究所的Amanda D. Phillips Yzaguirre 博士獲得了第十六名,她的作品是放大10倍的小鼠輸卵管脈管系統的照片。

澳大利亞墨爾本幹細胞和癌症系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的Caleb Dawson獲得了第十七名。他的作品是放大63倍的哺乳期的乳腺組織:充滿乳汁的球體(紅色)被能擠壓出乳汁的細小肌肉細胞(黃色)和負責監測感染的免疫細胞(藍色)包圍。

排名第十八的作品是氨基酸晶體(L-谷氨醯胺和β-丙氨酸)照片。作者是美國紐約的Justin Zoll以放大4倍拍攝的。

一隻亞洲大黃蜂與其毒刺上的毒液取得了第十九名。作者是法國列日省的Pierre Anquet以放大6.3倍拍攝。

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的Nicolás Cuenca 和 Isabel Ortu?o-Lizarán博士以放大40倍拍攝的人類視網膜照片獲得了第二十名。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中山大學張力團隊鼻咽癌免疫治療研究獲突破
新研究:想要減脂,應該早飯晚吃,晚飯早吃?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