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大家都去過很多地方旅遊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過大同,那裡是一個很有歷史氣息的地方,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同。大同位於大同盆地中心,位於山西省北部。距離北京約380公里,距省會城市太原350公里。在中國古代,大同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也是漢人經常與華北少數民族交往的地方。大同曾是北魏時期(公元386年 - 公元534年)的首都。明清時期,該市正式成為省政府的中心,明代初期的高城牆被加固。然後下面是我們去大同一定要去的地方。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梧州山南麓十里河畔。雲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之一,據說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佛教洞穴藝術,擁有53個洞穴,其中包含可追溯到5世紀和6世紀的超過51,000尊佛像和佛教石刻。它是中國四大最著名的古代石窟藝術珍品之一。其他三個是莫高窟的敦煌,龍門石窟,洛陽的麥積山石窟在天水。2001年12月14日,雲岡石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九龍屏風牆

九龍屏風牆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河陽街。九龍壁是一種屏風牆,有九種不同中國龍的浮雕。這種牆壁通常出現在中國的皇家宮殿和花園中。屏風牆是漢族傳統建築牆內的一座豪宅,用於遮擋視線,既保護隱私,又能展現吉祥的祝福。大同九龍壁是在明朝第一個皇帝政權期間建造的。它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朱貴的住所門口的屏風牆。它長45.5米(150英尺),高8米,寬45.5米,是中國最古老,規模最大的琉璃瓦九龍壁。然而,由於其完美的建築和工藝,它仍處於完美的狀態。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它以其釉面磚而聞名,在這個細節視圖中可以理解。426釉面磚專門用五種不同的顏色燒制而成,底部綠色波浪的精緻設計如海,藍色背景如天空,白色如雲。牆上的九盞龍正在生動地表達他們不同的動作,從海中升起,追逐神秘的太陽,具有控制自然力量的超自然能力。這些九條龍塗上了不同的顏色,就像快速向上飛行一樣活潑。龍之間的間隙充滿了石頭和浮草。牆的底部雕刻了41組兩條龍與珍珠一起玩的圖片。牆上的腰部配有75塊由彩色釉磚組成的緩解物,收集栩栩如生的牛,馬,羊,狗,鹿,兔子等。兩條兇猛而多彩的龍在雲和水之間傳播,在它們之間追逐著一顆火焰般的智慧之珠。這些龍腳上只有四個腳趾,因為五指龍是為皇帝自己保留的。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懸空寺

懸空寺建在懸崖(距離地面75米或246英尺)的山上。 在大同的衡山上,它也是山區最著名的景點。懸空寺是一位名叫廖然的僧人建造的,在衡山一千多年。經過多次修繕,懸空寺規模宏大,成為中國懸崖上罕見的高海拔建築。這座寺廟倚在陡峭的山面上,面向深谷,以獨特的方式建造,建築物由堅固的木柱支撐,插入山體切割的洞中。從遠處看到它,你會發現它奇蹟般地懸掛在半空中,因而得名「懸空寺」。遊客可以沿著陡峭的石頭路徑向上走,參觀寺廟中約40個精緻而獨特的大廳。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這是一個特殊的修道院,你不僅可以找到佛教的元素,還可以找到道教和儒家的元素。這座寺廟共有40個大廳,共有80個雕塑,由銅,鐵,陶土和石頭精心雕刻而成。洞穴和大廳通過蜿蜒的走廊和橋樑相連。參觀懸空寺將是一個愉快的冒險,同時這座建築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教與文化的完美結合。懸空寺設計巧妙,大膽建造。方法是在懸崖上鑿出一個水平洞,然後將一個橫樑穿過懸崖上的洞,最後將木板和柱子放在橫樑上,以建造各種橫樑框架和屋頂。欄杆位於懸崖外的所有建築物周圍。

從山頂看,遊客可以在遠離懸崖的建築物下看到一些即將到來的木杆。這些木杆設置用於保護建築物。寺廟從北到南隨意排列,內部有一個虛張聲勢,沿著懸崖的面部建有迂迴的棧道。梁架上下和諧,欄杆相互連接,具有適當的密度,如一個整體質量。從建築物看,它看起來好像面對深淵; 從山谷底部看,懸崖高聳如彩; 從山谷的另一側看,它看起來就像懸崖上的一隻年輕的飛鳳。它就像木板路懸崖上的銘文所描繪的那樣,人們比大自然更有創造力。2010年12月,它被列入「時代」雜誌,成為世界十大最奇怪的危險建築。

華嚴寺

作為大同的另一個必看景點,華嚴寺的綜合體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的西南側。它得名是因為在寺廟的南側有一個叫華岩洞的洞穴。華嚴寺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遼(916-1125)和晉(1115-1234)朝代的寺廟。關於修道院最初建造的那一年沒有歷史記錄。有人說它建於唐代,有人說是北魏。目前最受歡迎的建築年代是遼代。遼代建於907年 - 1125年,是當時佔主導地位的皇家祠堂。

然後它在戰爭中被摧毀。在金正日的1140年,寺廟被重建。在遼末戰爭期間,該寺廟被部分摧毀,並在晉朝天泉三年(1140年)重建。之後,它經歷了戰爭和失敗,上升和下降的時間。它是在明代宣德和景泰(1368-1644)的統治時期重建的。明朝中期(1368年 - 1644年),寺廟分為兩部分,上華岩寺和下華岩寺,每個都有自己的寺廟門和結構。上層被稱為大殿,有五座大明王佛像,下層被稱為佛經寺,裡面有一個約18,000冊佛教著作的圖書館。經過幾次清修(1644-1911),寺廟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懸掛在山上的寺廟見過嗎?來大同看看經歷過摧殘的歷史景點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政府部門多次撥款用於修復和保護這座寺廟。1961年,它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點。1963年,上下寺廟被整合為一體,並被統稱為華嚴寺。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華嚴寺變成了博物館,這就是為什麼寺廟中的建築,雕像,遺產在這場革命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現在,華嚴寺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遼代修道院。 怎麼樣,看到這些是不是感覺很激動,這些景點都有經歷過歷史的摧殘,到了今天,這些景點已經是國家板胡的對象了。看到這些,你難道不想要去看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道 的精彩文章:

抖音反映出的人性,毀了中國所有的景區,看到這些,你還點贊嗎?
古代「國慶」什麼樣?「國慶節」為啥是十月一日?

TAG:旅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