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長:孩子回家總喊餓,老師您就不能看情況多喂喂嗎?

家長:孩子回家總喊餓,老師您就不能看情況多喂喂嗎?

原標題:家長:孩子回家總喊餓,老師您就不能看情況多喂喂嗎?


小區里時常看到追著孩子喂飯的長輩,孩子在前面吃一口玩一會兒,每次吃完都要花費半小時以上。也有家長向老師抱怨:孩子回家總喊餓,你就不能看情況多喂喂嗎?其實喂飯這事兒看起來小,長期堅持帶來的危害可是不小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喂飯?


1. 不利於獨立性培養


幼兒園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園裡老師會教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學會自己吃飯。而家長的持久喂飯,讓孩子失去了很好的鍛煉機會。不光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還會打亂老師對孩子的培養策略,得不償失。

2. 影響孩子的手口協調性


吃飯的時候,眼睛、嘴巴、手等器官是高度配合的,先用手取食物,再送到嘴裡。長期喂飯破壞了這個過程,孩子手部小肌肉得不到鍛煉,手口協調性也會變差。


3. 剝奪了孩子吃飯的樂趣


有的家長嫌孩子吃飯慢,總是在一旁催促讓他快點吃、大口吃,甚至忍不住就動手喂飯。其實吃飯本該是一件讓人心情愉悅的事情,一味催促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使孩子感到吃飯是一種負擔,體會不到樂趣。


圖片來源:攝圖網


4. 不利於注意力的培養


喂飯時孩子容易分心走神,東張西望;或者跑來跑去,摸摸玩具,看會兒電視。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時間久了,可能會影響他的專註力。


5. 還可能阻礙身體與智力發育


迫於大人的壓力,孩子只好一直拚命下咽。而囫圇吞棗式的結果便是容易積食,腸胃健康受到影響。此外吃得太飽,也會抑制語言、思維等大腦區域的活躍,影響智力發育。

如何讓孩子安心吃飯?


既然喂飯有這麼多危害,怎樣才能讓孩子自己積極吃飯呢?


1. 讓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多小朋友對家務活有濃烈興趣,家長做飯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讓他完成一些洗菜、倒水等簡單工作。這樣孩子吃飯時也會更有成就感。

2. 孩子挑食?用點小手段


有的孩子不愛吃蔬菜,我們可以把蔬菜和他愛吃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或者變換食物組合,以此吸引幼兒興趣。


如果這些方法不行,還可以用繪本故事來吸引孩子,比如《好餓的毛毛蟲》,裡面的圖片絕對很誘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3. 適當增加孩子運動量


活動開了才好消化,平時家長要注意讓孩子養成適量運動的習慣。比如飯後散步,不光能增強活力,還可以讓孩子的腸胃保持最佳狀態。這樣到飯點時孩子就有了食慾,自然會乖乖地吃飯啦!


4.規律飲食,家長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規律飲食,時間上盡量和幼兒園的時間相同,盡量少給孩子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且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5. 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


經常給孩子喂飯,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別人的習慣,沒有爸爸媽媽喂就不吃。所以家長要試著放棄給孩子喂飯,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鍛煉他的自主能力。


原來孩子吃飯有這麼多講究!現在家長們知道怎樣讓孩子正確吃飯了嗎?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就從不喂飯開始吧!


* 聲明:本文由好幼師原創,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內回復「轉載」。


培根幼教是一家專註於幼兒園教育的新媒體公司,致力於打造涵蓋園長、幼師、幼兒、幼兒園家長的新媒體矩陣,是中國幼兒園教育新媒體矩陣最具影響力的公司。旗下微信公眾平台有:園長傳媒、好幼師、培根幼師、幼兒故事盒子、幼教傳媒等,覆蓋全國約100萬幼教人群,持續傳播優質原創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培根幼師 的精彩文章:

TAG:培根幼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