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家族辦公室案例集

家族辦公室案例集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 《家族企業》雜誌

1

美國索羅斯家族辦公室

在全球投資與金融界大名鼎鼎的索羅斯,其主要資產來源於索羅斯自己創立的對沖基金的收益。由於索羅斯已經於幾年前退休,他把自己的對沖基金解散,剩餘資金退還給投資者,同時把自己賺到的超過200多億美元的資產轉換至自己設置的家族辦公室來重新設置投資政策和具體營運,改變為與自己以前風格完全迥異的運作方式。

索羅斯把兒子培養成家族的接班人, 同時僱傭了職業的投資人為自己的資產進行投資。

投資組合的標的在堅持全球宏觀投資的同時,也投資其他資產類別,包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等,在直接投資標的同時也投資其他的基金。

初步點評:即使是全球最牛的頂級職業投資家也需要設置家族辦公室,索羅斯的做法堪稱經典,突破了自己,是目前一個難得的家族戰略設計的案例,也是突出設置家族辦公室重要性的一個最好的「活廣告」。但未來家族辦公室的運行是否順暢、高效、達到百年傳承、富過三代的目標,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也依賴於下一代,以及合適的職業家族辦公室管理人的共同努力。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1/2月合刊 《家族辦公室第一課》作者芮萌、陳浩

2

希臘船王家族辦公室

希臘的兩個船王家族,其主要的家族資產都是希臘的私人造船和航運企業。兩個家族的船業產業在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過程中受到重創以後,各自拿出10億美元在紐約成立了一個雙家族共享型辦公室,主要的投資方式與標的是自營投資美國大盤股票。

已故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1906年1月15日-1975年3月15日),曾是世界首富。1968年10月20日,歐納西斯和前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肯尼迪結婚。

其原因是兩個家族的主要資產都固定在希臘船業上,所以希望通過獨立設置的家族辦公室來持有美國股票組合,目標是能夠對沖自己主營企業業務的行業風險、業務本身的低流動性風險和希臘的政治經濟風險。

初步點評:希臘船王設置家族辦公室的時間有點晚,遭受損失之後才想起來要改變,但幸好實力尚存,有轉化的空間;兩個同業務的家族一起設置一個為兩個家族共享的家族辦公室是比較合適的,也有合理性;家族辦公室的投資組合在初期能開發這樣的策略已經很不錯了,但中後期如果要提高收益率,需要更加分散風險,還需要投資亞洲、歐洲的市場,並且在投資標的的限制上需要特別界定「造船和航運」有關的上下游。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1/2月合刊 《家族辦公室第一課》作者芮萌、陳浩

3

中國潘石屹、張欣家族辦公室

潘石屹、張欣家族的主要資產是中國地產企業,他們也設置了家族辦公室,其主要的投資方式與標的是投資紐約的商業地產。

這樣, 他們的家族資產從中國分散到了美國。

初步點評:在他們成立家族辦公室的節點上,迅速布局了美國地產,有點類似主營業務本身在不同區域的多元化,也是投資戰略選擇之一。雖然中國和美國地產的相關程度不高, 但地產投資的特質基本是一樣的, 投資美國的地產會表現出低流動性、高槓桿、低收益等特徵, 因此家族辦公室的核心功效沒有發揮出來,只是沾了邊,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效果不會理想,未來還有許多提升和調整的空間。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1/2月合刊 《家族辦公室第一課》作者芮萌、陳浩

4

戴爾家族辦公室

戴爾(DELL)電腦是IT行業的一個傳奇故事,其開創了網路化銷售、製造電腦為一體的一個創新性商業模式,在當時很有競爭力,造就了他的成功。戴爾公司上市後,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通過高盛的私人財富管理部門管理他的財富。當資產規模逐漸增大時,和美國其它的現代家族夥伴圈一樣,他愈發覺得需要組建一個專業的團隊來「自行管理」。機緣巧合,在一次與高盛兩位高管午餐時,兩位高管談起出來創業,戴爾藉機邀請他們來為其籌建一個家族辦公室, 「站在他的立場」來辦事,這等於把兩位高盛合伙人從「賣方」變成了 「買方」。通過雙方合理的磋商,設定了工作與回報機制,兩位合伙人與戴爾家族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然後,他們共同花了較長的時間取得了一致的價值觀:既以長期資產增值為首要目的,又在其基本理念指導下尋找有能力的資產管理團隊來投資,構建了一個家族辦公室母基金的始發雛形。

可以說,MSD capital(戴爾家族辦公室)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投資型家族辦公室。在MSD Capital成立的近20年里,戴爾家族的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市場交易都是由這個家族辦公室負責完成的。(MSD官方網站。)

從1998年的4億美元起步,如今的戴爾家族辦公室在紐約、洛杉磯、倫敦均設有辦公室,聘請了100多名全職員工,管理的資產總值估計超過 130億美元。家族辦公室下設5個投資方向團隊:股票投資團隊,特殊機遇投資團隊(比如近年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就是一次特殊機遇,這個團隊投資了歐元區邊緣國家的國債),不動產投資團隊,私募股權投資團隊,co-investment (暫時翻譯成聯合、合夥) 投資團隊(這個團隊主要投資第三方對沖基金)。

重要亮點剖析:戴爾家族辦公室在資本市場的金融投資戰略運作不僅使得戴爾家族財富增值,同時還減少了戴爾上市公司業績波動所帶來的給戴爾整體家族財富造成的影響。比如說,2002年戴爾公司年凈利潤增長率為-42.8%(這為「家族企業」資產業績表現),而戴爾個人財富凈值年增長率為14.3%(金融投資所賺取的利潤抵銷家族企業所虧損的資產表現業績),從跨越10年以上的業績回溯統計,兩者(家族企業 VS 金融投資)關聯度很低,很多時間段內為負相關。

2013年,戴爾家族辦公室團隊幫助邁克爾·戴爾尋找資金和交易夥伴,收購其家族上市公司的股份,完成了戴爾公司的私有化。

這個策略,又屬於「家族企業」的狀態再定位,從「上市狀態」變為「非上市狀態」,同時,家族辦公室團隊也利用了「產業投資」的思路與操作手法,發揮了外部資本的槓桿作用,完成了家族戰略發展目標的再一次新定位。

這個案例,充分反映了家族辦公室團隊的全面性、靈活性與專業性,值得中國家族企業借鑒與學習,因為,戴爾家族也是與中國企業家們處在同一時期的家族。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8月刊《家族辦公室戰略投資官之多元化投資》 作者芮萌、陳浩

5

維氏基金

一個多世紀以來,維氏從來沒有從銀行借過一分錢,所有的投資資金都來自盈餘儲備;幫助維氏安然度過 「9·11」難關、反周期投資於營銷、創新和渠道,這些均是從長遠發展的戰略考量,只有構建了自有資金(基金)的運作體系— 也可以理解為 「家族銀行模式」的體系,才能在面臨危機時憑自己的力量化解,並有實力抓住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難得的戰略制勝點,實現「彎道超車」效果並一舉定乾坤。

創始人紀念款維式軍刀

2000年,維氏公司建立了維氏基金,該基金持有維氏90%的股份,其餘10%股份由埃爾森納家族的一個慈善基金持有。維氏公司不向任何股東分紅,每年利潤的90%作為盈餘公積金留在維氏基金,其餘10%通過上述家族慈善基金在瑞士及不發達國家從事公益慈善活動。

「這個基金對我們家族、對我們的公司都是一個里程碑。」埃爾森納四世解釋說:「它旨在幫助公司保持財務獨立,能夠可持續發展,確保公司財務實力不被代代傳承的過程削弱。我們看到過很多例子,在傳承過程中,家族成員對公司業務不再感興趣,他們要獲得大筆分紅,影響公司財務實力和長遠發展。我們十一個兄弟姐妹都是維氏基金的股東,但我們誰也不拿一分錢分紅。我們也要努力工作,才能拿到自己應得的工資。」

埃爾森納一世到四世。

埃爾森納家族內部早有成文規定,不應將公司的利潤盈餘、廠房和設備等看作家族的財產,而應將其視為受託管理的資產,但是這部分資產仍由該家族所控制。這就是從家族財富管理與家族辦公室運作理念演化而來的:控制資產和經營資產是兩個不同的運作理念,瑞士作為全球跨代財富管理最負盛名的地點,其財富管理的核心思想也被廣大的企業與家族所靈活應用。此基金也可視為其家族的「家族辦公室」,只是體現的法律體不同。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11月刊《路徑各有策略 成功殊途同歸》 作者芮萌、陳浩

6

比爾·蓋茨家族辦公室

1994年,比爾·蓋茨聘請邁克爾·拉爾森為其籌建並運營家族辦公室——瀑布投資。在2001年美國IT泡沫破裂之後,比爾·蓋茨的個人財富也隨之大幅縮水。但在隨後的十幾年中,通過他的家族辦公室蓋茨成功地將財富分散投資於各行各業。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從1995年開始,拉爾森負責營運的家族辦公室的投資複合年回報率高達11%,彌補了蓋茨在主營業務上不可避免的損失,在其個人與家族整體財富體系下,成功分散風險,實現了增值,持續不斷地優化了其家族財富結構。

這個動態的過程,在家族財富管理的專業術語里,被稱之為「財富的結構化」。

但比爾·蓋茨與許多的歐洲國家、美國、中國的第一代創業企業家一樣,會犯一個「感性的錯誤」——由於感性的信任,最初委託好友埃文斯夫婦管理其財富,並未設定正式的法律實體與組織結構,也沒有確定明晰的職責歸屬,缺乏透明的彙報程序、績效審核及監控機構,沒有對重要工作人員的資格標準進行審核(因朋友關係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不嚴謹、不科學、不專業的家族辦公室籌建過程,勢必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最終,埃文斯夫婦的不法行為不僅給蓋茨的聲譽帶來了負面影響,個人友誼也蒙受損失。

為自己的這個「錯誤」買單之後,比爾·蓋茨才意識到,應該花銷投入,開始自己家族辦公室正規的籌建發展之路——這經歷了從隨性的「個人化」到理性的「機構化」的發展過程。企業一般會經歷由設計「家族治理」到設計「家族辦公室的治理」的兩個階段,也是兩條科學交錯發展的運作路徑。

完整案例詳見2016年11月刊 《路徑各有策略 成功殊途同歸》作者芮萌、陳浩

7

傑弗·斯科爾的家族辦公室

eBay的聯合創始人傑弗·斯科爾的財富是通過一件事來創造的—那就是eBay公司的上市,一夜之間傑弗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那個時候對於傑弗而言意味著「我現在有這麼多錢我該做什麼呢?我如何才能保全這樣一大筆錢?」

「需要注意的是,那個時候傑弗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在擁有了這樣一大筆錢後,傑弗想到的是成為慈善家。

他成立了一個基金會,他賣掉了自己的一些股票,用賣股票的錢來為這個基金會提供最初的資本,同時他也成立了家族辦公室。這個家族辦公室不僅管理基金會的業務,同時也管理他自己的資產。」斯科爾的家族辦公室都大量運用信託來對不同的資產類別進行投資。舉例來說,斯科爾的家族辦公室在全球設立了120多個信託,對不同的資產類別進行投資,同時信託的運用也可以非常好地保護投資人的隱私。

完整案例詳見2018年7月刊

(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8年10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匠心:唯有不辜負,方能歸初心
要當最佳領導人,先當最佳追隨者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