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聯一加盟國,為吞併鄰國設立,當年與俄羅斯平級,如今成俄下級

蘇聯一加盟國,為吞併鄰國設立,當年與俄羅斯平級,如今成俄下級

一個國家的崛起,往往伴隨著戰爭與動亂,而沙俄應該算是最持久的一個了。300多年的時間裡,沙俄從一個小國擴張到了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後來的蘇聯、俄羅斯雖然國土有所變動,但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一的地位。

1991年,蘇聯解體時一共分出了15個加盟國,這個歷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實際上蘇聯曾有16個加盟國,只是這第16個後來成了俄羅斯的下級,如今依然屬於俄羅斯管轄。

卡累利阿共和國,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因為地處北極圈的緣故,卡累利阿的人口只有75萬,面積卻達到17萬平方公里,地廣人稀。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卡累利阿夾在俄羅斯與芬蘭之間,這是一塊爭議土地。上世紀40年代,卡累利阿的名字是「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地位上屬於蘇聯的一級共和國,與俄羅斯、烏克蘭是同級。

俄國面積雖大,但北部靠近北極圈,常年不凍港非常少,而偏偏最重要的聖彼得堡距離芬蘭太近,隨時都有被芬蘭威脅的可能,所以俄國佔領了芬蘭,從而獲得一個穩定的北方出海口。

1918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軍隊與紅軍打得火熱,芬蘭則趁此機會宣布獨立,脫離了俄國的掌控。蘇聯穩定下來之後,自然不能放任芬蘭這麼輕易地離開,於是打算將其重新收回。

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雖然芬蘭游擊隊依靠嚴寒阻擋了蘇軍的腳步,但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游擊隊只有3萬人,而蘇軍足足45萬人,在這麼下去芬蘭又是被重新佔領的結局。

1940年德國入侵蘇聯,蘇軍不得不回援本土,芬蘭免去了被侵略的命運,還趁機收回了被蘇聯攻佔的土地。

然而德國最終還是敗給了蘇軍和盟軍,1944年,蘇聯不僅擊退了德軍,還分出了一部分兵力進攻芬蘭,奪走了芬蘭10%的國土,即如今的卡累利阿共和國地區。

原本蘇聯是打算佔領整個芬蘭的,但戰後國際要重建新秩序,如果蘇聯此時發動入侵戰爭,必將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只佔領了卡累利阿。

蘇聯並不放棄,一直在等待進攻芬蘭的機會,甚至還給卡累利阿地區改名為「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準備找時間吞併芬蘭,並給其一級加盟國的地位。後來隨著北約與華約的成立,蘇聯更加沒有機會了,不得不放棄佔領芬蘭的想法。

既然沒有希望,那麼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的存在意義也就不大了,於是在1956年,卡累利阿被降級為二級共和國,歸俄羅斯政府管轄。

從俄羅斯平級變成了俄羅斯的下級,卡累利阿人自然是不願意的,還曾鬧過獨立,但奈何人口太少鬧不起來。蘇聯長期以來向卡累利阿轉移了大量俄羅斯移民,徹底改變了卡累利阿的人口結構。所以越到後來,卡累利阿鬧獨立的也就越小。

另一方面,芬蘭也想要收回被奪走的卡利累阿地區,但俄羅斯強大的國力令其希望渺茫。就算能夠收回,也只是一個俄羅斯人為主的卡利累阿,想要將芬蘭人恢復成主體民族,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延伸閱讀

世界最強叛軍,佔領首都趕走政府,此國被迫遷都,找幫手也收不回

索馬利亞現狀:三大勢力割據稱國,最久的已獨立27年,政府不敢管

此地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兩大國卻都不想要,最後被美國人插旗劃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衡,美女過剩想嫁中國人?這是冷戰時期的事了!
曾經7000萬人口小國,為了防止被鄰國吞併,如今人口1.7億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