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演義》諸葛亮臨死前,為何要在嘴裡含7粒米?

《三國演義》諸葛亮臨死前,為何要在嘴裡含7粒米?

原標題:《三國演義》諸葛亮臨死前,為何要在嘴裡含7粒米?


東漢末年,君王無道,宦官亂政,朝廷腐敗,民不聊生,許多人揭竿而起,天下大亂。在此亂世之中,湧現出了無數的英雄好漢,想要一奪天下,其中便包括了劉備。其實,倘若要說實力的話,劉備必定不是最厲害的,但是他有耐心,又喜歡結交朋友,因此吸引了許多有才能之人,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諸葛亮了。


諸葛亮本來隱居在深山老林之中,或許這輩子都不想要出世來管天下的爛攤子,但是劉備的三顧茅廬最終感動了他,使得他決定出山輔佐此人。在諸葛亮一次次的計謀之下,劉備從一個寄人籬下之人,逐漸成長為一個王朝的君主。但是好景不長,一次衝動,劉備就將蜀國的國力消耗了不少,就連他本人也與世長辭。



當蜀國的江山交到了扶不起的劉禪手中之時,便預示了他的終結。即使諸葛亮殫精竭慮,多次親自帶兵北征,最終依舊免不了失敗的結果,而他因此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之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在《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中記載,諸葛亮要求楊儀在自己死後,在口中含7顆米,這是為何呢?


古人之人崇尚夜觀天象,並且喜歡用星宿來代表一個人。也就是說,在天上,有一個星星能夠預示了諸葛亮的吉凶,而這顆星星的變化,不僅諸葛亮看的出來,一些有能力之人也可以,比如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


因此,當諸葛亮臨終之前,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回天了,但是他也知道司馬懿必定會夜觀天象,倘若他知道自己去世了,蜀軍必然不能全身而退。為了保障蜀軍的不受到重大的傷亡,諸葛亮想出了計謀撤退,但是這一切的基礎都在於司馬懿認為自己還活著,並且畏懼自己的能力,害怕有詐,不敢貿然出兵。



於是乎,諸葛亮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讓楊儀在自己死後,讓自己口中含著七顆米,代表著雖死猶生的意思。也就是說,倘若這麼做了,司馬懿看天象之時,只會知道諸葛亮大難臨頭,但是並不能判斷他的生死。這種一時的迷惑,可以為蜀國帶來逃亡的機會,這才有了後來的「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故事。當然,這些都是迷信傳說,對當今的我們來說,也許只是前人的杜撰罷了。不過,從中我們也能看出諸葛亮的機智與聰慧。


由此可見,諸葛亮對於劉備,對於蜀國有著莫大的恩情,即使到了臨死之際,他都不忘為蜀國進行考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左膀右臂,這大概是劉備之幸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蜀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他們名字相同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是文學家,另一個卻是土匪頭子
朱棣在北京奪了侄子皇位,為何卻在南京建報恩寺,向朱元璋報恩?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