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聲勢浩大的綠林赤眉起義,為何推翻了王莽卻鬥不過劉秀?

聲勢浩大的綠林赤眉起義,為何推翻了王莽卻鬥不過劉秀?

原標題:聲勢浩大的綠林赤眉起義,為何推翻了王莽卻鬥不過劉秀?


新朝末年,綠林赤眉兩大起義軍聲勢浩大,雖然推翻了王莽,但不久相繼被剷除覆滅。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君臨天下的是漢光武帝劉秀。究其失敗的原因可歸結為文化落後,政治經驗缺乏、根本不能克服他們流寇主義、無組織、無紀律的先天局限性。


綠林軍建立的更始政權覆滅後,對劉秀政權威脅最甚者當屬進入長安的赤眉軍了。由於缺乏組織性、紀律性,多為貧民、盜寇出身的他們看見富麗堂皇的宮殿,數不盡的珍寶美玉,花枝招展的美艷宮女,更是凶相畢露,搶劫財物,姦淫婦女,比之更始軍(綠林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百姓害怕,紛紛關上大門以求自保。外面的形勢更是嚴峻不堪。此刻劉秀已佔領山東大部分地區,扼住了他們東歸之路;隴西為更始叛將隗囂盤踞,截斷了西進的道路;巴蜀又為公孫述所佔據,南路也被阻斷。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正月,鄧禹率軍包圍了長安。由於赤眉軍燒殺掠奪,使得三輔地區的豪強地主和百姓紛紛結堡自守,不與赤眉軍供給。珠寶搶盡,宮室燒光,糧草殆盡,山窮水盡的赤眉軍,只得放棄長安,引兵西逃,沿終南山西入安定(今寧夏固原)、北地(今甘肅慶陽西北)。然而西進之路,並不是活路一條。

當他們逃到陽城、番須口一帶時,突遭暴風雪,坑谷皆滿,饑寒交迫,士兵多有凍死,再加上隴西魄囂軍隊的不斷騷擾,赤眉軍不得不東歸長安。缺衣少食的赤眉軍此時都還不忘發財,他們盜掘西漢皇陵,把珠寶器物洗劫一空。


為了以泄私憤,甚至「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礆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多行淫穢」((後漢書·劉盆子傳))。這等行為令人髮指。此時長安已落人鄧禹手中,經過一番苦戰,擊敗鄧禹,赤眉軍才重新奪回長安。此後杜陵豪強延岑與赤眉軍逢安發生交戰,鄧禹伺機率軍偷襲長安,結果又為赤眉大將謝祿所敗。



後不久,為赤眉所敗的延岑整頓兵馬,收集散卒,捲土重來,與赤眉軍大戰。由於更始降將李寶從赤眉內部倒戈,裡應外合,赤眉遂大敗,部眾被殺數十萬。時值「三輔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糧草問題再次凸顯。


此外,又有漢軍(此時劉秀已經稱帝)和地方豪強的襲擊,關中難以立足,赤眉領袖樊崇只得率部東歸。劉秀令馮異等先行佔據華陰、新安(今河南泥池東),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北),堵住赤眉軍東歸要道。若赤眉東撤,則以宜陽之兵向新安聚集;若南撤,則以新安之兵向宜陽聚集,互相增援,共同夾擊。

建武三年正月,赤眉軍東歸至華陰與馮異軍相遇。雙方對峙六十餘日,交鋒大小十餘次。雖是強弩之末,赤眉軍仍如困獸做最後掙扎,馮異雖儘力而戰,也只降服了劉始、王宣等五千餘人。正當此時,被赤眉軍打敗的鄧禹不顧東守宜陽的命令,也趕到華陰,要求和馮異一起攻打赤眉軍。


馮異認為赤眉軍主力勢強,只靠武力難以擊破。應當遵從皇上旨意,鄧禹等在東阻擊,而他自己從西面進攻,雙方夾擊,一舉而定,這才是上策。可是,鄧禹及其部將鄧弘,急於挽回面子,要求擊敗赤眉軍。他們拒絕了馮異的好意,一意孤行,率軍同赤眉軍展開交戰。


赤眉軍佯裝敗退,丟棄不少輜重。漢軍一見,以為又有財物可撈,於是不顧戰況,爭相搶奪。哪曉得掀開覆蓋物一看,竟是些豆子。再一戳,更失望,原來這些車上裝的都是泥土,只是表面覆蓋了一層豆子。眾人方知中計,正欲撤退。赤眉軍已乘勢發起反擊,鄧弘大潰。多虧馮異和鄧禹及時援助,赤眉軍才稍稍後卻。



馮異認為士兵受挫,軍心動搖,宜擇日再戰。哪知鄧禹求勝心切,不聽苦勸,又與赤眉軍展開大戰。結果被敗,死傷三千餘人。顏面盡掃的鄧禹與隨從24騎還詣宜陽,獻上大司徒、梁侯印綬,引咎辭職。馮異卻並不氣餒,整頓兵馬,堅豎營壘後又與赤眉軍約期再戰,一決雌雄。

為了確保會戰的勝利,馮異作了精心籌劃。決戰頭晚,他選派一些精壯士兵穿上赤眉軍服,喬裝成赤眉軍,埋伏在道路兩旁。天亮時,兩軍交戰,赤眉軍先派一萬多人進攻馮異軍的前部,馮異故意以少數兵力應戰。赤眉軍見漢軍勢弱,於是悉眾而出,馮異當即縱兵大戰。雙方激戰一天,太陽偏西時分,赤眉軍已氣衰力竭了。


在這種情況下,馮異命令預先埋伏在道路兩旁,養精蓄銳的士兵奮起襲擊。因為伏兵的服裝同赤眉軍相同,赤眉軍無法識別,倉促間不知如何還擊,立刻驚駭得全面崩潰。馮異乘勝追擊,大破赤眉於崤底,收降士卒及家屬八萬餘眾。樊崇率領部隊,且戰且退,到達洛陽西面的宜陽時,僅剩十萬餘眾。



然而他們面臨的卻是劉秀親率的御林軍,在此以逸待勞多時。轉戰千里,疲憊不堪的赤眉軍早已軍心渙散、兵無鬥志,只得乞降。劉秀答應不殺劉盆子等赤眉軍首領,接受了他們的投降請求。建武三年(公元27年),劉盆子(被樊崇等擁為建世皇帝)、丞相徐宣等幹將三十餘人肉袒而降,並向劉秀呈上了漢朝傳國玉璽,更始帝劉玄的七尺寶劍和玉璧。

自此,綠林、赤眉兩大農民起義集團均以失敗而告終。歷史證明文化落後,政治經驗缺乏的農民起義軍根本不能克服他們流寇主義、無組織、無紀律的先天局限性。每次生機勃勃的興起,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他們只是封建王朝迭替更新的奠基石。歷經苦難,獻出生命所換來的只是一個新的主人,一套新的政府,自己卻一無所獲。歷史就是這樣的殘酷無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花默吟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真正的兄弟,真情超越桃園三結義,天地為之動容!
明十六帝這四位是宮女所生,她們生前身份低微,死後才得享尊榮!

TAG:飛花默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