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塊能換15座城的「和氏璧」究竟是不是和田玉?

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塊能換15座城的「和氏璧」究竟是不是和田玉?

原標題: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塊能換15座城的「和氏璧」究竟是不是和田玉?


和氏璧的歷史起源


和氏璧——因廉頗、藺相如聯手完璧歸趙的故事,再到後來被秦始皇改造成傳國玉璽,而名聲大噪、享譽華夏文明至今。那和氏璧是怎樣一個由來呢?在探究和氏璧出生地之前,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歷史!


這要從距今大約2400年前的春秋時期說起,楚國有一個叫卞和[biàn hé]的琢玉高手,就是現在的玉雕高手,有一天他不經意的發現一隻鳳凰落于山中,卞和便篤信鳳凰所落之處必有祥瑞,所以他便進入深山探尋究竟,果不其然在一處山隘僻靜之處,憑藉卞和多年看玉經驗,他發現了一塊璞玉([pú yù] 即蘊藏著美玉但沒被切開的原石)。卞和異常興奮,他決定將這塊璞玉贈送給國家最高的君主——當時的楚厲王,厲王讓宮中專司雕刻的玉工查看,這玉工可能事先沒得到卞和的好處,怕卞和搶了他的風頭並得到厲王的重用,所以漫不經心的說這不過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嗎,怎麼可能是一塊美玉呢?大王,這卞和恐怕是想來騙賞的。厲王聽後大怒,你卞和想錢想瘋了,出名都到了不怕掉腦袋的地步,因此,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腳。卞和這個冤啊!本是一番美意,卻落個如此下場,哎!人生悲催到也是沒誰了!


就這樣一直到楚厲王死翹翹了,武王即位,這卞和仍然不死心再次捧著這塊原石去見新的君主武王,武王自己也不懂玉,所以就叫來了宮中的玉工查看,這玉工可能還是上回那位,一看是瘸腳的卞和又來了,所以依然信誓旦旦的說,大王啊,先王在的時候,這傢伙就抱著這麼一塊石頭來騙先王,沽名釣譽,奈我先王英明,一眼看穿他的圖謀,為了懲戒這種不誠信的人,警示天下百姓,就把他左腳給剁下去了,沒想到先王一死,這傢伙抱著石頭又跑來開始騙您了,您說此人是不是沒長教訓?楚武王一聽,頓時勃然大怒,看樣子第一次教訓還是不夠深刻啊,這回把丫的右腳也給我剁了——好嘛!卞和本來是想給當時的國家文物局進獻個寶貝,卻沒想到先後讓兩個國君一人剁了一隻腳,一個好端端完整的卞和,因為小人的幾句讒言,徹底的變成了一個四支不全的廢人,想像一下在農耕為主的社會大背景下,一個沒了雙腳的人,該如何生存?所以,封建社會的酷刑真是殘忍至極啊。



看到這裡,你怎麼看卞和呢?是不是有點缺心眼,被剁了第一隻腳後,還不漲教訓,仍然不改變方式方法,直至被剁了第二隻腳!致使後人每每看到這個這裡,無不為之扼腕嘆息。



回來繼續說這卞和,也是夠長壽的,楞把那兩個剁他腳丫子的先王,活活的都給熬死了,而卞和楞沒死——一直活到孫輩的楚文王即位,但卞和這回卻不敢抱著這塊石頭進宮了,因為他已經沒有第三隻腳讓文王去砍了。在得知文王即位後,他跑到那座發現美玉的山下足足的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干雙眼竟冒出了血。有人就把這一消息報告給了楚文王,還好這個楚文王不像先前兩位君主,聽信讒言,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漆靂咔嚓一頓砍——他派人去問卞和為何,卞和委屈啊,說:我並不是哭自己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破石頭,忠貞的人卻被小人讒言陷害成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文王心想,這個人被砍了兩隻腳,眼睛都哭出了雪,還這麼執著其中定有蹊蹺,所以命人剖開這塊原石。正如卞和所言,石頭之內果然包含著稀世奇玉,卞和至此才得以平冤昭雪——剖出的美玉因卞和而起,便以卞和命名——和氏璧。這就是和氏璧的由來。

這和氏璧自此後名聲大振,經歷多個朝代更迭,先後流落到不同國家,其間曾發生了文章開頭所講的秦國打算以15座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國廉頗、藺相如聯手完璧歸趙的千古佳話。



秦始皇的塑像在西安,陝西,中國,亞洲

和氏璧的歷史價值 為何價值連城

後來,在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下,秦朝秦王嬴政一統了天下,當上了始皇帝,便對流離的和氏璧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可能人都對得不到東西很神往,秦始皇也不例外,便派人四下搜尋和氏璧,最後還真就讓他派出去的人給找見了,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始皇帝,所以就命人把和氏璧改造成了印章,和氏璧完美進化成了傳國玉璽(現在可是破壞文物的重罪啊,哈哈)


作為秦朝帝國國威的象徵,刻上了秦朝丞相李斯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蟲鳥篆字(微信ID:debadeba456),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面。自此由和氏璧化身而來的玉璽就成了皇帝的寶印和天授皇權的象徵。在秦朝之後的數百年間,傳國玉璽成為中國歷史上被承認為正統帝國的條件之一,即使改朝換代時也不例外。從秦朝開始,共傳了1000多年。

和氏璧 — 即傳國玉璽的下落


秦始皇的塑像在西安,陝西,中國,亞洲的陵墓前


傳國玉璽直至公元936年的後唐李存勖,國破家亡後在宮中將所有貴重之物連同傳國玉璽一同投入火中然後自焚而亡,從此傳國玉璽不知所蹤。

和氏璧是不是產自新疆的和田玉?

當我們了解了和氏璧的歷史價值後,很多人都想知道賦予如此厚重歷史的和氏璧,究竟來源於哪裡(微信ID:debadeba456)?眾所周知新疆和田出產上等美玉,能讓秦國出15座城池換一塊美玉的和氏璧,是不是就產自新疆和田地區呢?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也是某些人刻意的誤導,故意謠傳和氏璧產自新疆和田地區!


這和氏璧產自哪裡,還得從發現它的人卞和說起,卞和是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楚國人,其生平活動地點基本上為湖北省地界,而他發現的和氏璧原石出處:據史書記載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的荊山山區,是湖北的名山,現還有一塊玉印岩,據說是卞和得玉處。

和氏璧不是和田玉,也不算上等的美玉,與新疆和田玉有一定的差距

這下,你知道吧!和氏璧並不產自新疆和田,更不是和田玉,如此推論起來,和氏璧未必是什麼上等的美玉,只是歷史賦予的重大意義比較厚重而已,比較新疆和田玉地區的上等美玉應該還差的很遠!

歡迎關注本號,暢述歷史,了解玉石文化

每月底30日或31日,抽選1名幸運星讀者——對關注所發文章,並給出的評論點贊量最高者,將獎勵沙漠秘境有機干紅葡萄酒一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鑒芳華 的精彩文章:

TAG:玉鑒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