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重陽談孝:佛教中的感人孝行

重陽談孝:佛教中的感人孝行

重陽談孝:佛教中的感人孝行

今天是重陽節,民間也把重陽節稱為敬老節,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佛教中的孝道。很多人看到佛教的出家人,就以為佛教是不重視孝道的,尤其是在古代,很多讀書人就在這點上批評佛教辭親出家,違背人倫,實際上這都是對佛教的誤解。

佛教里認為孝道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孝,一種是出世間的孝。蓮池大師說:「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聖成賢,以顯其親,是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出世間之孝,則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永別四生,長辭六道,蓮胎托質,親覲彌陀,得不退轉,人子報親,於是為大。」所以,佛教中的孝屬於出世間的孝,佛經中就有許多感人至深的孝道故事,下面就介紹給大家。

孝親報恩

目犍連尊者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目犍連得到神通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用天眼觀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犍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用神力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犍連無奈,請求佛陀幫助救拔母親。佛陀說:「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裡,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僧眾的力量,救出你的母親。」目犍連依佛陀所授,母親真的脫離了餓鬼道。

佛陀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時,佛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救拔母親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中,身為婆羅門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寶,墮在惡道,而思挽救:「遂賣家宅,廣求香花,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墮在無間地獄受苦,即「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如來塔寺」,不但亡母得脫地獄之苦,連當時在無間地獄中,所有罪苦眾生,同時俱得超生。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有一生,地藏王菩薩在清凈蓮花目如來像法中修行,名叫光目,秉性孝順,為救亡母墮落惡道及短命之報;於佛像前發弘誓願:「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報答親恩

釋迦牟尼佛

釋尊成佛以後,先度他的父親凈飯王,恐其父王對佛法不信仰,特派優婆離尊者到王宮,騰身虛空,顯現種種神通;天龍八部示現種種莊嚴供養,以折服人間因王富貴之俗念,使其安心皈依三寶。釋尊又以般若聖智,闡明世間苦、空、無常的至理。最後勸導父王和一切釋姓王族,均修行凈土法門,深信切願,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此次法會,父王以下立時得法眼凈,證果位者甚多。

釋尊為報答母恩,上升忉利天宮,為摩耶夫人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共九十日,佛門中也把此經稱為佛教中的孝經。

供養母親

道紀法師

唐朝京師大安國寺子鄰法師,父親姓范,母親姓王,他的母親不信三寶,不讓子鄰師出家,鄰師逃離家,到東都,依止廣愛寺慶修律師出家。有一天忽然懷念雙親,乃回俗家探親。這時他的父親已兩眼失明,母親已逝世三年了。於是到東嶽大帝廟,鋪設坐具,誦法華經,發誓要見岳帝,求知母親死後生到何方。那一天晚上,夢見岳帝告訴他說:「您母親死後墮落地獄,現在受各種苦楚。」鄰大師悲哭請求岳帝告訴他免除母難的方法。岳帝說:「您可到阿育王寺,禮拜佛陀舍利塔,大概可以拯救她。」鄰法師於是到育王塔,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忽然有呼叫鄰法師的聲音,抬頭仰望空中,看見母親向他謝道:「承蒙你禮佛陀舍利塔的功德力,我得以往生忉利天了。」說完就不見了。

三步一拜朝五台報母恩

虛雲老和尚

在普陀山參禪數月之後,虛雲老和尚想到自己出家二十餘年,到處遊學參方;年歲愈大,對於報答父母生養劬勞的宿願,是愈來愈強烈了。於是,決定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五台山,報答雙親養育之恩。朝拜路上,虛老曉行夜宿,無論風雨晦明,嚴寒酷暑,饑寒飽暖,全不掛懷,幾次病重將死,雖然歷經外境種種磨難,始終不失正念,甚至感動文殊菩薩現身救度,終於在三年後到達五台,得以報答浩瀚母恩,圓滿朝山大願。

積 福 慧

戊戌年(2018)重陽節供燈法會共修

明日2018年10月17日(農曆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戊戌年九九重陽供燈法會共修,祈願普天下的父母都擁有平安快樂的晚年,心開意解的人生,托質蓮胎,花開見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隨佛學 的精彩文章:

讀經,要把每一句經文消歸到身心世界
親眼所見的一則因果報應:土狗「小虎」被殺之後……

TAG:常隨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