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主會場活動舉行

2018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主會場活動舉行

中國日報10月16日電(王曉東) 10月16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浙江大學聯合主辦2018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主會場活動。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作了講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彭佳學、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分别致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煒、韓衛江,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浙江大學,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張務鋒指出,在第38個世界糧食日之際,以「努力實現零飢餓」為主題開展相關活動,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今世界,仍有8億多人口處於飢餓狀態,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多年來,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我國用佔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養活了近20%的人口。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一個巨大成就,對世界也是一個重大的貢獻。與此同時,中國向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糧食援助,積極應對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成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對此,今後我們還將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張務鋒表示,今年我們首次以「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為主題,廣泛開展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旨在引導全社會進一步增強糧食安全意識,科學把握糧食安全形勢,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共同推動興糧強糧,大力倡導愛糧節糧,合力守護「中國飯碗、中國糧食」。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開放的擴大,我國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全面增強,糧食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高。今後,我們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大力推動糧食收儲制度、儲備管理、流通監管等方面改革,加大糧食產業技術、產品、業態等創新力度,積極開展糧食安全國際合作,著力構建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主會場活動現場發布並向全國糧安之星頒獎,舉行了糧食安全大走訪大調研啟動儀式。機關幹部、糧油企業職工、院校學生、社區居民代表和部分保障糧食安全先進典型人物代表等800多人參加了活動。全國31個省區市同步舉行了宣傳活動。

活動期間,國家級和省級糧食、農業、教育、科技、婦聯等部門單位,組織機關幹部、農業科技專家、涉農院校師生等,組成2000多個工作組,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對糧食問題進行摸底調研,認真傾聽農民對國家糧食政策的意見建議,深入了解糧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隱患;面對面宣傳國家糧食生產政策,講解糧食生產、收穫、運輸、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識,提高農戶糧食種植和收儲技術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牛津大學技術和管理髮展中心主任傅曉嵐:知識經濟是持續增長的必要條件
張學友回應「逃犯剋星」:被抓是因為技術先進 還是做該做的事吧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