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豆瓣9.0!這部國產紀錄片僅三集,就教會人們怎麼體面告別生命,看哭所有人

豆瓣9.0!這部國產紀錄片僅三集,就教會人們怎麼體面告別生命,看哭所有人



後台回復 

理想的生活

   

送你一張 

特別的推送


也許你現在才來   但首席君永遠都在



來源:匠心之城


I  D:jxzc681




「醫院的牆壁,


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


如果你問活著的意義,


答案就在『生命里』」。




生命里



中國人最忌諱的數字是

4,


因為諧音是「死」,


最喜歡的數字是

9,


因為諧音是「久」,


生命長長久久,幸福久久長長。






生老病死本就是萬古不變的自然更替,


我們歡天喜地地迎接生,


卻對死始終閉而不談。


那麼人應該怎樣離開這個世界?

從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學會告別。







今年9月播出的一個現實題材紀錄片

《生命里》,

由吳海鷹導演,萬茜解說,

從臨終關懷的角度,

耗時6000多個小時拍攝,

真實記錄了

四十多位臨終者

的溫暖故事。




僅僅三集,豆瓣就打出了

9.0

的高分,獲得眾多網友點贊。







這個記錄片與其說是藝術的創作,


不如說是不加一點修飾的日記。


沒有劇本,沒有特意安排,


沒有提前交代,只是老老實實地記錄,


真真誠誠地表達。


這種克製冷靜的風格與


題材的凝重形成巨大的反差,


越真實,越殘忍。







吳海鷹導演介紹說,


拍攝中摒棄了推拉搖移的渲染方式,


基本都是固定機位的拍攝方式,


「不想因為機器去干擾他們的情緒,


打擾他們的生活,


或者去刻意渲染面對死亡的痛苦與難堪。」







醫院是一個幫助病人活下去的地方,

卻也是一個送病人體面離開的地方。




當患者已經病入膏肓時,當一切治療手段都無力回天時,當所有醫藥設備變成徒增痛苦時,那麼治療還有意義嗎?




而臨終關懷就是讓病人在最後的時光,有尊嚴的,無痛苦的離開。

這部紀錄片正是想讓觀眾直視死亡,直面離別,

給全社會上了一堂「體面的告別課」。







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


有一個舒緩療護區,


收治的主要是

癌症晚期患者


生命所剩的時間大多不超過三個月,


這裡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站。







舒緩療護,又稱安寧療護


是給臨終患者提供包括生理、


心理、社會等全方面照料,


讓他們的癥狀得到控制,


生命質量得以提高,


無痛苦地安寧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在這裡,


人們安靜平和地面對死亡,


一位病人讓家人


把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取來,


親自從眾多照片中挑選出一張最好看的照片,


當自己的遺像,掛在床頭。


淡定從容得讓人不忍直視。







一位身患乳腺癌的68歲老人,


魯勝蘭,


因為不想死在女兒家,


便主動來到這裡,


看起來和普通老太太一樣,


喜歡嘮家常,談往事。







「年輕時候在新疆吃的瓜果實在是好吃啊,特別是哈密瓜,吃起來像是嗚嗚嗚吹口琴一樣吹過去

在新疆吃的西瓜,我回來好幾年,都不要吃上海的瓜。」




談起年輕時在新疆的那些日子,老人整個人都鮮活起來,眼角眉梢始終帶著微笑,

話語里滿是對生活的熱愛與念念不忘。




魯勝蘭說自己也曾想過自殺,但是始終放不下兩個孩子,儘管那時候孩子們已經40多歲了,卻依然是自己心上的肉,不忍離開。








被診斷為胃癌的

汪明昌

爺爺,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病情,


心理上早已做好坦然赴死的準備,


甚至連後事都和處理問題,


都已經交代地清清楚楚。




他明確表示,


在自己最後的階段,


不要進行任何積極搶救和治療,


因為他不想沒有質量地活著。







他穿戴得乾乾淨淨,喜歡音樂,一吹葫蘆絲便神采飛揚,即使十指已不再靈活,即使吹一次要用很多力氣,

他始終保持虔誠莊重的神情面對音樂。




而談起年輕時追求妻子的情形,好像時光一直停留在那時的浪漫。沒生病時,他每周末都會和妻子去吃早茶。




生病後也一直堅持這個習慣,只是改成了每周末吃午茶和小點心,

這種充滿儀式感的行為,

就是他對尊嚴和體面的堅持。




對婚姻幸福的定義,他的解讀是:

「老了幸福,真正幸福;年輕幸福,不算幸福。」 

    






面對死亡,


每個人的應對反應不同,


有人坦然面對,


也有人逃避恐懼。







護士說,


有一位病人來我們這裡第一天,


臨床的病友就去世了,


他嚇得第二天就要出院。


「這兒不是醫院,


醫院是可以救人的,


怎麼我一進來隔壁床的人就沒了」。







「229床,陳曉軍,


診斷是結腸癌肺骨轉移,


入院評分65.5分,


預計生存期是1個月,


實際住院天數是25天。」







陳曉軍也怕死,


因為他怕自己看不到女兒出嫁


「我女兒我生下來到現在,


30歲的人了,


沒考慮過自己,只考慮父母。」







陳曉軍對自己身體的兩個願望,就是

不要痛,能活動




他想著如果自己好一點,能站起來,再慢慢鍛煉幾年,

多活幾年就能看到女兒出嫁,

只要看到女兒婚禮的那個場面就夠了。







可是醫生還是不得不告訴他實情,


因為腫瘤壓迫神經,


他沒有再站起來的可能了,


這成了他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同樣的遺憾,


也出現在患病的吳留生身上,


吳留生老人的臨終心愿就是,


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嘉興看一看,


她已經有20多年沒有回去了。







雖然嘉興離上海很近,但她的身體已經無法支撐她再出門。




為完成母親心愿,年過花甲的兒子便親自回到嘉興,用手機拍下故鄉老宅和周邊風景,舉著手機給病床上的母親翻看。




這份不圓滿的心愿達成,

也成了吳留生子女心中永恆的殘缺。







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時,人生只剩歸途,


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多一些陪伴與傾聽,


完成他們的心愿,


讓他們最後一站走得更安詳。








一位曾經是

上外英語教授

的病人,


病情嚴重到已經說不了話。


家人不懂護理,也不懂他的需求,


被送到醫院的時候,


衣物上全是大小便和污穢,


再這樣下去可能會生蛆,


醫護人員立即幫忙清理。







在生命的彌留之際,


他想要的只是一份尊嚴和得體,


就像《最好的告別》中說的那樣


「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


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


喪失聽力、

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


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然而很多人在臨終前的遺囑,


卻得不到家人的認可和尊重。


用「愛」綁架,


用「孝」拒絕。










一位病人的臨終願望是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可在家人觀念里,

整個人將不「全」,

便始終不肯在捐獻單上簽字。




本來不願接受拍攝的汪明昌,有一天突然叫來導演,說希望能用鏡頭記錄下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




他說:

「我曾經想寫遺囑,但我老婆不讓我寫。

我就告訴你們吧,

我希望我的葬禮一切從簡,

不開追悼會,也不要收禮,

現在墓地也很貴,

海葬我也可以接受的。

我老婆跟我說,海葬肯定不行的……」











通過導演的鏡頭,我們也看到了病人家屬對生死的抵觸態度。




一位剛搬進來的患者家屬稱讚病房裝修的很好,另外一個則反駁道:

「好有什麼用,到這個病房都是等死的。」









他們始終沒有真正認識到,


優生一個人的權利,


優死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問題。








 


這不是一個人的觀念偏見,


更折射出整個社會對死亡的偏見。


療護區附近的住宅小區里,


很多人家都在陽台上掛了鏡子,


為的是驅走晦氣。







豈不知生死皆是大事,


有尊嚴的來,


就應該有尊嚴的走。







人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死亡觀念,

向死而生,

是我們必須學會的生存方式。




正是因為傳統觀念的阻礙,現實的壓力下,臨終關懷舉步維艱,始終形成不了成熟而完善的體制。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臨終關懷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




比起起步晚,最大挑戰還是

社會偏見







羅塞蒂有首詩寫到:


「當我死去的時候,


親愛的

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


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讓蓋著我的青青的草淋著雨,


也沾著露珠假如你願意,


請記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希望有一天,


我們不再逃避談論生死,


而是坦然從容面對;


生時,不辜負時光,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當死亡來臨時,


慶幸自己好好活過,從未虛度。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最有名的紳士擦鞋匠,20年30萬雙鞋,他把自己擦成了東京商務中心的地標
拼團丨喝牧場直送的放心奶!

TAG:首席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