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將湧現 國民黨能否找回失去的十年

戰將湧現 國民黨能否找回失去的十年

原標題:戰將湧現 國民黨能否找回失去的十年


觀察今年的「九合一」縣市長選舉,既「熱」又「冷」,可謂冰火兩重天。以台北、新北、高雄為代表的選區,選情未必緊繃,但輿情炒得火熱,各類議題、事件、熱點言論接二連三,你方唱罷我登場,但在其它一些縣市,如台中、彰化、嘉義市等地,儘管選情膠著、懸念叢生,但選戰議題總是炒不起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網路時代選舉輿情的「集聚效應」,即全台輿論不斷聚焦在那些會利用社交媒體造勢、擅長製造網路議題的選區,造成熱者愈熱、冷者愈冷。而這一現象也造就了近期台灣輿論的「流量擔當」或新政治偶像。除了柯文哲之外,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就是其中典型人物。

韓國瑜、侯友宜所掀起的對國民黨新一代「戰將」的討論,自從今年5月起就受到台灣媒體的注意。這種本土、接地氣、戰力強的「非典型國民黨」選戰風格,一經產生就引發輿論熱議,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近兩個月來經過「823水災」、「促轉會醜聞」等一系列事件發酵,對選情產生了重要影響。


泛藍群眾從「戰將」身上看到了國民黨再起的希望,中南部疏鬆已久的基本盤已經出現了慢慢回歸、士氣凝聚的跡象,綠營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焦慮,「躺著選」恐變成「躺著喘」,直到近期,一些中南部縣市長參選人才慢慢找回打選戰的感覺。


正因為韓國瑜、侯友宜等「戰將」脫穎而出,輿論中不少觀點預測,「九合一」選舉結束後,若國民黨在新北、高雄打出漂亮一仗,這兩人甚至不排除有躋身國民黨高層,甚至問鼎黨主席的聲望。事實上,除了韓國瑜、侯友宜外,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江啟臣、「立委」蔣萬安,再加上在網路上頗有人氣的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國民黨新一代政治明星梯隊已經隱然浮現。


之所以「戰將」會讓藍營乃至台灣輿論眼前一亮,關鍵在於這種有戰力、有口才、接地氣的形象,與國民黨傳統政治人物形象與眾不同。在這之前,國民黨傳統政治人物長期以來只有三種形象:一是「黨國大佬型」,即蔣經國、李登輝時期體制內培養的政務官或地方首長,二是「地方大佬型」,即地方派系首腦及其傳人,三是「儒帥型」,即大學教授、商界精英、專業學者等。

而在近十年來,隨著網路文化的興起,國民黨傳統政治人物的形象危機不斷加劇,「黨國大佬型」和「地方大佬型」已經被網路鄉民貼上「權貴」、「黑金」的標籤,再加上他們言行不接地氣,常常弄巧成拙,反倒變成網路霸凌群體。而「儒帥型」也是馬英九最青睞拔擢的政治人物,一度以清新、專業形象獲得輿論好感,但他們不擅長駕馭複雜政治局面、過於清高、難以引領民意等缺陷,也讓馬英九執政後期不斷遭遇信任危機。


對國民黨傷害更大的是,馬英九任內推行「黨務改革」被諷為「自廢武功」,不僅把削弱了原有地方勢力的支持,也讓藍營組織體系癱瘓,培養不出「接班人」,而那些送到馬政府各個崗位鍛煉的學者型官員,幾乎沒有一個真正擔當起國民黨再起的使命,免不了回歸象牙塔、隱退政治圈的結局。


可見,「戰將型」政治人物的湧現,一方面是形勢所迫,面對綠營的政治、經濟和司法追殺,如果再無男兒挺身而出,國民黨「萬年在野」甚至泡沫化都有可能,另一方面則是黨內結構使然,現任主席吳敦義行事低調,雖被網民諷為「無主席」,但「弱主席」格局客觀上為「強個人」的群起營造了環境。當然還有一些時運的因素,如韓國瑜若沒有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邀請下擔任北農總經理,在台北市議會與民進黨鬥智斗勇,也很難成就當前的局面。


還有一個因素,在於新一代國民黨政治人物已經逐漸適應、掌握了互聯網思維與引領社交媒體民意的秘籍。正如前文所述,過去的藍營政治人物其實也不缺「戰將」、「猛將」,但他(她)們很難獲得網路社群的好感,反被污名化。而像韓國瑜、謝龍介這樣的政治人物,熟稔「KUSO」文化,慢慢把網民原本對他們的「槽點」轉變為自己的特色,進而獲得高聲量與高人氣。事實上,這種成功的操作手法在國民黨當前政治人物中仍屬少數。

當然,「戰將」的湧現為藍軍的振興之路帶來了積極因素,但國民黨的再起仍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例如,國民黨論資排輩的「大佬文化」是否根深蒂固?「非典型戰將」的崛起是否會再度引爆國民黨內部所謂「本土路線之爭」?「白色力量」今後若成軍是否會裂解藍營?至少,經歷了馬英九時期國民黨組織渙散、青黃不接的「失去的十年」,「九合一」選舉將檢驗新一代國民黨領軍人物的政治勢力,也給藍營帶來了希望與改革的方向。(評論員 束沐 來源:中評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觀兩岸 的精彩文章:

下台中輔選羅廷瑋 馬英九:國民黨願意栽培年輕人
「藍委」闖「行政院」 賴清德取消與「綠委」便當會

TAG:微觀兩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