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視頻早教節目,能否成為孩子的「電子保姆」?

視頻早教節目,能否成為孩子的「電子保姆」?

文 /COLIN GUARE, NICOLE SPRINKLE, RANDY KULMAN

編譯/ 聽香

編輯 / 果醬

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機會其實很多。比較常見的事例是,當你在一堆雜務中忙得團團轉,孩子又不停的在旁邊大吵大鬧,此刻,一集《小豬佩奇》絕對是快速解決問題的良方,如果不夠,那就兩集。

此外,作為對孩子取得進步的獎勵,讓ta可以多玩一會兒手機或多看一會兒動畫,可能比很多其他獎勵更有吸引力,重點是,方便易得

所以很多家長不知不覺中其實已經在「依賴」電子產品了。也許你會說,孩子看的是早教節目,只要能夠控制時間,對孩子也有益處,真的是這樣嗎?

早教節目的利與弊

現在中國國內市面上有非常多早教視頻節目,最小甚至能覆蓋到7個月大的嬰兒,而在全世界範圍內,這種趨勢也是愈演愈烈。我們來看看專家們對此是什麼態度。

美國兒科學會在指南中提到,一些經過精心設計的視頻節目確實有益,例如「芝麻街」就能夠確實提高3-5歲年齡段兒童的認知、識字和社會認識,而且它們還可以在預防兒童健康問題和發展需求變化的方面上起到一些積極性的作用(看看芝麻街是怎麼幫孩子客觀認識「自閉症」的?)。

圖片來源:《芝麻街》

不過能做到這一步的優秀節目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早教節目或app,基本是在教孩子死記硬背一些學術技能,很多甚至脫離了系統的課程和學習,並且很少能夠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軌跡來設計。

1999年美國兒科學會經過大量調查得出了「2歲以下兒童不適合看電視的」結論,在去年6月份之前對於2歲以下孩子看電視這件事兒ta們是完全不支持的。

不過果醬也曾在多篇文章中提過,去年6月份兒科學會修改了這條建議,新出的建議中,除了還是不支持18個月以下的孩子看屏幕之外,對於2歲前的兒童主要有兩個重點:首先,孩子盯著屏幕的行為應該是與其他人互動相結合起來的,例如視頻聊天;其次,一定要適度

要知道,對於18個月以下的孩子來說,《天線寶寶》正著放和倒著放根本沒啥差別,ta們是分不出來的…… 但是「自己盯著屏幕看」和「父母一起陪著看」就完全不同了。在與成人交流的時候,從眼神到動作,孩子都在不停的與對方互動,這樣發生在真實場景下的互動能夠大大的幫助ta們提高認知

電子產品會導致多動症?

那麼電子產品對於孩子的注意力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先來看家裡很常見的一種情況:電視開著,孩子坐在電視前面玩自己的玩具。

有研究人員觀察過類似場景下的孩子,發現就算ta們自己玩得挺嗨,看起來注意力似乎完全沒有在電視上,但實際上還是每隔一會兒就會看一眼電視畫面,大概也就是幾秒鐘吧,1分鐘內也看不了幾眼。

但正是這每分鐘都看上幾眼的電視,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專註力,要知道,集中精力來玩玩具和每分鐘都轉移一下注意力來玩玩具,效果可完全不同,這跟你做作業的時候爹媽不斷找借口到你旁邊轉悠試探是一個道理。

圖片來源:generalsearches.com

2004年4月,《兒科》雜誌刊登了一篇研究,來自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如果在1-3歲這個年齡段之間看太多電視,7歲以後ta們注意力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會越大。更具體一點說,跟一個從來不看電視的孩子相比,看電視的孩子每多看一小時,集中注意力出現問題的風險就會多10%。而且節目的情節節奏越快,孩子大了就越不容易集中精力。

這麼看起來,看電視或者是其他隨便什麼帶電子屏幕的玩意好像真的有導致多動症的風險。當時這項研究確實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國內有許多支持電視導致多動症的言論宣傳了這個研究,好多家長都開始恐慌,我是不是得完全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呢?

其實各位不必過於緊張。上面研究中只是涉及到了電視與一般注意力問題之間的聯繫,並且研究中關注的注意力問題都不是多動症的核心癥狀。甚至研究人員自己也說,根據他們的發現,看電視並不會引起多動症。大多數被診斷有多動症的孩子,甚至很少或者根本沒看過電視,有大量證據表明,其實多動症的患病原因更可能是基因問題。

早教節目怎麼看?

雖然上文提到的研究其結論還有待商榷,但對我們來說依然是一個警鐘。早教節目除了知識內容是否妥當外,畫面、聲音以及觀看方式等同樣重要。所以在這裡,果醬還是列出幾點,以便大家進行參考。

盡量選擇節奏較慢的,畫面中沒有快速移動圖像的視頻。研究發現,在視頻或遊戲中快速移動的圖像,會讓幼兒的大腦重新排布,使得ta們很難專註於需要思考、較慢的任務。

聲音平緩,避免有刺耳噪音的節目。

直線敘事、情節簡單,情節反覆,便於孩子理解。

陪著看。對於節目中的角色和情節及時對孩子進行講解和交流,和孩子一起唱唱節目中的兒歌。雖然你在旁邊叨叨時孩子也可能不回應你,不過這樣做得目的本身就在於讓孩子的思維主動起來。此外如果你是想用早教節目當保姆,還是放棄這種想法吧。孩子的大腦一定要通過人際互動才能更好的發展,而不是通過被動的活動。如果沒時間陪著孩子,那就放ta去跟別的孩子玩,或者讓ta自己玩,呆在戶外、院子里什麼的,甚至自己聽聽音樂都好。

把節目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多讓孩子在真實世界中進行一些真實的體驗,比任何早教節目都管用。

別把看視頻和玩遊戲作為獎勵來誘惑孩子。

時長視孩子年齡而定,18個月以下的孩子就別考慮什麼視頻類的早教節目了,弊大於利。2-5歲孩子要限制在1小時以內,6歲以上不要超過2小時,這是每天的總量哦。

本文來自果殼童學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童學館 的精彩文章:

沒有了手機,你還是你嗎?新技術如何塑造了我們?
《蟻人2》中的八爪「大」萌物,究竟是啥?

TAG:果殼童學館 |